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詩經

《詩經》為古籍中最純粹可信之書,絕不發生真偽問題,故但考其年代已足。

《孟子》云:「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未述《詩》之起原而惟概指其終局,似論三百篇皆春秋前作品也。今案:各篇年代最古而有徵者為《商頌》五篇。《國語》云:「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大師,以《那》為首。」鄭司農云:「自考父至孔子,又亡其七篇。」後世說《詩》者或以今《商頌》為考父作,此誤讀《國語》耳。此五篇乃至十二篇者,殆商代郊祀樂章,春秋時宋國沿用之,故得傳於後,猶漢、魏郊祀樂府,至今雖失其調而猶存其文也。其次則《豳風》之《七月》一篇。後世注家謂周公述后稷、公劉之德而作,然羌無實據。玩詩語似應為周人自豳遷岐以前之民間作品;且篇首「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云云,所用為夏正,故亦可推定為夏時代作品(?)。果爾,則三百篇中此為最古,且現存一切文學作品中亦此為最古矣。其最晚者如《秦風》之「我送舅氏,曰至渭陽」,相傳為秦襄公送晉文公之詩;如《陳風》之「胡為乎株林,從夏南」,相傳為刺陳靈公昵夏姬之詩。果爾,則為春秋中葉作品。然盡人皆可有舅,不必秦襄,夏南為夏姬雖極近似,亦無以證其必然,故《詩》訖何年,實難論定。惟《魯頌·閟宮篇》:「周公之孫,庄公之子。」其為魯僖公時作品更無可疑。則《三百篇》中不乏春秋時作品,蓋可推斷。然《國風》有《邶》《鄘》《唐》《魏》,皆春秋前舊國,二《雅》有多篇可考定為周厲、宣時事,則假定全書諸篇以西周末東周初——約西紀前九百年至七百年——時人所作為中堅,其間最古之若干篇約距今三千四五百年前,最晚之若干篇約距今二千六七百年前(?),雖不中不甚遠矣。

然則何故惟彼時代獨有詩——或詩獨盛耶?其一,社會文化漸臻成熟之後,始能有優美的文藝作品出現。「周監二代,鬱郁乎文。」中國社會脫離僿野狀態,實自周始。周初猶屬啟蒙時代,故可傳之作品尚少。至東遷前後,人文益進,名作乃漸多。又,詩本為表情之具,周初社會靜謐,衝動情感之資料較少,東遷前後,亂離呻吟,不期而全社會強烈之感情被蒸發焉,此或亦多詩之一因也。其二,問者曰:若爾則春秋中葉以後詩宜更多,曷為反少?此問題復可作兩種解答。一,文體本逐時代而變遷,此類之詩,盛行已數百年,或春秋中葉以後,漸為社會所厭倦,不復有名作。二,「輶軒采詩」之制度,傳記屢言,吾儕應認為事實的存在。三百篇之輯集成書,殆由於此。此事本為周代美政之一,由王室行之。春秋以降,王室式微,斯典乃廢。雖有歌什,莫為擷纂,遂至淪逸。《孟子》所謂「王跡熄而《詩》亡」也。

《史記·孔子世家》云:「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三百五篇。」此說若確,則今本《詩經》,實為孔子所手選,如徐孝穆之選《玉台新詠》,王介甫之選《唐百家詩》。然漢、唐學者多不信此說。孔穎達云:「書傳所引之詩,見在者多,亡逸者少,則孔子所錄,不容十分去九。遷言未可信也。」謹案:《論語》雲「詩三百,一言以蔽之……」又云:「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此皆孔子之言,而述詩篇數,輒舉三百,可見孔子素所誦習即止此數,而非其所自刪明矣。《左傳》記吳季札適魯觀樂,事在孔子前,而所歌之風,無出今十五國外者,益可為三百篇非定自孔子之明證。且孔子如刪詩也,則以何為標準耶?如後人所謂「貞淫」耶?鄭、衛言情之作具在,未嘗刪也。且如逸詩之見於傳記者,如《論語》之「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如《左傳》之「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雖有姬姜,無棄憔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無醉飽之心」,凡此之類,何字何句悖於「禮義」,而孔子乃刪之哉!是故以吾儕所信,則孔子決無刪詩之事。今三百篇,是否曾經一度有意識的編纂,不可深考。藉曰有之,則編纂者或史官太師之屬,不能確指為誰。要之,春秋時士大夫所同諷誦者即此三百餘篇。縱有佚亡,亦不過百之一二。此則按諸故實而略可斷言者也。

然則孔子之於《詩經》未嘗有所致力耶?曰:有之。《論語》述孔子言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孔子世家》曰:「詩三百篇,孔子皆弦而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莊子》曰:「孔子誦詩三百,歌詩三百,弦詩三百,舞詩三百。」竊意前此之詩不皆能入樂,或入樂而淪紊其譜;孔子最嗜音樂,最通音樂,故反魯之後,以樂理詔魯太師,又取三百篇之譜闕者補之,舛者訂之,故云樂正而《雅》《頌》得所,故云弦歌以求合韶、武。是故《雅》《頌》之文猶昔也。失所得所,則弦之歌之舞之而始見;孔子正樂即正《詩》也。故樂無經,以《詩》為經。「雅言詩書執禮」而無樂,樂在《詩》中,不可分也。詩樂合體,其或自孔子始也。(看魏源《詩古微》上編之三《夫子正樂論》。)

