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學 托爾斯泰

當我動筆寫這一章時,本打算介紹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因為記憶中它比《戰爭與和平》更好。慎重起見,我重溫了這兩本書,最終確定《戰爭與和平》更好。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爾斯泰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一幅十九世紀後期俄國的社會畫卷,然而整個故事過於強調道德,以至於我無法從閱讀中感到愉悅。托爾斯泰強烈反對安娜對渥倫斯基的愛情,為了使讀者確信罪惡的代價即是死亡,他生硬地為她安上了一個悲慘的結局。若不是因為托爾斯泰對安娜不滿,她完全可以離開她不愛,也並不關心她的丈夫,嫁給渥倫斯基,幸福地生活。為了實現腦海中構想的悲劇,托爾斯泰不惜將自己的女主角變成一個愚蠢、惹人討厭、為人苛求、不可理喻的女人。當然,這樣的女人有很多,我也不會同情她們因自己的愚蠢而招惹來的麻煩。

若說提出《戰爭與和平》時我有所猶豫,那是因為對我來說,這部小說似乎有些冗長乏味。書中描寫了太多戰場的細節,而且皮埃爾在共濟會的那段經歷也非常沉悶。不過這些都可以略去不看。不管怎樣,《戰爭與和平》都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它用史詩般的恢弘氣勢描繪了一代人的成長和發展:書中的場景遍布整個歐洲,從伏爾加河一直延伸到奧斯特里茲;眾多人物接連登場,個個都刻畫得惟妙惟肖;龐大的素材處理得當,時而能用荷蘭畫派般細膩的筆觸描繪細節,時而又能用西斯廷教堂中米開朗琪羅的壁畫那樣讓人窒息的橫掃之勢抒寫另一種場面。你無法抗拒書中描繪的人生的困惑,也不得不承認,在那決定國家命運的黑暗力量面前,個人是多麼卑微。《戰爭與和平》是一部極好的,讓人震撼的小說,亦是一部天才之作。在這本書中,托爾斯泰完成了一個小說家最難做到的事。他刻畫了一個自然、迷人、生動又活潑的年輕女孩——她大概是最迷人的女主角了,然後又安排了一個其他任何小說家都不會想到的結局,讓她幸福地結婚,成為母親,原本的尤物竟變成了一個挑剔、平庸、有點兒臃腫的婦人。你很震驚,但轉念一想便會發現,這樣的情節非常可能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這為這部驚人的小說添加了最後一筆真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