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1942年6月~1945年9月 第三十八章 我願意追隨他們到任何地方

一九四二年緬甸失守後,儘管滇緬公路被切斷了,抗戰中國的國際援助只能依靠運量有限的「駝峰航線」支撐,但英國人還是認為他們的損失最大。日軍佔領緬甸全境,直接威脅著印度東部,而印度是大英帝國在海外最大的殖民地,也是其在亞洲的核心軍事基地。丘吉爾擔心如果中國戰場崩潰,日軍至少能夠騰出十五至二十個師團進攻印度;一旦印度失守,日軍便可直趨中東控制印度洋,切斷盟軍的海上運輸線,在軍事上與德國相互呼應。到那時,英國人的末日也就來了。

對美國而言,緬甸的失守也干擾了美國「先歐後亞」的整體戰略。在與日本爭奪太平洋控制權的同時,美國人希望通往中國的運輸補給線暢通無阻,以保持住中國戰場對日軍的牽制,同時確保中國大陸未來作為攻擊日本本土的前進基地。

因此,反攻緬甸的計畫始終在醞釀之中。

中、美、英三國對於反攻緬甸沒有分歧,但在如何反攻以及何時反攻等具體問題上,雖經反覆磋商,始終爭執不休,以致反攻緬甸的計畫被拖延了將近兩年。拖延的根本原因,還是各國從不同的利益出發,並持有不同的戰略目的。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單獨抗擊日本侵略的局面結束,中國人對利用盟國的軍事力量在亞洲結束戰爭寄予厚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蔣介石發現美英秉承的「先歐後亞」的戰略無法改變,對日作戰始終被美英置於次要地位,中國戰場在羅斯福和丘吉爾那裡只是一個泄洪區——利用中國牽制並拖住日軍,把日軍這股渾濁的洪水攔蓄在中國戰場上——因此,美英對中國的所有援助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能讓這個「泄洪區」的大壩垮了。對此,蔣介石的基本立場是:如果反攻緬甸,中、美、英須一起作戰。中國軍隊在一九四二年第一次入緬時已有血的教訓,決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美國人雖然對反攻緬甸態度積極,但基於「先歐後亞」的戰略必須首先顧及歐洲戰場,不可能派出足夠的部隊,特別是陸軍主力參加緬甸作戰,也不可能單獨承擔緬甸作戰期間所需全部軍事物資的供應。目前,美國人能做的是,派史迪威指揮中國軍隊,同時督促英國人趕快行動。

英國人在「先歐後亞」的戰略上與美國人一致,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有自己的小九九。英國人普遍持有的觀點是:英國本土是戰爭的樞紐,確保本土安全最為重要,即使馬來亞、印度,乃至亞洲所有的殖民的全部丟失,只要保住本土,戰爭就可以堅持下去。因此,雖然他們為緬甸失守感到痛心,為日軍有可能攻擊印度感到擔憂,但仍秉持這樣一種應對方略:只要日本不主動進攻印度,英國就不用急於反攻緬甸。等到美國對日本實施大反攻,甚至等到美國兵踏上日本本土的那一刻,日本人自然也沒有力量守衛緬甸了,英國便可坐享其成地收復緬甸。所以,沒什麼理由讓英軍馬上就與日軍在緬甸拚命。同時,英國人始終不贊成把中國大陸當成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認為盟軍完全可以從海上給予日本毀滅性的打擊。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都心知肚明,英國人最大的心結他們無法明確說出口,那就是防止中國軍隊深入緬甸,即使目的是為英屬緬甸驅逐日本人。英國人的擔心是:中國和緬甸是鄰國,歷史上往來密切,現在緬甸正在興起反對殖民的獨立運動,一旦中國軍隊深入緬甸境內,很可能和緬甸人一起不僅打日本人也打英國人,那時候中國就可以取代英國成為緬甸殖民地的主人了。——英國人不知道中國人有句俗語叫作「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由於第一次指揮入緬作戰失敗,史迪威重新奪回緬甸的決心鋼鐵一般堅定。他的反攻設想是:利用美國運至印度的裝備,訓練中國陸軍的兩個軍,指揮他們由印度攻入緬甸;與此同時,保持在雲南西部的中國軍隊大舉入緬冊應,東西兩路夾擊,一舉打通中印公路。然後揮師向南打到仰光,把日本人趕下印度洋,收復緬甸全境。——「我堅信中國在戰略上具有決定性的重要意義,」史迪威致電美國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要求至少給他派一個陸軍師來,「我認為美國不向這一地區派遣作戰部隊是犯了一個嚴重錯誤。」

