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1938年8月~1942年6月 第二十六章 我們總算贏了

太平洋海域腹地。

清晨,被湛藍海水環繞的瓦胡島曙光初照。

島上的珍珠港內,停泊著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九十四艘各類戰艦。

昨天晚上,這一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個周末,戰艦相繼返港後,海軍軍官和水兵們都上岸開心去了。整個夜晚,瓦胡島上的軍官倶樂部、水兵酒吧以及電影院和咖啡館燈火通明,歡愉的喧鬧聲直至凌晨時分才平息下來,瓦胡島和它環抱的軍港在海浪細碎的撫慰聲中入睡了。

這是珍珠港再平常不過的一個周日的清晨。

那些昨晚沒有喝醉的水兵起床了,一邊懶散地洗漱刮臉,一邊盤算著這天該到哪裡去消磨明媚卻無聊的時光。

突然,晨光中傳來刺耳的馬達聲。

東方天際,炫目的日光從雲層的裂隙中傾瀉而出。

但是,近在眼前的卻是黑色的煙雲。

接著,炸彈從天而降。

這一刻,是東京時間昭和十六年十二月八日,夏威夷時間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早晨七點五十五分。

此時,位於太平洋西海岸的中國大陸尚處在黎明前的暗色中。第二次長沙會戰剛剛結束,中國正面戰場上一片寂靜,日軍與中國軍隊在廣闊的地域內對峙著;在敵後戰場,共產黨抗日武裝和支持他們的廣大民眾一起,堅守在牽制著日軍的根據地里;在日本佔領區內,中國百姓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解決吃飯問題,配給的麵粉里谷糠等雜物越來越多,且配給的份額越來越少;而在中國的抗戰中心重慶,雖然整個城市已被炸得滿目瘡痍,但城門上「擁護蔣委員長把抗戰進行到底」的標語依舊十分醒目。沒有任何一個中國人知道,發生在數千公里外的太平洋上的事件,將與他們的命運息息相關。

日本海軍以偷襲的方式重創了美國海軍的太平洋艦隊。

日本向美國開戰了。

這正是爆發於歐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空前混戰的時刻。

德軍正在一路狂飆沖向整個歐洲。

四月,德國和義大利集結了八十多個師、兩千多輛坦克和兩千多架作戰飛機,發動了針對南斯拉夫和希臘的巴爾幹戰爭。四月五日夜,德意兩國戰機對南斯拉夫所有機場和首都貝爾格萊德實施了猛烈轟炸,德軍第十二集團軍從三個地段越過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邊境,在坦克集群的支持下向縱深實施迅猛的向心突擊。只有二十八個步兵師、三個騎兵師、三十二個獨立團以及一百一十輛坦克和四百一十六架陳舊戰機的南斯拉夫軍隊根本無法抵抗。三天之內,德軍的坦克部隊突進二百多公里,十三日攻佔貝爾格萊德,十五日南斯拉夫軍隊無條件投降。

五月,德軍出動空降第七師、山的步兵第五師以及若干獨立部隊,在兩個軍的航空兵和七十多艘海軍艦船的支持下,攻擊由英軍和希臘軍隊防守的地中海東側門戶克里特島。島上只有六輛坦克,沒有作戰飛機,還有三萬人的英軍和一萬四千人的希臘部隊。德軍傘兵在航空兵密集轟炸後實施空降,但遭到島上守軍的頑強抵抗。德軍用飛機和滑翔機把山的步兵第五師空投下來,徹底扭轉了戰局,英軍在防守崩潰後撤往埃及。此戰,德軍損失四千餘人和兩百多架戰機;英軍傷亡近一萬五千人,海軍損失了一艘航母、三艘戰列艦、六艘巡洋艦和七艘雷擊艦;而希臘軍隊傷亡與被俘一萬人以上。德國控制了地中海東部航線,英國喪失了地中海內的重要戰略據點。

入侵蘇聯的規模龐大的德軍自西向東挺進,目標是莫斯科。六月,德軍第一坦克集群與蘇軍西南方面軍的機械化軍展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這種戰爭樣式,與中國軍隊以刺刀、步槍、手榴彈和迫擊炮為主要武器的作戰相比,彷彿不是在一個星球上。交戰雙方數千輛坦克猛烈地撞擊在一起,蘇聯廣袤無垠的大平原頓時變成駭人的「鍊鋼工地」:烈焰沖騰,鋼鐵熔化,人為螻蟻。二十六日,蘇軍機械化第九、第十九、第八、第十五軍抵達戰場,向德軍第一坦克集群的兩翼發動突擊,兩軍你退我進你進我退,拉鋸戰持續數天之久。儘管蘇軍沒能徹底擊退德軍,但嚴重遲滯了德軍的推進速度。在製造了一望無際的鋼鐵廢墟後,雙方僵持在斯特爾河與戈倫河之間的羅夫諾、杜布諾地區。七月,德軍的坦克集群突破了蘇軍防線,以兩晝夜推進一百一十公里的速度,抵近基輔以西二十公里處,長達一個多月的基輔戰役開始了。蘇軍的五個集團軍圍繞著基輔與德軍苦苦鏖戰到九月,德軍在基輔以南強渡第聶伯河,坦克第一集群和第二集群在蘇拉河西岸的洛赫維察地區會合,蘇軍西南方面軍陷入重圍。蘇軍被迫放棄基輔,重圍中的六十六萬人被殲。蘇軍退守第聶伯河地域後,黑海沿岸的敖德薩成為後方堡壘。蘇軍的黑海艦隊和獨立步兵部隊頑強固守,而德軍必須切斷蘇軍的黑海運輸通道,雙方在激烈的爭奪中不斷地向敖德薩增援,直到蘇軍南方面軍作戰區域出現危機,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向頓巴斯突擊時,蘇聯最高統帥部才決定放棄敖德薩。在德軍的瘋狂進攻和狂轟濫炸中,黑海艦隊不但撤出了全部部隊,還撤出了一萬五千居民、五百門火炮、一千多輛汽車、一百六十三輛拖拉機以及近三萬噸的各類物資。在這座城市的邊緣,最後阻擊德軍的是蘇聯游擊隊隊員,他們寧死不退,直到身後的敖德薩成為一座空城。

