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表象和事實

我不能保證這個故事是真實的,但故事的講述者是英國某大學的一位法國文學教授——一個有著高尚品格的人,如果是胡編亂造,我想他不會講給我聽。他講這個故事,是想引起他的學生對三位法國作家的關注。在他看來,這三位作家融合了法國人所具有的典型性格。他說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你能極為透徹地了解法蘭西這個民族。他甚至認為,倘若他有權力,他會要求法國的統治者必須要通過關於三位作家作品的嚴格考試,否則他們就不值得信任,也不能開展管理法國人民的工作。這三位作家便是拉伯雷、拉封丹和高乃依。拉伯雷愛講「瘋話」 ,也就是粗俗話,比如他喜歡把鐵鍬稱為「他媽的鐵鏟」;拉封丹愛談「常識」,但那不過是粗淺的常用知識罷了;說到高乃依就不得不提「羽飾」一詞——在詞典里它指的是「羽毛」,也就是全身披掛的騎士插在頭盔上的羽毛,但它有個比喻意義,似乎是指尊嚴、威風、炫耀、豪氣、虛榮和傲慢。正是在「羽飾」精神的激勵下,法國的紳士們才會在豐特努瓦對喬治二世國王的軍官們說:先生們,你們先開槍吧;在「羽飾」精神的鼓動下,康布羅納在滑鐵盧從他無恥的嘴裡噴出了這樣的話:衛兵們可以死去,但決不投降;正是在「羽飾」精神的影響下,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貧困詩人,擺出了極為洒脫的姿態,把獎金一股腦地捐獻了出去。教授並非輕浮之人,在他看來,我要講的這個故事確確實實說出了法國人的三個主要特徵,因而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我把這個故事命名為《表象和事實》。事實上,這是一部哲學著作的標題——這部著作(無論正確與否)我認為應看作是我國十九世紀創造出來的最重要的哲學作品。這本書讀起來頗不容易,但發人深省。它用優美的英語寫成,極富幽默感,外行讀者即使不能讀懂其中一些非常微妙的議論,但仍如行走在玄學深淵之上的繃緊的鋼絲上,其緊張刺激不言而喻,但讀完了,一切都安虞無事,他便會大大松上一口氣。如果不是恰如其分地適合我的故事,我才不會尋找借口去借用這部傑出著作的名字呢。說莉賽特是一名哲學家,其意義也只能這樣解讀——我們每個人都是哲學家。她思索的是怎樣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她對事實的感受之強烈以及對錶象所富有的真實傾向性,幾乎可以讓她宣布,她已經把這似乎水火不容的兩端調和起來了——而這正是幾百年來哲學家們所孜孜以求的。莉賽特是個法國人,在每個工作日,她都會在巴黎最昂貴、最時尚的時裝公司里花上幾個小時,不停地穿衣、脫衣。對一個意識到自己有著優美身段的年輕姑娘來說,這真是一份愜意的職業——一句話,她是個服裝模特兒。她個子高挑,穿上拖裙優雅飄逸。她的臀部細小,穿上運動服,可以讓石楠的清香飄進你的鼻孔。她雙腿修長,穿上睡衣也會婀娜多姿。她腰肢纖細,乳房小巧,即使穿上最普通的泳裝,也會讓人心神蕩漾。任何衣服對她而言都不在話下。一件鼠皮大衣隨便往身上一裹,她就有本事能讓最明智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件大衣花多少錢也不足惜。那些肥胖的女人、臃腫的女人、粗矮的女人、瘦骨嶙峋的女人、身材走形的女人,還有年老色衰,以及相貌醜陋的女人,都坐在寬大的扶手椅里,看到她穿上的衣服如此合身,整個人看起來是那麼甜美動人,便也紛紛掏錢購買了。莉賽特有一雙大大的褐色的眼睛,嘴大而紅潤,皮膚白皙而略帶點兒雀斑。每天,她邁著從容的步子儀態萬方地走進來,然後慢悠悠地轉身,最後再帶著唯有駱駝才能匹敵的傲視天下的勁頭走出去——要擺脫掉那種高傲、陰沉和冷漠的風度非常困難,因為這些對於一名模特兒來說似乎是必需的。莉賽特褐色的大眼睛似乎閃了一下,紅嘴唇微微翕動,彷彿最輕微的挑逗都會讓它們沖你莞爾一笑。正是她眼睛裡的那一閃爍,吸引了雷蒙德·勒·敘厄爾先生的注意。

