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亂世英雄 第四章 亂世雄

他總是心靈平穩,心無旁騖地去做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為達到目的他可以不顧死活,勇猛直前,其膽識和氣勢常常會超出一般人。

1356年初,迅速壯大的紅巾軍在劉福通的指揮下,兵分三路,全線向元軍出擊。元軍被劉福通進攻的無力他顧,各路趁機而起的義軍,有的忙於鞏固地盤,有的忙於稱王稱霸,有的則忙於享受作樂。

朱元璋審時度世,也抓住這難得的機會,拚命在南方擴大自己的勢力。他先後派兵攻佔了鎮江、廣德、長興、江陰等地,勢力範圍得到迅速擴展。1356年4月,他親率部隊順江而下,來到南京南門外僅三十里處的辛遠鎮安營紮寨。朱元璋不僅趁此天賜良機最大限度的擴大了自己的地盤,他還要趁此攻打南京,奪下這虎踞龍盤之地,作為自己爭霸天下的大本營。

長江下游的四月,正是「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的美麗季節。清晨,彩霞伴著朝陽在江面升起,梅花綠柳把春意送過江面,小鳥在溫煦的春光中自由歌唱。

春天來啦!朱元璋在心裡呼喊。他正當壯年,精力充沛,渾身有著用不完的力氣。雖然,他連夜匆匆地趕了一百多里路,卻並無半點倦意。十二萬士兵,正在安營紮寨,挖灶生火。迎了朝陽,朱元璋一馬當先,一路狂奔衝上江邊的一座小山堡。徐達、常遇春、馮國勝等幾十位猛將良臣,緊隨其後,七千名彪悍的勇士,兩旁護衛。

在眾人的簇擁下,朱元璋舉目前方,望著那並不高大的南京城,心中豪情滿懷。想當初,進入濠州城時,他帶了十二對元兵的耳朵,跟在他身後的只是倆和尚師弟;可現在,事情隔了僅僅只有三年,他不但擁有了濠州、定遠、滁州等二十幾個州縣、上千萬臣民,而且還擁有了跟在他身後的十二萬生龍活虎的軍隊。

這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上,權力的擁有,需靠武力,誰擁有最強大的軍隊,就意味著誰最有權力。朱元璋深深地懂得這一點,軍隊是他的膽量,也是他的權力。如今有了這麼多的軍隊,若大的南京城,在他眼裡也看得很小、很容易奪取。

「各位將軍,我們要多久才能進駐南京?」朱元璋揮鞭一指南京扭頭問道。

「三天內我們把她拿下來。」胡大海說。

朱元璋開心地笑了,從和縣渡江後,這一路往東北,水陸齊進,確實令人振奮,簡直是所向披糜。更令朱元璋欣慰的是,這一路的百姓,都是非常地歡迎和支持他的。元朝的統治太過腐朽,已完全失去人心。朱元璋從中看到了自己的希望,也比較地明白自己該怎麼去做,才能夠對自己更為有利。

這麼幾年來,他打的絕大多數是元軍,除了必爭之利,他盡全力避免與義軍發生衝突。這念想的建立,除了朱元璋自己的悟性,還有賴於馮國勝的引導。他雖然非常窮困,沒有人來培養或是教育他。但是,憑了直覺,他知道,一個人要做成一些事情,就必須有一些方面的經驗與知識。而要得到這些經驗與知識最簡捷的路,就是拿起書本來學習。書本就是以前的智者的經驗和知識的總結。有了這樣的認識,朱元璋在成功地學會了乞討之後,就決心回到寺院去學習。由於元軍的一把火燒了寺廟,他只得又進入了軍營。但這個時候,他已經嘗到了讀書的甜頭,再也不願意放棄學習。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有些許空閑,他就會抓緊時間讀書學習。這結果,使他比別人懂得更多,對現狀也看得更加清楚。他非常清醒地知道,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誰發展的最快,成長得最強大,誰才能活到最後,成為唯一的勝利者。除此之外,他還非常清楚:

這場戰爭打到最後,只能留下唯一的勝利者。朱元璋渴望成為這唯一的勝利者,因此他不敢有絲毫的大意。在取得一個又一個巨大勝利的時候,他卻沒有絲毫滿足,只把目光盯著比自己更為強大的對手。警告自己說:努力,趕上去,不然我會被他吃掉!在這樣的認識指導下,朱元璋對未來雖然信心百倍,但對於每一場戰爭,卻是異常地謹慎,小心翼翼。這次攻打南京,他雖有必勝的把握,但還是往最壞處想,不斷地提出問題來問自己。這兒畢竟是南京啊!達魯花赫福非等閑之輩,況且有四萬多守軍。想到這裡,朱元璋看看徐達與常遇春,又看看馮國勝,又一次問道:「你們看要多長時間能拿下南京?」

