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日中篇 第十八章 一統中國

本來,唇亡齒寒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是泱泱大國的齊、楚卻到了亡國也沒有醒悟到這一道理。

楚國滅亡時,昌平君曾指天為誓,「楚國無端被滅,哪怕只剩下三個人也一定要報仇雪恨。」果然,最先起來推翻秦國的正是楚人。

「遠交近攻」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重大策略,就是這一戰術,使齊國麻痹到將軍們都變成了大腹便便,皇宮裡弦歌不斷,萁結果……

有史書載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秦王御書房裡,秦王在看奏章,李斯在一旁整理著。

秦王問:「李斯,迎接齊王來訪的事都準備好了嗎?」

「稟大王,齊王建已經快到咸陽了。」

秦王聽了,笑了笑,說:「一一定要迎接好他,要用最盛大的宴會,要準備最厚重的禮物,只有穩住他,我們打楚國才無後顧之憂。」

「是。」

趙高進來問:「大王,該傳膳了。」

「好。就在書房用膳吧。李斯你別走,我們好邊吃邊談。」

「是。」

不一會兒,趙高及太監們抬來了桌几,端來了酒菜。

秦王和李斯便對飲了起來。

秦王端起酒樽喝了一口,說:「李斯,你這條遠交近攻的策略真是太高明了,不寵住大國,如何能攻下小國!」

李斯謙恭地說:「陛下過獎,其實這也是大王您聖明才能推行這一策略,尤其現在只剩下齊楚兩個大國了,那就更要抓緊齊國,防止他們結成死盟。」

「對。朕將親自出迎。」

「陛下聖明。」

咸陽官張燈結綵,準備迎接遠方的客人。貴客是齊國王建。齊王建正值壯年,本來應是建功立業之時,可他卻是一個昏庸無能、只圖苟安的人。齊王建不遠千里來到成陽朝聖秦王是秦王政「遠交近攻」的勝利。

二十五歲的秦王政換上嶄新的龍袍,率眾臣喜氣洋洋地在官門外迎接齊王。齊王建從遙遠的山東來到陝西關中的確是一次非常之舉。一個泱泱大國,競屈尊遠赴,千里迢迢趕來向一個年輕的君主稱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一方面也說明秦國的外交手腕實在是太高了。

原來,秦王、李斯用重金賄賂了齊國的宰相後勝,後勝打通了一切關節之故。

「來了,來了。」李斯指著遠處的旌旗鹵簿對秦王說。

秦王抬眼看去,果然見齊國的國旗,旌旗簇擁著一輛豪華的龍輦來了,趙高一擺手,立在兩旁的鼓樂齊響了起來。不一會兒,龍輦停下了,侍從掀開帘子,把齊王扶下來,秦王迎了上去,兩個君主互施了躬腰拱手國禮。

「秦王吉祥。」

「齊王安康。」

齊王建被秦王迎進皇宮大殿,秦王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大殿內華燈齊亮,秦王高坐殿上,齊王就座於右側首席,李斯在左側首席,文武百官分坐大殿內外。

著盛裝的太監們端著佳肴美酒魚貫麗上,不一一會兒几案上都擺滿了。

鼓樂奏後,秦王高舉酒樽,說:「孔子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諸位愛卿,我們熱烈歡迎齊王建的光臨,讓我們舉杯,共祝秦齊兩國世代友好,不動於戈。」

「世代永好,不動干戈。」

齊王建高興地舉杯說道:「謝秦王款待,謝大家。」

酒過三巡,宮女們開始表演歌舞,一隊隊貌如天仙的美女們還輪番為齊王斟酒,喜得齊王建一一杯又一杯的開懷暢飲。

宴後,秦王挑選了最有姿色的美女給齊王侍寢。

次日,雙方在大殿舉行了會談。

秦王說:「秦齊自古無介蒂,願我們永遠不動干戈,我討伐其他國家,想必不至於驚動貴國吧?」

齊王建明白秦王的意思,連忙表態:「秦與楚及趙、燕殘困交戰,齊決不援助他們。」

「好,夠朋友!來人。」秦王政一聲招呼,太監們便抬著各種珍寶禮品上來。

秦王政說:「珍寶錦緞任您挑,願秦齊之間只有玉錦而無干戈。」

齊王建看見賞贈他這麼厚重的禮品,高興得眉開眼笑,連連說:「秦王說的對,我發誓決不做對不起秦的事。決不修議戰之備,決不助他國攻秦。」

「好。齊王建不愧是大秦的友好君主。」

秦皇宮含元殿。

滅了韓、魏,趙、燕已成了殘部遺國,現又籠住了大齊之後,秦主信心百倍,升殿商議滅楚一事。

秦王政說:「楚國是一個大國,人多地廣,曾經一度稱霸中原,但現在卻發生了內訌,新主剛立腳基還不穩,這就為我們伐楚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兵貴神速,這一次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伐楚。」