敘厄爾先生正坐在一把仿造的路易十六時代的椅子里,旁邊的椅子上坐著他的妻子。她拖他來看這場內部觀賞的春季時裝展覽,這表明雷蒙德·勒·敘厄爾先生有著一副好性情。因為他是個公務纏身的人,誰都會想到,他有太多的事務要去處理,怎麼會花上一個小時來欣賞十幾個穿著令人炫目的各類時裝的女人走來走去呢。他覺得什麼時裝也不能讓他的妻子增添一分姿色。她是個大個子的瘦削女人,五十多歲了,一張老臉看上去讓她比實際年紀要大得多。他跟她結婚並非因為她的容貌,這一點,即使在最初的如膠似漆的蜜月時期,她也心知肚明。那時,她是一家生意興隆的鋼鐵廠的繼承人,而他有一家同樣經營不錯的機車廠,他把她娶回家就是想把兩家工廠合二為一。他們的婚姻順順利利。她給他生了個兒子,他們的兒子網球打得跟職業選手幾乎相當,舞跳得不亞於職業舞男,在橋牌桌上能跟任何一個行家過招。另外還生了個女兒,嫁給了可以說是一位真正的親王,他足夠有錢,為女兒提供了一大筆的嫁妝。他有十足的理由為兒女們感到自豪。由於他的堅持不懈和很大程度上的為人正直,他的事業興旺發達起來,掌控了多家企業的多數股權,包括一家煉糖廠、一家電影公司、一家汽車製造公司,還有一家報紙。最後,他擁有了巨額財富,花錢讓某一選區的自由和獨立的選民投他的票,把他送上了參議員的寶座。他舉止莊嚴,肥胖但不令人生厭,面色紅潤,一把灰色鬍鬚修剪成整整齊齊的方形,禿腦瓜,脖子後面滾著一團贅肉。你無須觀看他黑色大衣上裝飾著的紅紐扣,便可猜出他是個重要人物。他這個人能夠當機立斷。當妻子離開服裝公司去打橋牌時,他跟她分了手,說為了鍛煉身體,他要步行回參議院,有公務正等著他。但他根本沒走那麼遠,而是在一條偏僻的小巷子里「鍛煉身體」呢。他怡然自得地來回踱著步,準確地估算著時裝公司的年輕姑娘們完成工作後經過這裡的時間。等了不到一刻鐘,姑娘們便三五成群地過來了。有些年輕貌美,有些已妙齡不再,也遠稱不上美麗。這告訴他,翹首以盼的時刻就要到了。過了幾分鐘,莉賽特步履輕盈地出現在巷子里。參議員清楚得很,以他的相貌和年紀,年輕女性不會對他一見鍾情的,但他知道他的財富和身份足以抵消這些不足。莉賽特身邊有個女伴,換個小人物,會為此感到尷尬的,但參議員沒有猶豫片刻,他迎上前去,有禮貌地抬了抬帽子——但抬得不高,為的是不曝光他的禿腦門。他向她問了好。

「晚上好,小姐!」,他一邊說著,一邊露出了迷人的微笑。

她瞥了他一眼,目光在他身上只停留了極短暫的一瞬,剛剛還顫動著、微笑著的紅嘴唇一下子僵住了。她轉過頭跟同伴聊起來,帶著極冷漠的神色繼續往前走。參議員一點兒都不慌亂,轉過身來,跟在兩位姑娘後面,保持著幾碼的距離。他們走過一條僻靜的小巷,然後上了林蔭大道,到德拉瑪德琳廣場後上了公交車。參議員甚感滿意。他得出了幾個正確的結論。她顯然是跟女伴一起回家的,這說明她尚沒有合意的傾慕者;當他向她搭訕時,她扭頭就走,這說明她行為謹慎、性情羞澀、修養良好;她的外套、裙子、普普通通的黑帽子,還有人造絲的長襪都表明,她的家境並不富有,而且未曾墮落。在他看來,無論穿這些衣服,還是身著演出時的艷麗服裝,她一樣光彩照人、魅力四射。他的內心有了種奇特的感覺,這是他幾年來未曾體驗過的——快樂、奇妙而又帶著些許的傷感,但他立刻意識到了。

「是愛情,我的天哪!」他喃喃自語道。

他從未料到會再次捕獲到愛的感覺。他聳了聳肩,自信滿滿地邁開步子離開了。他來到一家私人偵探所的辦公室,要求調查一個叫作莉賽特的年輕模特兒,並把她的住址交給了他們。這時,他想到參議院里正在討論美國的債務問題,於是乘坐一輛計程車來到了宏偉的議會大廈前,進了圖書館,在他喜歡的一把舒適的扶手椅里坐下來,美美地打了個盹。三天後,他要求的調查結果就送過來了,而且要價不高。莉賽特·拉里昂小姐跟她的寡居姨母住在一個有著兩個房間的公寓里,公寓坐落在巴黎的巴蒂諾爾區。她的父親是在大戰 中受傷的英雄,現在法國西南部的一個鄉村城鎮經營一家煙草店。公寓的房租是一個月兩千法郎。莉賽特現年十九歲,生活很有規律,喜歡看電影,據說尚沒有男友。公寓的看門人對她讚不絕口,服裝業的同事們也喜歡她。顯然,這是個為人正派的年輕女子。參議員想到,像他這樣一個人,整天為國家事務操心費神,承受著大企業非人的壓力,是需要好好放鬆和休息的,而要填補那些空虛的時間,這個女子正是不二人選。

無需詳細論述勒·敘厄爾先生到底採取了哪些步驟來達成他的心愿。他這樣的大人物,日理萬機,根本不可能來親自處理這種事。好在他有一個聰明的機要秘書,對付那些拿著手中的選票而猶豫不決的選民,他很有一套辦法。而在這個誠實而貧寒的年輕女子面前,他當然能夠讓她明白,如果能幸運地獲得他的主人這等人物的友情,她會獲得好處的。機要秘書前去拜訪了莉賽特的寡婦姨母——薩拉丁夫人,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