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矢田部乘坐下一班巴士前往J縣的小竹町。途中路過八木山坡上廢墟一般的滑雪場。這一帶冬天的積雪很深。

小竹是前往名古屋的列車的始發站。府中、美濃矢澤、關、美濃加茂……列車一路南下,從山間來到平原。

在多治見站換乘中央本線的下行線。列車駛向木曾福島、鹽尻方向。矢田部在月台小賣部買了便當和該縣的地圖。

離開多治見後,列車又開進了山區。矢田部坐在列車左側窗邊。列車兩邊滿是杉樹林,所以車裡十分昏暗。

他吃了便當,喝著窗邊茶壺裡的茶水,漫不經心地看著窗外。對面就是國道。國道對面的高山上也有國道,還能隱約看見幾座橋。地圖上寫著,靠近列車的那條國道是中山道,高出的那條國道則是中央高速公路。難怪前面那條國道上的車都不敢開得太快,而上面那條路的車卻豪放異常。鐵路、中山道和高速公路是平行的。

看著看著,矢田部發現高速公路上的汽車比他乘坐的列車速度更快。中山道不是很寬,在這場電車與汽車的賽跑之中掉隊了。當然,中山道上的是普通的客車,高速公路上的卡車也比電車慢。大部分卡車是大型卡車,都是跑長途的。

路上不僅有貨運卡車,還有運輸沙石的卡車。其中有幾輛黃色的是混凝土攪拌車。裝有混凝土的攪拌機在車體上緩緩轉動。在周圍綠色樹林的襯托下,黃色的車體分外顯眼。

沿線豎著許多廣告牌,印著當地名酒、名窯、溫泉旅館的名字。鬼岩溫泉、山神溫泉、駄知溫泉、白狐溫泉……畢竟是山區,到處都是溫泉。

他又想起了中橋組:他們收購了刈野溫泉盡頭的一家「柳月旅館」。

藤瀨組的上村先生說,中橋組完全沒有必要在那裡造事務所。那他們為什麼要收購那家溫泉旅館進行改造呢?莫非他們是看上了那裡的溫泉,想造個有溫泉配套的事務所不成?

澤田美代子的屍體是在鞍馬貴船町的紅葉庄酒店被發現的。當然,那裡不是什麼溫泉旅館。屍體被發現前,剛泡過一個澡。那是兇手為了混淆警方的視線故意所為。她的遇害現場另在別處。兇手給被害者泡澡,是為了造成「208號房就是殺人現場」的假象。浴缸里的熱水保持住了屍體的體溫。

熱水與溫泉旅館——他總覺得其中有某種聯繫。

從中橋組的工作範圍來看,他們並沒有必要設置什麼事務所。那他們在半個月前收購柳月旅館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麼?

矢田部取出R縣地圖。刈野溫泉與鞍馬貴船之間有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的距離。國道八號線與北陸本線平行,而從米原到京都的名神高速公路也與從米原出發的東海道本線平行。

從刈野到米原的北陸汽車道還沒完工,兩地之間的國道十分擁擠,單程至少要花上五個小時。

「好熱啊……」身旁的老婆婆對矢田部說道。

「啊……是啊……」

老婆婆之前一直沒有開口,也許是終於覺得萍水相逢不容易,不聊兩句不太好吧。

「您這是要上哪兒去呀?」她打斷了矢田部的思路。

「哦……去惠那。」

「惠那啊,那馬上就到了……我要去飯田,要在南木曾站下車,再換巴士走一段路才行呢。我是從廣島過來的,一路上這把老骨頭都快累散架啦。我女兒嫁到飯田去了,她給我生了個外孫,讓我一定要過去看看……」

矢田部看了看剛才在多治見站月台上買的地圖。

老婆婆說的沒錯,要去飯田市,必須在南木曾車站(以前叫三留野站)下車,再換乘巴士,翻過太平山坡。不過新的中央汽車道已經完工了,從惠那可以直接前往飯田。打車的話用不了一個小時。

從飯田出發,順著天龍川沿岸的國道152號線往南走七十公里就能到達天龍市的二俁了。船明大壩在二俁以北三公里的地方,也在國道旁邊。

矢田部雖然早就把這些地理知識刻在了腦子裡,但是不看地圖,就沒有直觀的印象。

矢田部走出惠那車站。

為旅館招攬生意的人一看矢田部提著個行李箱,立刻靠了上來。

「您要去金龍溫泉嗎?還是去參觀惠那峽谷啊?」

車站商店街的入口處掛著弧形招牌:

