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舞台布景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問號的陰影之下。

我們是誰?

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向何處去?

慢慢地,但憑著堅忍的勇氣,我們把這個問號一步步推向遙遠的界限,越過地平線——在那兒,我們希望能找到我們所要的答案。

我們還沒有走出多遠。

我們所知的仍然非常有限,但是我們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地:我們已經能夠(以相當的準確性)猜測出很多事情。

在這一章里,我將根據我們現在深信不疑的知識告訴你們,當人類第一次出現之時,舞台布景是怎樣的。

如果我們把動物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的時間表示為這麼一條長線,那麼下面這條細小的線,就表示人類(或者多多少少類似於人的生靈)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

人類是最後一個登場的,卻是第一個運用自己的大腦來達到征服自然的目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研究人類,而不是研究貓啊狗啊馬啊或任何別的什麼動物——儘管就這些動物自身而言,也都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歷史進化過程。

就我們所知,在最初始的時候,我們居住的這個星球是一個燃燒著的大火球,是浩渺的宇宙之海中一團小小的煙雲。慢慢地,經過了幾百萬年,地球的表面燒光了,外面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岩石,如注的大雨一直在下,擊打在這了無生命的岩石上,磨蝕了堅硬的花崗岩,並把泥沙沖入山谷——在冒著熱氣的地球上,這些山谷隱藏在高高的懸崖之間。

當太陽破空而出時,最後的時刻來臨了,它看到這個小星球上有幾個小水窪——這些小水窪後來發展成了東西半球上的浩渺海洋。

然後有一天,偉大的奇蹟出現了。本是無生命的東西,卻創造出了生命。

第一個包含生命的細胞漂浮在茫茫海水之中。

在幾百萬年的光陰里,它都毫無目標地隨波逐流。但是就在這一漫長的時段里,它萌生出一些習性,使它得以更容易地在處境惡劣的地球上生存下來。這些細胞中,有些最喜歡待在湖泊和水窪的黑暗深處。它們在水中沉積的淤泥里紮下根(淤泥是雨水從山頂上衝下來的),於是它們成了植物。其他的細胞則喜歡四處遊走,從而長出了奇怪的有關節的腿,就像蠍子一樣,開始在海底爬行,它們的周圍是植物和像水母一樣的淡綠色生物。還有另一些細胞(覆蓋著鱗片),依靠游泳動作,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找尋食物。漸漸地,它們使海洋里充斥了無數的魚類。

同時,植物的種類也日益繁多,它們開始尋找新的家園。海底空間已經不夠它們居住了。它們不情願地離開了水,在海灘或山腳下的泥岸上找到自己新的家園。一天兩次,大海的潮汐用鹹鹹的海水將它們淹沒。而其餘的時間,這些植物盡量去適應不太愜意的環境,努力在覆蓋地表的稀薄空氣中生存下來。經過幾個世紀的適應,它們學會了如何在空氣中活得和在水中一樣舒服。它們變得越來越大,長成了灌木林和樹叢。最後,它們學會了盛開芳艷的花朵,吸引忙碌的大黃蜂和鳥類前來,把它們的種子帶到遠方的角角落落,直到整個地球都覆蓋了綠色的草原,或是沐浴在大樹的濃密樹蔭之下。

可是有些魚也開始離開大海,嘗試用肺來呼吸,就像以前用鰓呼吸一樣。我們稱這類生物為「兩棲動物」,意思是:它們能在陸地上生活得跟在水裡一樣自如。從你面前的路上跳過的第一隻青蛙就能告訴你,左右逢源的兩棲生活是多麼的逍遙如意。

這些動物一旦離開了水,就逐漸適應了陸上生活。有些成了爬行動物(這類生物像蜥蜴一樣爬行),與昆蟲共享森林的寂靜。為了能在鬆軟的土地上更快地移動,它們的腿日益發達,個頭也越來越大,直至全世界都遍布了這樣一些龐然大物(生物學手冊稱之為魚龍、巨龍、雷龍),它們一直長到三四十英尺 ,能像大貓耍小貓一樣地逗弄大象。

爬行動物家族的某些成員開始了樹上生活(當時的樹木常有一百多英尺高)。它們已經不需要用腿行走,但它們必須迅速地從一根樹枝移動到另一根樹枝上。因此,它們把自己身上的一部分皮膚變成一種類似降落傘的東西,它從體側一直延展到前腳的小腳趾。逐漸地,它們在這個皮降落傘外面覆蓋上羽毛,把尾巴變成轉向桿,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成了真正的鳥類。

此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所有的大型爬行類動物在一個很短的時間內滅絕了。我們不知道原因。也許是因為氣候突變,也許是因為它們已經長得太大,既不會游泳也不會行走和爬行,眼睜睜地看著巨大的蕨類植物和樹木,但就是夠不到,於是便餓死了。無論原因何在,持續了上百萬年的巨型爬行類動物的古老帝國算是完結了。

然後,這個世界開始被完全不同的生物佔據。它們是爬行動物的子孫,但它們與爬行動物全然不同,因為它們用乳房,用母獸的乳房來哺育幼崽。因此,現代科學稱它們為「哺乳動物」。它們已經褪去了魚鱗,也沒有像鳥一樣長出羽毛,而是長出了一身毛髮。不管怎麼說,哺乳動物發展出了一些特有的習性,使它們比之其他動物有著很大的優越性。母親把幼子之卵置於體內,直到出生。而在此之外的所有動物——到那時為止——都讓自己的孩子們暴露於寒冷、酷熱以及受其他野獸襲擊的危險之下。哺乳動物長期把幼子帶在身邊,在它們仍然太弱小、無法抗擊敵人之時,護佑著它們。這樣,幼崽哺乳動物的成活希望就大為增加了,因為它們能從母親那裡學會許多本領。如果你曾見過母貓教小貓咪如何照顧自己,教它們如何洗臉、如何捉老鼠,你就能明白這一點。

但關於這些哺乳動物我無須多言,因為你們已經知道得夠多了。它們圍繞在你的周圍。它們是你在街上和家裡的日常夥伴,而在動物園的鐵柵欄後面,你還能瞧見自己不甚熟悉的它們的遠親。

現在,我們到了指明分界線的時候了:人類離開了渾渾噩噩、生生滅滅的生物種群的漫長隊伍,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來造就自己種群的命運。

有一種哺乳動物,其找尋食物和棲身之所的能力要遠甚於其他族類。它學會了用自己的前腳拿住獵物,經過練習,它發展出了手一般的爪。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它學會了把全身的重心置於兩條後腿之上(這是一個高難動作,雖然人類做這個動作已有一百多萬年的歷史,但每個孩童還得從頭學起)。

這種動物半猿半猴,但比兩者都要優越。它成了最成功的獵捕者,在任何氣候條件下都可以生存。為了更安全地生活,它一般成群活動。它還學會發出奇怪的叫聲,警告孩子們有危險迫近。幾十萬年之後,它開始用喉部發出的這些聲響來交談。

這種動物——也許你很難相信——是你們最早的「類人」祖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