第一章 精英家庭的顯赫之路 肚子里沒墨水,當不好「官二代」

剛才我們講的是劉墉的高祖,現在我們講劉墉的曾祖。

劉通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劉必顯,次子叫劉必前,三子叫劉必大。劉必顯就是劉墉的曾祖父。劉必前無嗣早卒;劉必大只有一個兒子叫劉香。劉香沒有後代,後來由劉棐(劉必顯第四子)的二兒子劉緒煊過繼給劉香。

諸城劉氏自始祖劉福傳到劉必顯這一代,都默默無聞。大概就是因為擔心族姓不興,希望後人發達的緣故,諸城劉氏分別給後代取名叫「必顯」、「必大」。而歷史的發展卻正好印證了這一瑞兆,諸城劉氏傳到這時候,果然崛起於世,迅速顯赫起來。

劉墉的曾祖父叫劉必顯。劉必顯,字微之,號西水,為劉家第一個進士。生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中舉,大清順治九年(1652年)中進士,卒於大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享年92歲——您還別說,這歲數可真是夠大的了。

您看出點兒蹊蹺沒有?這劉必顯考中舉人的時間與考中進士的時間,居然相隔了28年之久。更為重要的是,劉必顯這舉人的身份,是在明朝考中的;而劉必顯這進士的身份,卻是在清朝考中的。話說到了這兒,您就理解了我在前文中說的「當然了,劉統勛和劉墉的先祖劉通他們家絕不在反抗者之列」這句話裡面所包含的深刻的內涵了吧?

1645年,清軍佔領南京之後,清朝初年著名大臣、北宋名相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孫、大學士范文程(1597年~1666年)上了一道奏疏,疏曰:「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今宜廣其途以搜之。」請於順治三年、四年再次舉行鄉試、會試。范文程此話的意思,就是說要治理中原這個天下,首先要得人心,而「士」(知識分子)這個階層,是優秀之民,大清皇室只要得了「士」的心,就會得到天下。當時的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看到這個奏疏之後,馬上就批准在全國實行科舉考試。順治二年(1645年),大清王朝正式實行科舉考試。於是「江以南士子畢集,得人稱極盛雲」。

隨著社會逐漸穩定、文化教育不斷發展以及選拔滿族官員以維護統治的需要,清政府開始重視滿洲人的科舉考試。順治八年(1651年)時,統治者專為八旗子弟設立一套科舉制度。滿洲、蒙古人參加科舉考試均享受優惠政策。順治九年(1652年),滿蒙八旗子弟也開始參加會試。先是鄉試、會試、殿試,均滿洲、蒙古為一榜,漢軍、漢人為一榜。在鄉試、會試和殿試中,滿族與蒙古族的進士列一榜,漢人與漢軍八旗的進士列一榜,以照顧滿族和蒙古族的考生。八旗科舉的鄉試取中名額也有規定,「順治八年,定滿洲、漢軍各五十,蒙古二十,嗣減滿洲、漢軍各五之一,蒙古四之二。」

八旗科舉對滿族和蒙古族實行優惠政策,從一方面看是為了維護滿清貴族的統治,帶有民族歧視的意味;但從另一方面看,滿族、蒙古族是北方的游牧少數民族,文化基礎非常薄弱,識文斷字的人不多,讓他們參加科舉考試並實行傾斜政策有利於滿蒙民族文化水平的提升,是教育公平的體現,是文化教育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劉統勛的祖父、劉墉的曾祖父劉必顯參加的就是大清順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的這次會試。會試結果,滿蒙錄取了一甲三名(麻勒吉、折庫納、巴海),二甲七名(楊官、馬祐、阿薩里、何錫談、三都、邁因達、何托),三甲四十名;漢人錄取了一甲三名(鄒忠倚、張永祺、沈荃),二甲七十七名,三甲三百一十七名。劉必顯獲取的,就是三甲第八名,也就是當年參加考試的漢人學子中的第八十八名。

可別小瞧劉必顯這第八十八名,這可是山東諸城劉氏中在科舉上最早取得成功的人。

劉必顯考中舉人後,最初擔任的是行人司行人。行人司這個機構是明清兩朝的常設機構,掌傳旨、冊封等事。行人司下設行人、左行人、右行人等職位。其中行人是一個正九品的官職,左行人、右行人則官職從九品。每當朝廷頒行詔敕、冊封宗室、撫諭四方、徵聘賢才,及賞賜、慰問、賑濟、軍務、祭祀,則遣其行人出使。

在擔任行人一職期間,劉必顯曾經奉命出使粵東等地。

當時的粵東地區戰事連綿。明朝滅亡後,走投無路的南明永曆小朝廷被迫接受了已經犧牲的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的部將孫可望、李定國聯合抗清的建議,在貴州投靠了農民軍。這年,李定國發動反攻,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同時,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複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並接受了永曆封號。抗清鬥爭再次出現高潮。

