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檀香山

聰明的旅行者僅在想像中旅行。一名法國老人(一個真正的薩瓦人)曾寫過一本叫做《在自己房間里旅行》的書,這本書我沒讀過,也不知道它的內容怎樣,但書名卻激發了我的想像力。若以這種方式,我就可以環遊世界了。壁爐架旁的一幅畫將帶我前往白樺林密布、到處是白色穹頂教堂的俄羅斯。伏爾加河寬廣無垠,疏落的村莊盡頭和葡萄酒店裡,留著絡腮鬍須的男子穿著粗糙的羊皮襖坐地啜飲。我站在拿破崙第一眼看到莫斯科的小丘之上,俯視著偌大的城市;然後走下山去,見到比我的眾多朋友更為親切的人——阿廖沙、沃倫斯基,還有其他十幾個。不過,我的視線落在一件瓷器上,在它上面我嗅到了來自中國的辛辣氣味。我坐上一把由人抬著的轎椅,沿著狹長的堤道穿過荒野,或者繞過綠樹掩映的山巒。抬轎者跋涉在明媚的晨光里,相互愉快地交談著,修道院低沉的鐘聲不時傳來,遙遠而神秘。北京的街頭有著各色人等,人群不時散開,以便讓邁著優雅步子前進的駱駝隊伍通過;它們來自蒙古戈壁灘,運來了皮革和奇異的藥物。英國倫敦,冬日午後,濃雲低垂,光線暗淡得讓人心情悒鬱,不過你可以遠眺窗外——你能看到珊瑚島海岸上緊簇的椰子樹;陽光下,你走在潔白如銀的沙灘上,眼睛晃花了,無法直視;頭頂上八哥鳥發出大驚小怪的叫聲,海浪永無休止地拍打著礁石。如此等等,都是最美妙的旅行,是你在壁爐邊進行的旅行,因為這時候你不會錯失所有的想像。

但有人喜歡在咖啡里放鹽,他們說這樣的咖啡更濃郁,有種新的風味,所以獨特而迷人。同樣,在某些充滿浪漫氛圍的情景中,你一定體驗過頭腦突然清醒過來的感覺,這是難免的,但也增加了特別的趣味。你期待某件事盡善盡美,到頭來得到的卻不止是美善本身,而是要複雜很多。這正如一個偉人性格中的缺陷——人們對他的崇拜會因此而減少,但也使得他的整個人格更為迷人。

我本來沒打算前往檀香山,那裡距離歐洲實在過於遙遠,我到達那兒是在一次漫長的旅行之後。旅行從聖弗朗西斯科開始,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如此奇怪、讓人產生美好聯想的名字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不知道頭腦中對心所期是否已有清晰描述,但我的所見所聞卻讓我驚訝不已。這是一座典型的西方城市。棚戶房跟石頭大廈緊緊相連,破舊的木屋跟裝有玻璃壁面的時髦商店互為比鄰;福特、別克和帕卡德汽車排列在路邊;商店裡的商品琳琅滿目,儘是美國文明的必需品;每隔兩座房子便有一家銀行,每五座房子就有一家輪船公司的代理處。

大街上人頭攢動,人種多得難以想像。美國人對天氣毫不關心,穿著黑外套,漿硬的領子高聳著,戴的是草帽、呢帽或圓頂禮帽。肯納卡人皮膚呈淺褐色,頭髮捲曲,只穿襯衣和褲子,而混血人系著耀眼的領帶,腳蹬漆皮靴,瀟洒十足。日本男子臉上掛著順從的微笑,身著白色帆布褲子,整潔而得體,而穿著本民族服裝背著嬰兒的日本女人,在身後一兩步遠的地方跟著;還有穿著鮮艷僧服的日本小和尚,腦袋光光,像是有趣的玩偶。此外還有中國人:中國男人身材肥胖,廣有資財,卻古怪地穿上了美國人的衣服;而女人們個個嫵媚動人,黑髮梳理得齊整緊密,讓你覺得永遠都不會蓬亂,穿的是白色、灰藍色,或黑色的乾淨的束腰外衣和褲子。最後是菲律賓人,男人戴著巨大的草帽,女人們穿著袖子寬大蓬鬆的鮮黃色薄棉布服裝。

這是東西方交匯的地方,時尚與古老相融合,即使找不到你所期待的浪漫,你仍能擁有極有趣的收穫。在這裡,所有的陌生人住在一起,語言不同,思想相異,信奉著各自的神祇,價值觀也彼此有別,卻有兩個相同的情感:愛與飢餓。不知為何,當你觀察他們的時候,你能產生一種印象:他們的活力是那樣非同尋常。雖然空氣如此輕柔,天空如此湛藍,你會覺得,一股火熱的激情像悸動的脈搏般在人群中躍動著,不過其中的緣由我並不知曉。拐角處,當地警察拿著白色的警棍站在崗台上指揮交通,看上去體面十足,但體面只是表面上的,表面往下稍稍深入的地方,便充滿神秘和幽暗,讓你驚恐不安,心跳都暫停了,如同你正處在黑夜中的森林,突然傳來一陣低沉的、連續的擊鼓聲,周圍的寂靜也一下子跟著震顫起來。你期待著去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但我也不得而知。