秦王政看了看他的幾個將領,李信年輕勇猛是他最鍾愛的將領,因為他曾經滅了燕國並把燕子丹攆到了衍河,為朕險些被荊軻所刺,報了一箭之仇。

他又看了看老將王翦,這個為他統一六國功勛卓著的人,還有蒙恬……秦王政的臉上掠過一絲得意,心想:我因為有了這些好將領,我才有可能君臨天下,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他們,要尊重他們的意見。

李信首當其衝,出班奏道:「大王,末將願往。」

秦王政非常高興地看著他的愛將,問:「那麼將軍需要多少兵馬呢?」

「二十萬足矣!」李信自信地說。

秦王點了點頭,走下了殿,看了看王翦,腩子里想著老馬識途,便問道:「老將軍以為如何?」

王翦上前一步,躬身稟道:「六十萬方夠。」

六十萬?這是傾國之兵力啊!我怎麼放心把整個國家的兵力交給你,便搖了搖頭說道:「老將軍太膽小了。」

秦王政回到殿上龍椅坐下,宣:「令李將軍、蒙將軍帶兵二十萬擇日伐楚。」

「是。」

散朝後,眾臣將皆簇擁著躊躇滿志的李信而去,留下王翦一人在後,王翦嘆道:「難道我真的老了嗎?是李信輕敵還是我膽小?可是楚國是一個還很有實力的國家,無非現在內亂而已,豈能輕估?」

王翦回到家後,兒子見父親眉頭緊皺便問:「父親為何憂慮?」

「唉!廉頗老矣,不中用了,我們回老家去吧!」

「回老家?這是為何故?」夫人問道。

王翦接過夫人遞來的茶水,喝了兩口坐下,嘆道:「我老了,讓他們年輕人逞強去吧,我們回頻陽去吧,我想休息了,累不動了。」

「好吧!那我安排一下,就擇日歸里。」

楚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廣物博的國家,遠在西周時期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春秋時期出現了五霸之一的楚莊王,戰國時候與秦、齊並列為七雄中的三強。本來,楚國完全有能力跟秦國對抗,但由於遭受了三次國難而致元氣大傷:一次是楚懷王時期,因為不聽屈原大夫的忠諫而去聽信奸佞的讒言,結果導致兵敗,楚怖王也死在了秦國的手中;後幾年又發生了李園兄妹亂政,致宰相春申君被殺;近年來又發生了宮廷政變,楚哀王被庶兄負芻所殺,負芻篡位自立為王。

楚國的衰落和內訌,為秦國的吞滅提供了機遇,否則楚國可不是那麼容易滅掉的。所以楚國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中最難攻克的一關,所謂:「凡天下強國,非秦即楚,非楚而秦。」秦國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楚國國都壽春皇宮裡。

新楚王負芻坐在御位上,君臨臣下,大臣們都對這個殺了堂弟楚哀王后自立為王的新主不感興趣,他們一個個低著頭,露出不屑的神態。

楚王不看他的下屬,只看著殿堂頂上的藻井,半天才說:「眾愛卿,韓、魏國亡了。趙國和燕國也只剩下兩個逃亡的殘部遺國,現在只有我們和齊國了,眼下秦國的李信和蒙恬率二十萬大軍已經打進來了,大家有無退兵良策?」

兩個年輕將軍出列奏道:「稟大王,對兇惡的秦軍只能智取,李信雖然勇猛但年輕輕敵,我們有辦法制伏他,我們向大王請纓。」

楚王聽了面露喜色,說:「好,寡人准奏,就派你倆帶二十萬大軍速去禦敵。」

一老臣出列奏道:「當此國難當頭之際,君臣皆應萬眾一心抗敵救國。楚國地廣人眾,又有勇敢善戰的風氣,兩位將軍自願出擊,正體現了楚人英勇無畏的傳統,老臣深感欽佩。但秦人多奸詐,老將王翦必然斷後,還望二將軍多加提防。」

兩將軍應諾著領命退下。

其餘臣將都不說話,他們想看看這個用非常手段上台的新主怎樣面對這場災難。對他不滿的臣將在心裡罵道:年輕爭上的可以聽你的號令,老傢伙們可能不會服從你的調遣,哼,好戲還在後頭呢!

楚王負芻看無人說話,只得宣布退朝。

自古以來驕兵必敗,李信、蒙恬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在楚國遭到了大挫折。

原來,年輕氣盛的李信,自以為所向無敵,如入無人之境,誰知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