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1942年6月~1945年9月 第三十五章 挫師失地,罪戾難辭

在長達八年的全面抗戰中,中國第一戰區從未打過一場好仗。

爆發於一九四四年上半年的豫中會戰,是抗戰期間中原戰場上規模最大、交戰雙方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會戰。

這場作戰,深刻地暴露出中國社會政治、經濟和軍事諸方面正在全面惡化——國民政府麾下的黨政部門的大員、地方各級官吏以及隸屬於不同派系的軍隊將領,抗戰初期的愛國熱情和作戰意志都已被漫長而殘酷的戰爭、內部複雜的私利角逐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貪污腐敗消磨殆盡。而國民政府指揮下的軍隊,其一戰即潰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戰場上呈現出的一種全局亂象。包括國民黨內部高層人物在內,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意識到一種令人擔憂的可能性:領導全面抗戰的重慶國民黨政權,很可能在日本人尚未被趕出中國時自己首先崩潰,這種崩潰不是來自於日本侵略的軍事壓力,而是一種無法逆轉的自我銷蝕與自我毀滅。

「此次中原會戰挫師失地,罪戾難辭。然而追懷過去,冀策將來,此一段血的教訓,深足警覺,確有坦白地檢討之價值」。 第一戰區在戰後檢討報告里這樣寫道。

這場被稱為「挫師失地,罪戾難辭」的會戰是從黃河岸邊開始的。

第一戰區的防區,北抵北平附近的大清河,西至陝西門戶潼關,東到津浦鐵路,南至平漢路上的許昌以南,是抗戰中國防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戰區,區域內平原千里,黃河橫貫,中條山、太行山、伏牛山聳立其間。全面抗戰開始後,中國軍隊於平漢線戰敗,黃河以北國土盡失;翌年徐州會戰再敗,掘開黃河大堤後乃保住半壁中原。衛立煌主持戰區時,國共團結抗戰,華北敵後戰場活躍,但中條山守軍疏於防範,與日軍交戰中損失慘重,中條山遂被日軍攻佔,加之龐炳勛等將領先後投敵,除了共產黨敵後武裝仍在這一地區與日軍艱苦周旋外,國民政府統轄的軍隊從此全部退到黃河以南。第一戰區的西面,是負責封鎖共產黨中樞陝甘寧邊區的胡宗南的第八戰區,東面與魯蘇戰區連接,南面則是擔任湘西地區防務的李宗仁的第五戰區。三個戰區連接在一起,形成與日軍對峙的廣闊而漫長的中原對峙線。

第一戰區劃分為由司令長官蔣鼎文和副司令長官湯恩伯分別指揮的兩個部分。

司令長官蔣鼎文的長官部設在洛陽,指揮的部隊是:

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孫蔚如。下轄:第三十八軍,軍長張耀明,其第十七師,師長申及智;新編第三十五師,師長孔從周。第九十六軍,軍長李興中,其第一七七師,師長李振西;新編第十四師,師長陳子堅。以上兩個軍都是由西北軍楊虎城的舊部改編而來。第四集團軍防區右接湯恩伯部陣地,擔任著棗樹溝、汜水、鞏縣、偃師、孟津一帶的黃河河防。

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實際所轄部隊只有第四十七軍,軍長李宗昉,其第一〇四師,師長楊顯明;第一七八師,師長李家英。該軍為川軍,擔任孟津以西新安、澠池一線的黃河河防。另外,在該集團軍的序列表上,還有張際鵬的第十四軍,其第八十三師,師長沈向奎;第八十五師,師長王連慶;第九十四師,師長張士光。第十四軍為中央軍嫡系部隊,實際上由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直接指揮,駐紮在洛陽呂家廟附近。

第三十九集團軍,總司令高樹勛。實際所轄部隊只有新編第八軍,軍長鬍伯翰,其新編第六師,師長馬潤昌;暫編第二十九師,師長尹瀛洲。該軍由河北民軍改編而成,因此還指揮喬明禮的河北民軍約一個師。該軍的防區西面與胡宗南的第八戰區接壤,負責澠池、觀音堂一線的黃河河防。

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劉茂恩。實際所轄部隊只有第十五軍,軍長武庭麟,其第六十四師,師長劉獻捷;第六十五師,師長李紀雲。該軍前身為豫西地區的鎮嵩軍,駐紮在洛陽附近。

劉戡兵團,總司令劉戡。下轄:第九軍,軍長韓錫侯,其第五十四師,師長史松泉;新編第二十四師,師長宋子英。該軍基本部隊由浙軍和奉軍混編而成。暫編第四軍,軍長謝輔三,其第四十七師,師長楊蔚;暫編第四師,師長馬雄飛。該軍在戰前由第九軍第四十七師擴編而來。兵團部駐紮在洛陽附近。

副司令長官湯恩伯,兼任魯蘇豫皖邊區總司令,司令長官部設在葉縣,指揮的部隊是:

