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A報一月二十七日的晨報上公布了「年度讀者新聞攝影獎」。

其實舉辦這種活動的並非只有A報一家,B報、C報也都舉辦讀者攝影大獎賽,並且大獎賽所設的獎項也都大同小異。其中,A報所公布的是這樣的:

月度獎:以當月投稿的攝影作品為評獎對象,由東京、大阪、西部、名古屋各地總部分別評審,評審結果將報上發表,並予以獎勵。金獎(一幅):五萬日元(特別出色的給予十萬日元的特別獎);銀獎(一幅):三萬日元;佳作(數幅):一萬日元。

年度獎:將委託著名攝影家對四個總部自一月一日起全年中所收到的應徵作品進行評審(評審員原則上三年更換一次),評審結果將報上公布,並對獲獎者贈予獎盃、獎狀和獎金。

最高獎(一幅):獎盃、獎狀、獎金一百萬日元;

優秀獎(三幅):獎盃、獎狀、獎金三十萬日元;

入闈作品(五幅):獎盃、獎狀、獎金五萬日元。

A報還二十七日的晨報上,用整整一個版面刊登了去年的年度最高獎獲獎作品《衝撞》,以及優秀獎獲獎作品《機艙內:緊急迫降前的十分鐘》《公寓大火》《沉浸》。其中,最高獎《衝撞》當然是放得最大的,被擺最為顯赫的位置上。這幅照片所拍攝的是發生東名高速公路 上夜間車輛連環相撞的交通事故。獲獎者是家住藤澤市南仲大街五十七號的山鹿恭介。據他說,交通事故發生去年十月三日夜間十一點鐘左右,東名高速公路靜岡縣御殿場和沼津之間的一段下行 公路上。事故中,三輛汽車所燃起的熊熊大火將周圍照得亮如白晝。打頭的是一輛十二噸的鋁板廂式貨車,已經翻倒地,高高的頂棚橫亘路面上。撞上這輛廂式車的是一輛中型轎車,冒出滾滾烈焰。緊接著撞上來的也是一輛中型轎車,同樣被烈火包裹著。後面一輛是客貨兩用車,當時也已經著火。第五輛是兩噸左右的帶車篷的卡車,它當時似乎想避免撞車,向右打了方向盤,但已為時太晚,結果還是撞上了前面的第四輛車。並且,它還撞斷了路中央的綠化隔離帶,衝到了相反方向的上行路段,與剛好從對面駛來的一輛中型轎車撞了一起,兩輛車的損壞都很嚴重。

這張照片好像就是事故剛剛發生時拍攝的,從畫面上看不到有人從車中爬出來。令人震撼的是從三輛汽車上升起的火焰,可謂是烈火滔天,翻騰著直衝雲霄。雖然不是彩色照片,但黑白的畫面反而強化了衝擊力,再現了車禍現場的慘烈氛圍。照片中的烈焰是雪白的,而公路兩旁的斷崖是黑色的,長長地伸延著,給照片增添了縱深感。

拍攝者的位置公路左側的山坡上,其拍攝角度就相當於從現場五米之上向下俯瞰。正因為這樣,六輛起火損毀的汽車的位置拍得一清二楚,就像一幅車禍現場示意圖一般。真是一張令人心驚膽戰的照片。

與三幅獲得優秀獎的作品相比,無論是視覺衝擊力還是表現效果,這張照片都是鶴立雞群的。

同一版面上刊載著評審委員主席——攝影家古家庫之助的評語:

本次大賽共收到四千二百三十二幅應徵作品,比去年多了八十多幅,報紙上刊登比率(月度獎)為7.2%,為該活動開展以來之最,由此可以感受到讀者的參與熱情。這次參賽的作品,質量普遍較高。

最高獎《衝撞》拍攝的是當時已有過報道的、導致六人死亡的東名高速公路上的惡性交通事故。月度獎的評選中該作品也曾得到金獎,而此次年度評選中獲得了最高獎。可以說,很少有攝影作品能像這張照片一樣,將照相機逼真的表現力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表現交通事故的照片,一般都是事故發生過後較長時間才趕到現場拍攝的。因此,所拍攝到的對象也往往是殘破的車輛、現場取證的警察以及遠處圍觀的群眾。但這張照片卻大不相同,簡直就像事故發生的那一瞬間拍下的。熊熊火光之中看不到一個人影的原因也正於此,整個畫面洋溢著一種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的氛圍。不僅如此,觀眾只要一想到拍攝這幅照片的瞬間,還有受害者被死死困車門之後,立刻就能體會到這是一幅多麼悲慘的場景,簡直讓人不忍直視。然而,事實上交通事故頻頻發生,為此而喪命的也大有人。我們考慮到,這樣一張極富臨場感的照片,若能以此引起司機的自律,能對交通事故的減少有所裨益的話,將是一種莫大的功德。因此,儘管這是一張「黑色」的照片,我們還是將它評選為本年度的最高獎並此公開發表。不管怎麼說,拍攝者能夠遭遇這種有著決定性瞬間的場面,恐怕也只是十萬分之一的偶然吧。