徐達與馮國勝相對一望,又都把目光投向常遇春。

「我們爭取半個月拿下南京!」常遇春說。

馮國勝與徐達贊同地點點頭。

「好,一十五天內拿下南京城,傳令下去,第一個登上南京城頭的人官升三級。」朱元璋說完掉轉馬頭:「走,回營議事,攻佔南京!」

一路塵煙,浩浩而來,蕩蕩而去。南京守將曹良臣趕到城上,只能見到那一路滾滾的黃塵,慌忙下城去與魯達花赫福商議。

魯達花赫福雖為元朝文臣,但熟讀兵書、禁懷坦蕩,忠爽義氣,對於同族的腐敗官員,也常是痛心疾首,現聞報朱元璋反賊正在南門外安營紮寨,還率千餘騎遠處眺望,雖知自己無力回天,但還是抱定拚死到底的勇氣。

「反賊朱元璋自得巢湖水師,聚匯和縣之兵北上,一路奪採石肌,取太平城,敗陳先也……勢如破竹,而今以三倍於我軍紮寨城南,待他們準備就緒前來攻城,恐怕凶多吉少。」曹良臣說。

「將軍何出此言?」魯達花赫福說:「我守軍足有四萬,反賊也就三倍於我,兵書有曰『五倍於敵方可攻城。』只要我們堅守城池,反賊又奈我何?」

「大人有所不知。」曹良臣說:「軍戰殺伐,在士氣不在兵多少。如今東西南北,大元朝軍隊均在潰敗,我軍鬥志衰竭、士氣不旺,而反賊一路北上,節節勝利,士氣空前,實可以一當十。」

這些道理魯達花赫福當然知道,可是事已如此,難道我們只有坐已待斃?他轉動著眼珠,開始想辦法。孫子曰:『兵者,詭道也,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定能克敵制勝』,如今反賊一路攻來,節節勝利,將驕兵傲,而又疲憊異常,今日剛到紮營安寨,忙乎一日,自持兵多將勇,只思明日如何攻城,絕不會去想如何防範,我們如果趁此良機,大膽傾巢出兵夜襲,一來斬殺反賊一萬兩萬,燒其軍營;二來滅其鬥志振我軍威……想到這裡,魯達花赫福下了夜襲的決心,曹良臣聽了,思之良久說:「看來也只能如此,就讓我率兵前去,你親自上城督促守軍。」

「危難之時,方見忠良,只是反賊朱元璋詭計多端,且手下有勇有謀之士不少,將軍此舉,可要慎之又慎。」魯達花赫福感動地說。

在曹良臣與商議時,朱元璋率眾將回到剛搭好的帥營里,在帥椅一坐說:「剛才我們看了南京城,確是個好去處,有了它,我們便可成大業。可是,我軍只有十二萬,而守軍有四萬,且魯達花赫福與曹良臣,都是元朝一流的文臣武將,不但對元朝忠心耿耿,而且也屬頗有謀略之人。要奪南京,大家可要細細謀劃,方可萬無一失。」

「元帥,南京守軍既有四萬之眾,魯達花赫福與曹良臣既忠心又有謀略,會不會作困獸斗,趁我軍立足未穩,今夜前來偷襲?」李文忠說完看著朱元璋。

其實朱元璋已經料到這一點,而今看到李文忠也有這想法,不由非常高興,這個李文忠,北上以來,他奪關斬將,屢建戰功,今後是可以堪當大任的。這麼想著,只不知其他人對此有何看法,於是又問:「諸將看法如何?」

徐達與常遇春點頭贊同,朱元璋以目視問馮國勝。

「李先鋒說的極是。」馮國勝說:「依我之見,今天午夜之後,魯達花赫福必領軍來襲。相信元帥早已在考慮如何應對之事罷?」

「如何應對魯達花赫福的偷襲,還要請各位發表看法。」朱元璋把要討論的問題又推進了一步。。

「請元帥給我一萬人馬,伏於營帳之前,元兵但來,攔住截殺,元軍無論多少,知我有備,必然敗退,我軍乘勢掩殺,定可傷其大半。」胡大海說。

「元軍夜襲,志在必得,出動一定不少。」湯和說:「依末將之見,可能會有其兵一半,如能圍而殲之,滅其有生力量,來日攻城時定會減少許多麻煩。」

「我很贊成湯將軍的看法,敵人出動的人馬一定有一萬多人,我軍必須出動五萬。」常遇春說:「一萬伏於城下,候敵人出來,便封鎖城門,阻止敵人出城救援,另有四萬,四面埋伏,待敵人入圈,驟起攻之,全殲敵人。」

聽著將軍們的想法一個比一個更高明,朱元璋並不滿足,這時,在幾位將軍的啟發下,他自己心裡已經朦朧地產生一個好想法,但還不是很清楚,因此不想就說出來。他看看馮國勝,又看看徐達,因為他知道,這一直金口未開的倆人一定有更好的想法。

「眾將軍的分析,很有道理,給我啟發很大。」徐達說:「我們今夜應該全軍出動以待襲兵,設陷埋伏,圍而不攻,逼其投降,這樣不但削弱守城敵兵一半,又可多出四倍於敵的兵力來攻城,果能如此,則南京唾手可得。」

「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