第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李仙洲。下轄:第八十五軍,軍長吳紹周,其第二十三師,師長張文心;第一一〇師,師長廖運周;預備第十一師,師長趙琳。該軍為中央嫡系部隊,擔任鄭州以北花園口至廣武的黃河河防。暫編第十五軍,軍長劉昌義,其新編第二十九師,師長呂公良;暫編第二十七師,師長蕭勁。該軍由河北抗日義勇軍改編而成,擔任花園口、中牟一線的黃河河防。第八十九軍,軍長顧錫九,其新編第一師,師長黃永瓚;第二十師,師長趙桂森。該軍前身為西北軍宋哲元部,駐紮在密縣和新鄭一帶。

第三十一集團軍,總司令王仲廉。下轄:第十二軍,軍長賀粹之,其第二十二師,師長譚乃大;第八十一師,師長葛開祥;第五十五師,師長李守正。該軍前身是西北軍韓復榘舊部。第十三軍,軍長石覺,其第四師,師長蔡劍鳴;第八十九師,師長金式;第一一七師,師長劉漫天。該軍為中央嫡系部隊。第二十九軍,軍長馬勵武,其第九十一師,師長全英;第一九三師,師長郭文爍;暫編第十六師,師長吳求劍。該軍是一九四一年由新編第二軍改編而成。第三十一集團軍部隊駐紮在臨汝、登封、葉縣、郟縣和襄城地區。

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何柱國。下轄:騎兵第二軍,軍長廖運澤,其騎兵第三師,師長徐長熙;暫編第十四師,師長李鴻慈;騎兵第八師,師長馬步康。第七十八軍,軍長賴汝雄,其新編第四十二師,師長彭齎良;新編第四十三師,師長黃國書;新編第四十四師,師長姚秉勛。還有陳又新的泛東挺進軍,駐紮在沈丘一帶。

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陳大慶。下轄暫編第九軍,軍長霍守義,其第一一一師,師長孫煥彩;第一一二師,師長王秉鉞;暫編第三十師,師長洪顯成。該軍以東北軍部隊為主,一九四三年底由暫編第八軍番號改編而來,駐紮在安徽阜陽一帶。

以上八個集團軍,十七個軍,共四十多萬人,部署在汜水、廣武、鄭州、中牟、尉氏一線的黃河河防,許昌至遂平之間的平漢鐵路沿線以及密縣、臨汝、襄城和洛陽的縱深地帶。

自一九四一年中條山會戰潰敗,第一戰區部隊基本上沒再打仗。國民黨方面普遍認為,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侵華日軍已無力發動大規模作戰。因此,蔣鼎文和湯恩伯自一九四二年主持第一戰區後,兩個人很清楚蔣介石賦予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什麼:絕對不要主動對當面日軍發動攻擊,在求得長期對峙局面的同時,尋機與共產黨抗日武裝發生衝突,以遏制共產黨敵後武裝的壯大趨勢。

蔣鼎文,字銘三,浙江諸暨人,時年四十九歲,是國民黨軍將領中與蔣介石關係甚為密切的人。一九一一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十六歲的他加入學生軍,後入紹興大通陸軍中學堂和浙江講武學堂,參加過反對袁世凱稱帝的鬥爭以及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戰爭。一九二一年孫中山就任非常大總統時,他被任命為大元帥府參謀部中校副官。他是黃埔軍校的首批學員,為學員隊的區隊長,深得蔣介石的賞識。在東征戰役中他身負重傷,傷愈後升任團長,成為北伐軍中幹將。在對待中國共產黨的問題上,他與蔣介石的政治立場高度一致,曾率部鎮壓了第十九路軍於福建的倒戈。使他聲名大噪並與蔣介石關係更為牢固的,是他在西安事變中的表現。事變中,他和蔣介石一起被張學良扣押,為營救蔣介石,他充當了西安與南京之間斡旋的中間人,是促成蔣介石安全脫身的核心人物之一。全面抗戰爆發後,作為蔣介石的心腹,他被任命為西安行營主任,在政治、軍事、經濟諸方面對共產黨的陝甘寧邊區實施圍困。在兼任陝西省政府主席的任上,他買官賣官,貪污受賄,積累了驚人的財富,生活極其糜爛,在黃河北岸一帶到處可見日本人張貼的他一手抱著美人、一手提著鈔票的宣傳畫。一九四一年底,他調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冀察戰區司令,開始和蔣介石的另一個心腹湯恩伯共事。

一九四〇年冬,湯恩伯率部進入河南,任魯蘇豫皖邊區總司令。一九四一年初豫南會戰結束後,湯恩伯就再沒向日軍發射過一炮一彈。除了奉蔣介石之令對付共產黨抗日武裝外,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橫徵暴斂和擴充實力上。他以他的基本部隊為核心,排除異己,結黨營私,勢力達到最高峰時竟擁有四十多萬人馬。他之所以把司令長官部設在葉縣,是因為葉縣是漢武帝的發祥地,也是曹操設在中原的巢穴,為此他自稱「中原王」。為了靠近國民政府的權力中心,他用暴斂來的金錢財富大肆行賄,蔣介石身邊的大小權貴幾乎都收到過他的重賄;他還把用大價錢從日戰區搞到的貴重物資,動用專車專船輾轉千里運往重慶。他的金錢財富全部來自對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