劉必顯奉命出使粵東等地,就恰好在這個時間段內。好在,這一路之上是有驚無險,劉必顯順利地完成了大清皇室交辦的任務。不久之後,劉必顯升戶部河南司主事。

這個戶部我們知道,本為西漢時尚書之「民曹」;三國時魏設「度支」,吳設戶曹;兩晉、南北朝沿設「度支」,掌財用;隋始以度支尚書為民部尚書;唐初因避李世民之諱改稱「戶部」,為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土地、戶籍、賦稅、財政收支等事務,長官為戶部尚書,副長官為侍郎,部下分司辦事。歷代相沿不改。清末將民政部分出,改設民政部;財政部分出,改設度支部,戶部之名遂廢。

清代戶部總的執掌是管理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財政等事宜,其機構按地區劃分為江南、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14個清吏司,並設有八旗俸餉處、現審處、飯銀處、捐納處、內倉等機構,辦理八旗俸餉、捐輸等事。其部內的行政事務則由南、北檔房、司務廳、督催所、當月處、監印處分別管理。隸於戶部的機構還有掌鑄錢的錢法堂及寶泉局;掌庫藏的戶部三庫;掌倉儲及漕務的倉場衙門。各司設司長(郎中)一到三人不等,正五品;副司長(員外郎)一人,從五品;主事二人到七人不等,正六品。

由此可見,劉必顯擔任的戶部河南司主事是個正六品的官職——從正九品到正六品,劉必顯也算得上是連升三級了。在這期間的1664年(康熙三年),劉必顯還曾經被大清皇室派往安徽蕪湖,擔任蕪關稅政這個既有錢又有權的非常重要的職位。我們由此可見皇室對劉必顯的信任程度。

此後不久,劉必顯又升任廣西戶部員外郎。

員外郎是一個什麼官?員外郎原指設於正額以外的郎官。晉以後所稱之員外郎指員外散騎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隋文帝開皇年間,於尚書省各司置員外郎一人,為各司之次官。唐宋沿置,與郎中通稱郎官,皆為中央官吏中的要職。明清各部仍沿此制,以郎中、員外郎、主事為三級司官,得以遞升。員外郎簡稱外郎或員外,通稱副郎。清代除六部外,其他官署如理藩院、太僕寺、內務府均設員外郎。員外郎是一個副職。廣西戶部員外郎,那是一個從五品的官職。那個時候清軍剛剛入關,滿洲人對漢人不信任,所以呢,他的正官都是滿洲人或者是蒙古人,漢人能當上備選官員就很了不起了,所以這個劉墉的高祖父能當上這個官就已經是政府非常信任的了。

劉必顯晚年辭官歸里後,在今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戶部鄉楊家峪村一帶構築別業,名曰「槎河山莊」。劉必顯之所以出資買下這座山莊和山場,據我看來,其主要用意大概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為自己和後人留條後路,以防政壇有變遭到不測,退到這深山野夼可避風躲難;二是這裡的水土、環境是滋性養人的絕妙去處,且能遠離塵世,避開污濁,適合培養治國安邦的棟樑人才;三是這裡風水好,能保證日後人財兩旺。

槎河山莊建好之後,劉必顯立即搬來槎河山莊居住,並非常欣喜地題詩一首,名曰「題槎河山莊亭璧」。詩中寫道,「十年塵夢冷漁磯,又向灘頭理釣絲。久客乍歸鷗作伴,短牆半缺水為籬。月明星影窺窗際,夜靜溪聲到枕時。獨坐悠然成大覺,挑燈拂壁一題詩。」

關於槎河山莊的規模,劉必顯的曾孫劉墉曾經在《槎河山莊詩序》中說得甚為明了:「草堂有三,齋廬倍之,樓為內空者三。」劉必顯晚年,一直在山莊中教育子孫力學苦讀,在他的教育和影響下,他的四個兒子中有兩人中進士,他的十七位孫子中,有十二位中舉人。

後來,劉必顯將槎河山莊交給次子劉棨。劉棨不負父望,為官清正廉明,官至四川布政使,為清代著名廉吏。康熙皇帝親筆書寫了「清愛堂」三字賜予劉棨,從此,劉家就以「清愛堂」三字為自家的堂號,聲名遠播。

劉棨共有十個兒子,劉統勛是其第五子。劉棨繼承父志,對子孫甚為嚴厲。劉統勛兄弟們六歲隨師讀書,成人後衣著飲食皆同於窮苦人家子弟,以至雍正年間曾執教於槎河山莊的安丘進士李漋不無感慨地說:「近世言家法者,首推東武劉氏。」在嚴格家法教育下,劉統勛兄弟們先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