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荀子

吾輩對於國中大思想家,莫不欲確知其年代及其行歷,然而世愈古則所知愈少,故思想界關係最大之先秦諸子,其事迹往往絕無可考,或僅有單詞孤證,不能窺全跡什之一二。如荀卿者,著書雖數萬言,而道及本身歷史殊少;《史記》雖有列傳,而文甚簡略,且似有訛舛:故非悉心考證,不足以語於知人論世也。今遍引各書關於荀卿之資料而參驗論次如下: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

《史記·春申君列傳》:

楚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春申君相楚八年,以荀卿為蘭陵令……春申君相楚之二十五年,考烈王卒,李園伏死士刺春申君,斬其頭。

《史記·李斯列傳》:

李斯……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欲西入秦,辭於荀卿……至秦,會庄襄王卒。李斯乃求為秦相呂不韋舍人……二十餘年,秦並天下,以斯為丞相……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長皆前為壽……斯喟然而嘆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太盛。』……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本書劉向《敘錄》:

孫卿,趙人,名況。方齊威王、宣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尊寵之。若鄒衍、田駢、淳于髡之屬甚眾,號曰列大夫,皆世所稱,咸作書刺世。是時孫卿有秀才,年五十始來遊學……至齊襄王時,孫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孫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孫卿,孫卿乃適楚,楚相春申君以為蘭陵令。人或謂春申君曰:「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孫卿賢者也,今與之百里地,楚其危乎?」春申君謝之,孫卿去之趙。後客謂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今孫卿天下賢人,所去之國其不安乎?」春申君使人聘孫卿,孫卿遺春申君書,刺楚國,因為歌賦以遺春申君。春申君恨,復固謝孫卿;孫卿乃行,復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孫卿廢……李斯嘗為弟子,已而相秦。及韓非、浮丘伯皆受業為名儒。孫卿之應聘於諸侯,見秦昭王。昭王方喜戰伐,而孫卿以三王之法說之,及秦相應侯,皆不能用也。至趙,與孫臏議兵趙孝成王前,孫臏為變詐之兵,孫卿以王兵難之,不能對也。卒不能用。孫卿道守禮義,行應繩墨,安貧賤。孟子者,亦大儒,以為人之性善。孫卿後孟子百餘年,孫卿以為人之性惡,故作《性惡》一篇以非孟子……

應劭《風俗通·窮通篇》:

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余略同劉向《敘錄》)

《戰國策·楚策》:

孫子去而之趙,趙以為上卿。春申君使請孫子,孫子為書謝之曰:鄙語曰「厲憐王……,」此為劫殺死亡之主言之也……

桓寬《鹽鐵論·論儒篇》:

齊湣王奮二世之餘烈,南舉楚淮,北並巨宋……矜功不休……諸儒諫不從,各分散……而孫卿適楚。內無良臣,故諸侯伐之。

《鹽鐵論·毀學篇》:

李斯之相秦也,始皇任之,人臣無二。然而荀卿為之不食,睹其罹不測之禍也。

《韓非子·難四篇》:

燕王噲賢子之而非荀卿,故身死為僇。

本書《儒效篇》:

秦昭王問孫卿子曰:……

本書《議兵篇》:

臨武君與孫卿子議兵於趙孝成王前……

本書《強國篇》:

應侯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

荀卿子說齊相曰:……處勝人之勢,不以勝人之道,索為匹夫不可得也……今巨楚縣吾前,大燕鰍吾後,勁魏鉤吾右……是一國作謀,則三國必起而乘我……

群書所記載荀卿事迹,略盡於此。其中年歲最明顯者,則西紀前二五五年——即楚考烈王八年,荀卿仕楚為蘭陵令。此事史文紀載詳確,宜據為荀卿傳跡之中心。雖然,若依《韓非子》所說,則荀卿及見燕王噲。噲在位九年,當西紀前三二○至前三一二年,下距考烈王八年凡六十餘年。依《鹽鐵論》所說,則荀卿及見李斯相秦。斯相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當西紀前二一三年,上距考烈王八年凡四十一年。前後相去已百餘年。若如後人所解《史記》本傳及劉向《敘錄》之文,則荀卿當齊威、宣時,年五十來遊學;齊威王在位三十年,自前三七八至前三四三,宣王在位十九年,自前三四二至前三二四;即以宣王末年卿年五十計,則至李斯相秦時,荀卿當百六十一歲。天下安有此情理?且劉向言「孫卿後孟子百餘年」,若卿及見齊宣王、燕王噲,則與孟子並世矣。故《韓非子》之說,當然不可信(此又關涉《韓非》真偽問題,當別論之)。而《史記》及劉向之文,亦當仔細紬繹,別下解釋。彼文記齊威、宣間稷下列大夫之事,乃是追敘,並非謂荀卿及見威、宣,故《史記》云:「田駢之屬皆已死。」宣王后為湣王,凡四十年;湣王后為襄王,凡十九年。荀卿游齊,蓋在湣王末年。旋因進諫不用,遂去齊適楚。及襄王時再游齊,則年輩已尊,三為祭酒也。然自湣王最末一年下至秦始皇三十四年,亦已七十一年。若荀卿其時年五十,則亦必百二十餘歲始能見李斯之相,其說仍不可通。「年五十」之文,《風俗通》作「年十五」,似較近真。今本《史記》及劉向《敘錄》,或傳寫之訛耳。荀卿及見李斯相秦與否,亦一問題。《鹽鐵論》云云,或因李斯述荀卿「物禁太盛」一語而增益附會之,未可知也。要之,齊湣王末年,荀卿年當在二十前後,李斯為相時,卿存沒雖難確考,然斯之貴盛,則卿尚及見。似此推定,則卿年壽蓋八九十歲,雖不中,當不遠矣。今略依此設為假定,譜荀卿年曆如下:

前二九三(齊湣王三十一年)假定是年荀卿年十五,始遊學於齊。

前二八六(齊湣王三十八年)是年齊滅宋。

前二八五(齊湣王三十九年)荀卿有說齊相書,見本書《強國篇》。說既不行,遂去齊適楚。(《鹽鐵論·論儒篇》所言即指是年事。知說齊相書在是年者,因書中敘四鄰強國舉楚、燕、魏而不及宋,知在滅宋後矣。時齊君相方「矜功不休」,而荀卿已料「一國作謀三國起乘」。齊人不能聽,卿遂去之。明年而五國伐齊,湣王為僇矣。)

前二八四至前二六八(齊襄王元年至十七年)荀卿復游齊。三為祭酒,當在此十餘年間。

前二六七(齊襄王十八年)(秦昭王四十一年)是年秦以范雎為相,號為應侯。本書《儒效篇》與秦昭王問答,《強國篇》與應侯問答,皆當在本年以後。

前二六六(趙孝成王元年)本書《議兵篇》與孝成王及臨武君問答,當在本年以後。(臨武君姓名無考,《敘錄》指為孫臏,恐非是。其年代不相及也。)

前二六二(楚考烈王元年)是年春申君相楚。

前二五五(楚考烈王八年)假定是年荀卿五十三歲。是年春申君以卿為蘭陵令。(列傳言「齊人或讒孫卿,孫卿乃適楚」。去齊適楚之年難確考,要當在本年以前也。《戰國策》又言春申君客讒孫卿,卿去楚適趙,趙以為上卿。事當在本年以後。其見秦昭王及趙孝成王,疑皆在蘭陵令去職之後。)

前二四六(秦始皇元年)《史記·李斯列傳》言:「斯辭荀卿入秦,會庄襄王卒。」事當在此一兩年間。

前二三六(秦始皇十一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是年李園殺春申君,荀卿遂廢居蘭陵。假定是年荀卿七十二歲。(據《戰國策》及劉向《愈錄》,荀卿似嘗兩度為蘭陵令。其第二次任職,當在本年之前數年間。)

前二一三(秦始皇三十四年)是年李斯相秦。是年荀卿若尚生存,則假定為九十五歲。

關於苟卿年代行歷之參考書(以下各篇,王先謙《荀子集解》匯錄於卷首可參看):

宋唐仲友《荀子序》。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子部·儒家類》荀子條。

宋王應鱗《漢書藝文志考證》荀子條。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儒家類》荀子條。

清汪中《述學》《荀卿子通論》附年表。

清胡元儀《荀卿別傳》附考異。

本書劉向《敘錄》云:「孫卿卒不用於世,老於蘭陵。疾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乎巫祝,信𧝞祥,鄙儒小拘,如主周等又滑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是以《荀子》書為荀卿所手著也。今案,讀全書,其中大部分固可推定為卿自著,然如《儒效篇》《議兵篇》《強國篇》皆稱「孫卿子」,似出門弟子記錄。內中如《堯問篇》末一段,純屬批評荀子之語,其為他人所述尤為顯然。又《大略》以下六篇,楊倞已指為荀卿弟子所記卿語及雜錄傳記。然則非全書悉出卿手蓋甚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