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八章

從得知法軍撤出莫斯科到戰爭結束,庫圖佐夫的全部活動就是用權力、巧計和要求阻止軍隊作無益的進攻和打運動戰,避免同行將滅亡的敵人發生衝突。陶赫杜羅夫去馬洛雅羅斯拉韋茨,但庫圖佐夫卻躊躇不前,下令撤出卡盧加,他認為這樣做是可行的。

庫圖佐夫處處退卻,但敵人不等他退卻就往相反的方向逃跑。

拿破崙的史學家給我們描寫了他向塔魯季諾和馬洛雅羅斯拉韋茨的巧妙運動戰,並作了推測,如果拿破崙深入富饒的南方各省,情況將會怎樣。

但是,這些史學家避而不談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止拿破崙進入南方各省(因為俄軍處處給他讓路),他們忘記拿破崙的軍隊是無可挽救的,它自身已具備必然滅亡的條件。這支軍隊既然在莫斯科獲得充足的糧草,卻不能保住它而把它踩在腳下,這支軍隊既然在斯摩棱斯克不是徵集糧草而是搶劫糧草,那麼,這支軍隊怎麼能在卡盧加省(這裡住著同莫斯科一樣的俄國人,有著同樣可以放火的東西)恢複元氣呢?

這支軍隊在任何地方都不能恢複元氣。它自從打了鮑羅金諾戰役和洗劫莫斯科後自身產生了腐化因素。

這支軍隊的士兵和長官一起逃跑,自己也不知道往哪裡去,一心只想(從拿破崙到每個士兵)儘快擺脫這種雖不明確、但人人都意識到的絕境。

就因為這個緣故,在馬洛雅羅斯拉韋茨的軍事會議上,將軍們都裝腔作勢地進行討論,提出各種意見,最後,還是憨直的士兵穆東說出了大家的心愿,就是「趕快逃跑」。結果沒有一個人,甚至連拿破崙在內,能說出一句話來反對這個公認的真理。

不過,雖然大家都知道非跑不可,但仍羞於承認。這種羞恥心需要外力來加以克服。這種外力及時出現了。那就是法國人所說的「皇帝,烏拉!」

會後第二天,拿破崙一早假裝要視察軍隊,視察過去的戰場和未來的戰場,帶著元帥和衛隊,騎馬從軍隊中間走過。那些到處找尋戰利品的哥薩克遇到皇帝,差點兒把他活捉。這次哥薩克沒有活捉拿破崙,救他一命的恰好是使法軍毀滅的戰利品,因為在塔魯季諾也好,在這裡也好,哥薩克都不去抓俘虜而撲向戰利品。他們沒注意拿破崙,卻撲向戰利品,拿破崙因此才得以脫身。

頓河的兒子們 既然差一點在法軍中把皇帝本人捉住,那麼,事情很清楚,拿破崙除了趕快沿著最近的熟路逃走之外別無他法。拿破崙到了四十歲的中年,已不像以前那樣靈活和勇敢,這一層他是懂得的。他受到哥薩克的驚嚇,立刻接受穆東的意見,像史學家說的那樣,下令向斯摩棱斯克大道撤退。

拿破崙同意穆東的意見,軍隊撤退,但這並不證明他曾下令這樣做,但是,促使法軍全軍取道莫扎依斯克大道後退的那種力量在拿破崙身上也起了作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