獲得優秀獎的《機艙內:緊急迫降前的十分鐘》,據拍攝者介紹,是他美國旅行時所乘坐的美國客機的引擎發生故障,被迫丹佛機場緊急著陸。照片所拍攝的就是緊急著落之前十分鐘機艙內的情景。照片生動、清晰地反映出了頭頂著枕頭彎腰坐座位上的旅客們的驚恐表情。當然,這架飛機後來還是該機場安全著陸了。同樣獲得優秀獎的《公寓大火》所拍攝的是一幢大樓失火的場面。火焰從二樓、三樓的窗口向外噴出,而消防隊員利用帶長梯的消防車,從五樓的窗口將人一個個地搶救出來,表現出了分秒必爭的緊迫感。這次火災發生白天,所幸無人身亡。另一幅獲得優秀獎的作品《沉沒》拍攝的是瀨戶內海丸龜市洋面上,發生本島和牛島之間漁船與貨船相撞並沉沒的事故場面。漁船將沉入大海,船頭直指天空,如同海面中長出的一棵樹。已經登上了從貨船上放下的幾艘小艇的漁民,以及聚集船舷處觀看的貨船人員……畫面中同樣充滿了事故現場的緊迫感。

以上是對優秀作品的點評。日常生活中,我們根本不知道身邊會什麼時候發生什麼事情,這些事情往往都是毫無徵兆地突然發生的。因此,有志於新聞攝影的朋友,就要隨身攜帶照相機,以備不時之需。因為,照相機正是這個時代最公正的證人,沒有哪一種記錄方式能做到它那樣客觀公正而又現實生動的了。

該報上也刊載著年度最高獎獲獎者山鹿恭介的感想,其中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去年十月三日,從晚上九點左右開始,我就帶著照相機靜岡縣駿東郡長泉町向田區一帶轉悠。那裡是富士山山麓東南側的池之平(海拔840米)。從此高地往南邊眺望,可以看到沼津市的萬家燈火,閃閃爍爍如同螢火蟲一般。我想使處於近景位置的高坡樹林以黑色剪影的姿態來與遠處街燈作對照。為了捕捉來自沼津方向、彷彿極光一般映夜空中的光亮,我徜徉縣道、村道上,希望能夠拍出具有浪漫夢幻氛圍的照片。然而,我轉悠了兩個小時左右,卻總是找不到理想的構圖。到了十一點,我走過架山間公路上的天橋來到路東側的山崖頂上,並由此順著村道往下走。剛走沒幾步,就聽到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隨即看到身後的高速公路處升起了衝天大火。儘管心驚膽戰,我還是沿著村道飛快地折回山崖頂上。往下一看,我發現下面的高速公路上有好幾輛卡車、轎車撞了一起,其中有三輛汽車還噴發著火焰。我拿起相機一個勁兒地按動快門。由於火焰很亮,根本不需要使用閃光燈。我的攝影經歷也相當長了,可這樣的場景還是第一次遇上。不過,我萬萬沒有想到這張照片竟會獲得年度最高獎,真是如同做夢一般。

(山鹿恭介,公司職員,三十二歲。住址:藤澤市南仲大街五十七號。原全國新聞攝影家聯盟會員,現不屬於任何攝影家團體。)

這段文字的後面還附有一張獲獎者的小照。圓臉,濃濃的眉毛,厚厚的嘴唇,給人一種精力充沛的印象。

獲得優秀獎的三人和作品入闈的五人也都附有姓名和住址。

優秀獎:

《機艙內:緊急迫降前的十分鐘》川口市榮町 龜井治夫;

《公寓火災》仙台市青葉町二十三號 澤田隆;

《沉沒》香川縣多度津町平岩三十五號 矢野孝一。

入闈作品:

《球場騷亂》廣島市海田市五十八號 木村信市;

《暴走的終結》藤澤市遊行寺大街六十七號 西田榮三;

《避難》北九州市小倉南區曾根一○八號 山岸彰;

《暴風雪》新潟縣中頸城郡柿崎町九十一號 滿田太一;

《UFO橫越?》秋田縣山本郡目名潟,赤松則助。(該作品未報上發表。)

記載這些姓名、住址的鉛字都比較小,因而也更凸顯年度最高獎得主的小照風光無限了。

或許也有讀者看到獲得年度最高獎的攝影作品之後,會找出A報的縮印版,重讀一遍去年十月三日夜間發生東名高速公路上的連環撞車事故的報道,重溫那段悲慘的回憶的吧。

打開刊載著那篇報道的報紙,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鉛字,而是事故現場的照片。報紙是A報四日的晨報,照片下附有「拍攝於四日上午零點二十分」的說明,應該是A報沼津分部的記者事故發生一小時二十分鐘之後趕赴現場拍攝的吧。這張照片的畫面中,汽車上的火已經熄滅了,閃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