歡迎·金龍溫泉

惠那峽谷縣立自然公園

「不,我要去白川那邊,能不能幫我叫輛車?」

計程車離開商店街。

「請問您要去白川的哪裡啊?」司機一邊開車一邊問道。

「具體在哪兒我也說不好,您知道那邊有一個縣道擴路工程在施工嗎?」

「哦,沒錯,那裡的確在施工。那條路一直沒修過,特別窄,這次拓寬之後,我們以後去白川就方便多啦。」

「現在他們在哪兒施工啊?」

「從惠那到中馬這段路三年前已經拓寬過了,現在正在修前面的笠置山坡。那邊的工程難度很高,肯定很費時間。」

「我就想去那個工地看看。」

「好,我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計程車就開到了河邊。

「這就是木曾川。」司機一邊打方向盤一邊介紹道。

計程車開過鐵橋。

「這座橋叫冬雲橋。」

「哎呀,這是大壩吧?」

右邊聳立著一堵巨大的白色高牆。那是攔住整條木曾川的大壩,旁邊還有一座發電站。

「沒錯,是笠置大壩。惠那峽谷的民歌里也提到這座大壩了呢。惠那有座堰,燈籠照亮河,原本是御岳,木曾的白雪……"那裡頭的堰",指的就是這座大壩。」

「師傅,能不能開慢點兒啊?」他對大壩一直很感興趣。

「那座大壩上有一條車道,途經人造湖北岸,可以直接去山區。」

大壩彷彿高聳的城牆,自然看不見底下的大壩湖。

矢田部朝大壩旁邊的發電站看去。發電站好像在進行維修或擴建,旁邊一前一後停著兩輛黃色的混凝土攪拌車。

「大壩對面就是木曾川的惠那峽谷了,當然從這裡是看不見的。可以坐遊船去看哦。」

開過鐵橋,大壩和發電站都消失在了視野之中。司機繼續介紹道:「大壩湖南側有源斎岩、屏風岩、雙子岩、蛙岩、獅子岩、金床岩、軍艦岩、犬回岩等奇山怪石,軍艦岩特別大,露出水面的部分高五十米,水下還有五十米呢。站在軍艦岩旁邊的狗都會嚇得退避三舍,所以才會起名為犬回岩"。」

「……」

「屏風岩看上去就像面六曲屏風一樣。那座山上有一種黃色的岩杜鵑,據說是杜鵑的原種呢。」

矢田部對黃色的杜鵑沒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黃色的混凝土攪拌車。

「源斎岩是塊伸出岸邊的四米見方的岩石,裡頭還有個洞窟。據說戰國時代吉村源斎曾經在裡面住過。武田信玄去請他出山,他不答應,信玄就命令手下放火燒洞窟。洞窟里還發現了被燒焦的大米呢,據說那就是吉村源斎當年存在洞窟里的口糧。」

這位司機好像經常帶客人去惠那峽谷,一路上介紹了不少景點以勾起遊客的興趣。

「對岸還有個品字岩。兩塊四角形的岩石上面,疊了一塊四角形的石頭,看上去就像品"字一樣。那是大文豪志賀重昂 先生起的名字,惠那峽谷也是他命名的呢。」

「……」

「對岸有佑天稻荷、蛙藥師、六地藏、高德寺等景點,岸邊也有許多大岩石。」

「……」

「您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啊。坐遊船轉一圈很不錯的哦。」

「謝謝。」矢田部終於開口答應了一句。

然而,司機的「導遊」遠不止這些。計程車沿著木曾川一路往西,中途走進一條分叉的山路。他的舌頭與方向盤一樣轉個不停。

「這裡是河合,旁邊那條河是中野方川。」

乘客沉默不語,司機反而越說越來勁了。

「這裡是飯地高原的入口,西邊是飛騨木曾川國立公園。春天的新綠、秋天的紅葉都很漂亮,可以走登山道上山觀光。現在是夏天,高原上都是帳篷。那叫飯地高原教育帳篷村"。」

矢田部能聽見他的聲音,可壓根就沒把他的話聽進去。

他在紅葉庄酒店後面的小河裡看見了一隻青蛙。它時而腹部朝上,時而背部朝上,不停地旋轉。在刈野溫泉的大浴場里,一位原本仰泳的浴客一邊轉動身子一邊游泳——兩者與黃色的混凝土攪拌車重疊起來。

「您看左邊,能看見一個山頂是吧?那就是秋葉山,有七百九十米高。右手邊是一千一百三十米高的笠置山。山腳下有一座不動瀑布"。您要去的縣道擴路工程現場,也就是中馬,只要繞過那個山腳就到了,就在山坡前面。」

「司機師傅。」矢田部如夢初醒般地問道,「您剛才提到秋葉山和笠置山了吧?請問那兩座山上出不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