《詩經》之傳授,在漢初則有魯、齊、韓三家立於學官,而古文《毛氏傳》晚出。東漢以後,毛獨行而三家廢。今官書題此書為「毛詩」,而村學究且有呼為「毛經」者,可嘆,亦可笑也!《毛傳》真偽,久成問題。吾於他書論今古文公案者已屢及之,今不再贅;而其偽中出偽、貽誤後學最甚者,尤莫如所謂《詩序》。《詩序》今附《毛傳》以行。每篇之首,序說所以作此詩之意,或並及作詩之人。首篇《關雎》之序特長,蓋千數百言,總論全書旨趣,謂之《大序》。自余各篇,短者不及十言,較長者數十言,謂之《小序》。夫讀《詩》者恆欲知作詩之人與作詩之旨,此人情也。而《詩》三百篇一一求其人與其旨以實之,殆不可能。故孟子貴「以意逆志」,《左傳》稱「斷章取義」。申公之授魯詩,「無傳疑,疑者蓋闕不傳」。韓嬰作《韓詩外傳》,劉向作《新序》,皆實行逆志斷章之教。西漢以前之說《詩》者,類皆如此。今所謂《詩序》者,乃逐篇一一取其人與其旨鑿言之,若有所受焉,此所以為學者所共樂習,二千年奉為鴻寶以迄於茲也。

《詩序》誰所作耶?《後漢書·儒林傳》述其來歷甚明。《傳》云:「謝曼卿善《毛詩》,乃為其訓。衛宏從曼卿受學,因作《毛詩序》,善得風、雅之旨,於今傳於世。」則《序》為宏作,鐵案如山,寧復有疑辯之餘地!乃隋唐以後之傳說則大可異。或雲《序》之首句為大毛公作,次句以下為小毛公作;或雲《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隋書·經籍志》稱《序》為子夏所創,毛公及衛敬仲更加潤益)。尤可駭者,宋程頤以《大序》為孔子所作,《小序》為當時國史所作。以《史記》《漢書》從未齒及之《詩序》,范蔚宗時「傳於世」共知出衛宏手者,乃輾轉攀引嫁名及於孔子、子夏,而千餘年共認為神聖不可侵犯之寶典,真不可思議之怪象矣!

《詩》非必皆無作者主名,然斷不能謂篇篇皆可得作者主名。《詩》非必皆無本事,然斷不能謂篇篇皆有本事。以三百篇論,則無主名無本事者其數必遠過於有主名有本事者,又至易見也。魯、齊、韓三家書雖亡,其佚說時時見於他籍,間有述各篇之主名或年代或本事,則其義率較所謂《毛詩序》者為長。(如以《關雎》為康王時詩,以《採薇》為懿王時詩,以《騶虞》為主鳥獸之官,以《賓之初筵》為衛武公飲酒悔過作之類,蓋有所受之也。)毛詩家所謂大毛公、小毛公者是否有其人,本已屬問題。藉曰有之,然質諸劉歆、班固,亦未言二毛有作序之事,而衛宏生東漢之初,果何所受而能知申公、轅固、韓嬰所不知,或另樹一說以與為難者?故但考明《詩序》之來歷,則其書之無價值本已不待辯。若細按其內容,則捧腹噴飯之資料更不可一二數。例如《鄭風》,見有「仲」字則曰祭仲,見有「叔」字則曰共叔段,余則連篇累牘皆曰「刺忽」「刺忽」。鄭立國數百年,豈其於仲、段、忽外遂無他人?而詩人謳歌,豈其於美刺仲、段、忽外遂無他情感?鑿空武斷,可笑一至此極!其餘諸篇,大率此類也。故欲治《詩經》者,非先將《毛序》拉雜摧燒之,其蔀障不知所極矣!(看崔述《讀風偶識》卷一通論詩序、卷二通論十三國風。)

朱熹《集傳》,亦每篇述作詩之旨而頗糾正衛序,較絜凈矣,而又別有其鑿空武斷之途,故學者宜並舉而廓清之。

「四詩」之說,見於《孔子世家》。其說是否為後人附益,尚難斷定。若古有此說,則甚易解,蓋三百篇本以類從,分為四體,曰南、曰風、曰雅、曰頌。自《毛詩序》不得「南」之解,將周、召二《南》儕於《邶》《鄘》以下之諸風名為「十五國風」,於是四詩餘其三,而析小、大雅為二以足之,詩體紊矣。今分釋其名如下:

一、釋南

《詩·鼓鍾篇》「以雅以南」。「南」與「雅」對舉,雅既為詩之一體,則南亦必為詩之一體甚明。《禮記》文王世子之「胥鼓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