德軍逼近了莫斯科。

希特勒認為,佔領莫斯科具有全局性的軍事意義和歷史意義。為此,德國統帥部策划了代號「颱風」的大規模進攻計畫:以坦克集團軍群實施強大突擊,從北面和南面包圍莫斯科。德軍擬動用的兵力為:步兵一百八十萬人、坦克一千七百輛、火炮一萬四千門以及戰機一千三百九十架。為了保衛莫斯科,蘇聯最高統帥部計畫依託有利地形,建立縱深梯形配置陣地,儘可能地消滅德軍的有生力量,為組織大規模反擊爭取時間。在這個方向上,蘇軍部署了一百二十五萬步兵、九百九十輛坦克、七千六百門火炮和六百七十七架戰機。九月三十日,德軍開始了全線大規模進攻,一周之內便突破了蘇軍的第一道防線,蘇軍的兩個方面軍陷入合圍,被圍部隊堅持作戰至損失殆盡。此時,沿著莫斯科河一直到南面的卡盧加,二百三十多公里的莫斯科外圍防線上,蘇軍的四個集團軍只剩下不足十萬人。蘇聯最高統帥部將西方面軍和預備方面軍合編,任命朱可夫為新編西方面軍司令員。在朱可夫的指揮下,蘇軍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發動了一系列防禦和攻勢作戰。十一月七日,在德軍重兵進逼莫斯科的形勢下,蘇軍在紅場舉行了隆重閱兵式,斯大林號召蘇聯人民不惜一切代價保衛莫斯科。受閱的蘇軍官兵直接從紅場開赴前沿作戰。德軍的前鋒距離莫斯科只剩下三十公里,德國各報已經預留了版面,準備刊登德軍佔領莫斯科的消息。但是,一個口號響徹莫斯科周圍前沿陣地的上空:蘇聯國土雖大,但已無處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同樣在與德國人苦戰的還有英國人。

五月,德國最大的戰列艦「俾斯麥」號率隊進入北大西洋,英國派出最大的戰列艦「胡德」號和新型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率隊前往迎戰。五月二十二日,兩支艦隊交火,「威爾士親王」號中彈,「胡德」號被擊沉。英國海軍當即再派「英王喬治五世」號、「卻敵」號戰列艦和「勝利」號航空母艦率隊參戰,仍未擊潰德國海軍艦隊。頑強的英國海軍又派出了「聲威」號戰列艦、「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以及「謝菲爾德」號巡洋艦組成的艦隊。終於,英國海軍成功攔截了「俾斯麥」號。二十七日,當時世界上裝甲最厚、樣式最新、威力最大的「俾斯麥」號戰列艦,被難以計數的魚雷擊中沉沒。英國空軍與德國空軍在海峽上空的格鬥也同時進行著。儘管英倫本土遭受到持續不斷、瘋狂至極的轟炸,但英國人表現出空前的團結與堅強。英國首相丘吉爾站在德軍轟炸後的倫敦廢墟中,只向英國民眾重複著一句話:只要英倫三島不沉沒,英國就不會屈服!但是,英國是一個島國,它沒有巨大的國土可供戰略周旋。一旦英國空軍和海軍在與德軍的血拚中消耗殆盡,德軍的步兵和坦克衝上英國本土之時,就是整個英國淪陷之日。在這樣一個歷史時刻,全世界沒有比英國更盼望它可靠的盟友美國參戰的了,儘管美國在物質上已傾盡全力支持英國。

英國人對美國人感到既惱怒又無奈。

丘吉爾甚至萬般無奈地設想過,如果還有一個辦法讓美國捲入戰爭,那就是德國或者日本直接攻擊了美國本土。但是,德國外交部部長里賓特洛甫說:「德國不希望與美國打仗,也不想刺激美國。」

八月,英美之間簽訂了著名的《大西洋憲章》。

《大西洋憲章》的簽訂是丘吉爾焦慮之後的精心策劃。

德軍大舉入侵蘇聯,丘吉爾的判斷是:希特勒打垮蘇聯後,歐洲大陸盡收囊中,德軍就將轉而進攻英倫三島。換句話說,如果蘇聯垮了,英國也就完了。而只要斯大林堅持作戰,就等於在為英國贏得準備戰爭的時間。所以,德軍入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