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十七章

史學家說,八月二十五日一整天拿破崙都在騎馬觀察地形,考慮元帥們送呈的作戰方案,並親自向將軍們發布命令。

俄軍原來沿柯洛察河設置的防線被衝破了,部分戰線,也就是俄軍的左翼,由於二十四日舍瓦爾季諾多面堡失守,被迫後撤。這部分戰線沒有設防,也沒有河流掩護,前面是一大片開闊地。不論軍人還是非軍人,誰都十分清楚,法軍一定會攻擊這部分戰線。作出這個判斷不需要深思熟慮,不勞皇帝和他的元帥們到處奔走,更不需要所謂天才——人們愛加在拿破崙身上的讚辭。但後來的史學家,當時拿破崙周圍的人,以及拿破崙本人,卻有不同的看法。

拿破崙巡視戰場,深思熟慮地觀察地形,獨自點頭表示贊成或者懷疑,但並沒有把他的思路告訴將軍們,只是以命令的形式向他們發布最後決定。聽了達武(所謂埃克米爾親王)包抄俄軍左翼的建議後,拿破崙只說不必這樣做,但沒有說明原因。對孔朋(他負責攻擊尖頂堡)提出的帶他的一個師人馬穿過樹林的建議,拿破崙表示同意,雖然奈伊(所謂埃爾欣根公爵)大膽指出走樹林有危險,可能使全師陷於混亂。

觀察過舍瓦爾季諾多面堡前的地形之後,拿破崙默默考慮了一會兒,指定了安置在天亮前攻打俄軍工事的兩個炮台的地點,以及旁邊安排野戰炮的地方。

下了這些命令和其他命令後,他回到行營,又口授了會戰的部署。

這個部署使後來的法國史學家讚嘆不已,也使其他國家的史學家深為欽佩,全文如下:

夜間在埃克米爾親王據守的平原上設置兩座新炮台,天亮時向對面的兩個敵軍炮兵陣地開火。

同時,第一軍炮兵司令貝內蒂將軍統率孔朋師的三十門炮,以及德賽和弗里安兩師的全部榴彈炮向前推進,開火猛轟敵軍的炮兵陣地,參加炮擊的包括:

近衛軍炮兵的炮二十四門,

孔朋師的炮三十門,

弗里安和德賽兩師的炮八門,

總計用炮六十二門。

第三軍炮兵司令富歇將軍統率第三軍和第八軍的全部榴彈炮,共計十六門,安置在攻打敵軍左翼工事的炮壘兩側,總計用炮四十門。

索爾比埃將軍應時刻準備,一接到命令立刻出動近衛軍全部榴彈炮,攻打敵方任何一個工事。

在炮擊過程中,波尼亞托夫斯基公爵向村莊和樹林進軍,包抄敵軍陣地。

孔朋將軍通過樹林佔領第一個工事。

如此開戰後將根據敵人行動發布命令。

一聽到右翼炮聲,左翼立即開始炮擊。莫朗師和副王 師狙擊兵一見右翼開始進攻,立即猛烈開火。

副王佔領村莊 後,要從三座橋上過河,協同受他指揮的莫朗師和席拉爾師進攻多面堡,與其他部隊會合。

這些行動要順序進行,盡量保留預備部隊。

一八一二年九月六日,於莫扎依斯克御營

這個部署寫得極其含糊不清(只要不迷信拿破崙的天才),內容包括四點,也就是四項命令。這四項命令沒有一項能實現,事實上也沒有實現。

第一項命令是:在拿破崙選定的地點,各炮台連同貝內蒂和富歇的炮,共計一百零二門,開火轟擊俄軍尖頂堡和多面堡。這是辦不到的,因為從拿破崙指定的地點,炮彈打不到俄軍工事。這一百零二門炮都將打空炮,除非最近的指揮官違反拿破崙的命令,擅自把炮向前移動。

第二項命令是:波尼亞托夫斯基向林中村莊推進,包抄俄軍左翼。這也是辦不到的,也沒有辦到,因為波尼亞托夫斯基向林中村莊推進,他會在那裡遇到杜契科夫攔住他的去路,他也就不可能包抄俄軍陣地,事實上也沒有包抄。

第三項命令是:孔朋將軍向樹林推進,佔領第一個工事。孔朋師沒有佔領第一個工事,而是被擊退了,因為該師出樹林時被迫在霰彈下整理隊列,這是拿破崙所沒有料到的。

第四項命令是:副王要佔領村莊(鮑羅金諾),經由三座橋過河,協同莫朗師和弗里安師(但沒有指出他們該在何時何地推進)在同一高地推進,後兩個師在他統率下進攻多面堡,並同其他部隊會合。

就常理而論(與其說是根據這句莫名其妙的話,不如說是通過副王執行所奉命令的意圖來看),他應該經過鮑羅金諾從左邊向多面堡推進,而莫朗師和弗里安師則應同時從前線推進。

這一項,也像其他命令一樣,沒有執行,也不可能執行。通過鮑羅金諾後,副王在柯洛察河邊被擊退,無法前進;莫朗師和弗里安師沒有攻克多面堡,而被擊退了;多面堡是在戰鬥結束時被騎兵佔領的(這事拿破崙大概沒有預料到,事後也沒有聽說)。由此可見,部署的命令沒有一項被實現,也不可能被實現。不過,在這一部署中曾說,在開戰後將根據敵軍行動發布新的命令,因此可能有人認為,拿破崙將在戰鬥中作出必要的部署;事實上並沒有這樣做,也不可能這樣做,因為在會戰過程中,拿破崙離戰場很遠,他無法知道會戰的實際情況(這一點後來得到證實),因此他的命令沒有一項在戰鬥中被執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