史迪威的全盤計畫,被盟軍方面稱為「安納吉姆計畫」。計畫之雄心勃勃令人吃驚,其作戰目的甚至包括一舉收復越南、泰國、中國的海南島和廣州城——此時的史迪威並不認為他僅是美國陸軍部派到中國戰場的一位普通軍事將領,他自覺至少是與麥克阿瑟平起平坐的盟軍方統帥。第一步,英國出三個師,美國出一個師,中國出兩個師,由印度的阿薩姆向東入緬,分別經過加里瓦、達木、霍馬林進攻緬甸中部重鎮曼德勒。同時,中國再出十二個師由滇西向西攻擊,佔領緬甸東北部的臘戍和八莫後,與從印度入緬的中、美、英聯軍在曼德勒會師。第二步,入緬大軍呈扇形展開南下,直趨緬甸南部和首都仰光,向印度洋海岸驅趕日軍;而英國海軍和空軍借陸軍進攻之機,重新確立孟加拉灣制海權,收復安達曼群島,並派出強有力的部隊從仰光登陸,南北夾擊,水陸並用,一鼓作氣,拿下仰光。第三步,在收復緬甸後,集結中、美、英聯軍主力揮師向東,收復泰國和越南,直達中國北部灣沿海;而此時中國軍隊再出動九個師,從滇越邊境向越南出擊,攻佔河內和海防港,最終奪回海南島、香港和廣州。在這一反攻計畫實施的過程中,太平洋戰場上的美軍將分成兩路,向新幾內亞、新不列顛島以及西南太平洋上的其他島嶼發動全面攻擊,阻斷日軍的增援,徹底摧毀日軍在台灣和菲律賓的海軍能力。結局是:不僅在緬甸,包括整個東南亞以及南中國,日本人將被殲滅殆盡,盟軍的旗幟高高飄揚。

……日本人在緬甸得手後不久,美國就開闢了一條飛越喜馬拉雅山駝峰的空中航線,在難以想像的困難條件下,冒著風險開始向中國西部空運物資。但駝峰航線僅僅是一項應急措施。眾所周知,根本的解決辦法在於開闢一條突破日本封鎖的道路,使足夠裝備全軍的物資從陸路或水上得以發運。緬甸看起來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起始點,因此在史迪威的參謀部里,收復緬甸成為一個使人著迷的話題,一個發自內心又令人嚮往的目標。

「安納吉姆計畫」正是中國人所期望的。

除了不能將兵力派往緬甸外,美國人沒提出反對意見。

而英國人卻被這一龐大的計畫嚇壞了。

史迪威就這一計畫,與英印軍總司令韋維爾反覆磋商。韋維爾表示,英國的海空軍能否調來緬甸南部他說了不算,即使調來,能否控制孟加拉灣的制海權和制空權也不可預知。雖然現在讓英軍收復仰光是難以做到的,但他堅決拒絕中國軍隊南下仰光,要求中國軍隊推進到緬北的胡康河谷(又譯胡岡河谷)一帶就必須止步。——「他們不想要中國人參與收復緬甸,韋維爾說得很明白,不歡迎中國人。沒有地方,沒有運輸工具,沒有供應,或其他東西。」 史迪威據理力爭的結果是:由他指揮中國駐印軍攻佔緬北的密支那和八莫,以便利用密支那機場,與從雲南邊境進入緬甸的中國軍隊取得聯絡。

英國人的不合作,給了史迪威沉重打擊。在向蔣介石彙報時,他不得不縮小「安納吉姆計畫」:使用印緬軍六個師以及英軍的一個師奪取密支那;中國滇西部隊若干師同時出擊奪取曼德勒。蔣介石表示,中國可以出動十個師的兵力,前提是英國人必須調來足夠的海空軍,奪取並掌握孟加拉灣以及緬甸全境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同時,英國人還要負責阻擊日軍可能從新加坡等處對仰光的增援。蔣介石認為,如果英國人做得到,此戰穩操勝券;如果英國人做不到,此戰註定失敗。而「中國軍隊絕不能再受第二次之挫敗」。

被日軍佔領的緬甸,如同一個大楔子向南插在西邊的英屬印度和東面的中國之間。要想將日軍趕出緬甸的叢林地帶,並修建一條盤山公路,這就需要英國方面和中國方面的合作。史迪威的任務就是力勸、請求、威嚇以至乞求中英雙方——他對兩者並沒有真正的指揮權——組織戰鬥,立即收復緬甸北部,以打破日本的封鎖……從理論上講,中英雙方都肯定實施緬甸戰役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雙方又都不願提供作戰所需要的部隊。

史迪威縮小了的作戰計畫,經過中、美、英三國討價還價,最終似乎取得了一致:一九四三年春天發動攻勢,從印度的阿薩姆方向打開一條通道,與滇緬公路連接起來,以打通進入中國的外援補給線。中國的駐印軍和滇西部隊按計畫實施作戰,英軍則負責從戰場西部進攻冊應作戰。——這一磋商的結果,將作戰限定在了緬北的狹窄區域內。至於英國人在仰光的兩棲登陸,各方都迴避了這一話題,既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徹底否定。

可是,沒過多久,這一方案被英國人否定了。

韋維爾通知史迪威:英軍將用三個師組成一條防線以保衛印度,對於反攻緬甸的作戰不能給出任何承諾。

史迪威對英國人的憤怒無以復加。

他不知道英國人給他造成的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