如果說我強調了檀香山的不協調,在我看來,正是這一點才使我要講的東西有了意義。這是一個關於原始迷信的故事。我驚訝地認識到,在一個文明社會裡——一個即使算不上高度發達但也相當精緻的社會裡,這樣的迷信也是應該存在的。我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這類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況應該——至少我們認為應該——出現在比如說打電話的過程中,或者出現在電車上,或者日報上。那個在檀香山給我帶路的朋友身上也存在著這樣的不協調,從一開始我就感覺到了,這也是他身上最顯著的特徵。

這是一個叫溫特的美國人,我從紐約一個熟人那裡給他帶來一封介紹信。他的年齡介於四十到五十之間,個子高而消瘦,一頭稀疏的黑髮,兩鬢已經花白,一張瘦削的臉龐輪廓分明;眼神明亮,大大的角質眼鏡讓他顯得一本正經,但也使他看上去非常有趣。他出生在檀香山,他的父親開了家大型商店,銷售針織品以及時髦人士所需要的物品,從網球拍到防水油布等,生意非常興隆。因此當溫特拒絕進入這個行當而宣布要做一名演員時,他的父親勃然大怒,想來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的朋友在舞台上花了二十年,有時待在紐約,但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找工作的路上,因為他的天賦實在有限。他並不愚蠢,最後終於得出結論,他最好還是留在檀香山銷售襪子吊褲帶,而不是到俄亥俄州的克利夫蘭演些小角色,於是他放棄了舞台進入了生意圈。我想在遭受了多年的危險經歷後,他完全喜歡上了現在的奢侈生活:開著一輛大型車,住在高爾夫球場附近的漂亮房子里。我肯定,因為他是個能力出眾的人,所以能把企業管理得井井有條;但他沒法跟藝術完全擺脫關係,既然不能再演戲了,他就開始繪畫。他把我領進他的畫室,給我展示他的作品。畫作一點不壞,但距離我對他的期待尚有一些差距。他只畫靜物,其餘什麼都不畫,都是些小尺幅的畫作,大約有8×10英寸大小。他畫得非常精細,極盡優雅,顯然他對細節有著很大的熱情。他的水果作品讓你想到基爾蘭達約 的繪畫,在你有些驚訝於他的耐心之時,又不由得被他的靈巧所吸引。按照我的想像,他沒能成為一名成功演員,細加考量的話,是因為他身上能夠吸引觀眾的特質既不顯著,也不豐富,不能讓他走完自己的演藝道路。

他用這些「專有產品」招待了我。帶我在城裡轉悠時,他的語氣里透著些嘲諷的味道。在他心裡,美國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跟檀香山相比,不過他也很清楚自己的態度有些滑稽。他開車帶我看了不同的建築,當我對建築物適當地表達讚美時,他便得意起來。另外,還帶我看了富人區。

「那是斯塔布斯家的房子,」他說,「建這座房子花了十萬美元,斯塔布斯家是這裡最好的四個家庭之一。斯塔布斯的父親是七十年前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這裡的。」

他稍微猶豫了一下,然後透過那雙大的圓鏡片眼鏡看著我,眼睛眨巴著。

「這裡最好的家庭都是傳教士家庭,」他說,「如果你的父親或祖父沒有讓一個異教徒信奉基督,那你就算不上一個標準的檀香山人。」

「是這樣嗎?」

「你了解《聖經》嗎?」

「很了解。」我回答。

「其中有一章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子女的牙齒也發酸。我想在檀香山是不同的,父親們給肯納卡人帶來了基督教,但他們的孩子卻離開了這裡。」

「天助自助者。」我嘟囔道。

「當然如此。這裡的當地人接觸到基督教時,只能擁抱它,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國王們賞賜給傳教士土地以示對他們的尊重,而傳教士們還要通過在『天國』積累的財富來購置土地,這肯定是筆好投資。有一個傳教士放棄了自己的『活計』——我稱其為『活計』並沒有侮辱的意思——而變成了一名地產商,不過,這僅僅是一個例外。大部分情況是,他們的經濟事務由孩子們來管理。哦,一個父親五十年前來此傳教真是件好事啊!」

他看了看手錶。

「呦,錶停了,該去喝杯雞尾酒了。」

我們沿著一條兩邊盛開著紅色木槿花的路況極好的大道回到了城裡。

「你去過聯盟酒館嗎?」

「還沒有。」

「我們去那兒。」

我知道這是檀香山最著名的地方,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我跟著去了酒館。到那兒需要從國王大街穿過一個狹窄的過道,過道兩旁是些服務處,那些口渴的人們可以到酒館,也可以在此喝上一杯。酒館是一個寬敞的四四方方的房間,有三個入口。櫃檯從一面牆壁伸展到另一面,對面的兩個角落被隔成了兩個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