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分篇 第十三節

散宜生忙說:「大吉大吉,飛龍合飛熊,所向披靡,所向披靡!」……文王和姜尚在車輦內談古說今,指點江山,灑下一路的豪邁壯語。

初夏,天空湛藍,遠處飄浮著幾朵淡淡的白雲。

磻溪兩岸被綠柳掩映,百年樹蔭下,鬚髮如雪的姜尚,坐在磻溪邊的一塊石頭上垂釣,孫女姜英在一旁習騎,只見她在岸邊一塊空地上,忽而翻身立於馬背,忽而又伏於馬的腹下,一隻手還揮舞著劍,十分靈巧自如。

這磻溪是遠近有名的泉溪,泉水是從後面深山上淌下來的,小溪一直通到渭水。溪水清澈見底,水底鋪滿了鵝卵石,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著。因為水甘而甜,所以路過的人都喜歡在溪邊的石頭上坐下來喝幾口泉水或撈幾條魚。

磻溪離西岐城不遠,所以城裡的人也常到此處背水,據說此泉水喝了可以美顏和長壽。

釣了兩條魚,姜尚把它裝進竹簍後,用樹枝在沙地上畫起了八卦陣。畫好後,便抬頭喚道:

「英兒,過來。」

「哎。」英兒聽了便翻身下馬,收了劍牽著馬過來,用手巾擦了擦汗問道:

「爺爺,這是什麼?」

「這就是奇門遁甲八卦陣,你看,這是生門,這是開門、休門、驚門、景門、杜門、傷門,這是死門,布陣得好,敵軍陷到裡面只會往死門亂撞,是不會找到生門的。」

「噢,那要怎樣的布陣才能迷惑住敵人呢?」

「那就必須掌握八卦和奇門遁甲……時候不早了,我們回家去,吃罷晚飯,爺爺給你講八卦。」

「哎。」

爺孫倆收拾好釣魚竿,款款回茅捨去了。

姜尚一路念念有詞:

能破此陣非凡人,

自古兵家難識陣。

易經八卦深莫測,

但願智者能上門。

這日,周公旦和散宜生微服外出訪賢,來到景色秀麗的磻溪,只見青山綠水,柳垂溪寧,甚是幽靜。散宜生舒了舒胸懷說:「這可真是一個釣魚的好地方啊。」

周公旦答應著,忽然,他駐足不動了,驚看著溪岸沙地上的圖陣。

「散大夫,快來看,這是奇門遁甲八卦兵陣圖。」

散宜生忙走過來,看了贊道:

「好兵陣,只是有誰能破?」

周公旦又端詳了一番,不禁喜出望外,嘆道:

「今日我倆將得賢人,看這沙陣尚未被雨水沖走,說明布陣人也許就在眼前,我倆快快尋去。」

散宜生聽了也喜不自禁拉了周公旦就走。

沿著溪流,他們興奮地快騎著,由於求賢心切,二人已顧不得欣賞景色。騎了一段後,眼前出現了一座山莊,他們便進了莊子,走到一個籬笆院外,見一個少女在樹下念兵書:「凡兵之道……當速乘其利,復擊其不意……古之善戰者……其成與敗,皆由神勢……」周公旦靜聽幾句,深覺兵略不凡,忙施禮問道:

「敢問姑娘所讀何書?」

少女抬起頭見是兩位官人,忙還禮道:「這是我爺爺所寫《六韜》。」

「噢!」周公旦迫不及待地問,「敢問,此處有否識八卦兵陣的聖人?」

少女聽見「聖人」二字,笑了笑道:

「二位官人,莫非在溪邊看到了我爺爺畫的八卦陣了。」

散宜生高興地說:「啊!難道聖人就是你的祖父。」

少女說:「正是我祖父剛才所畫。」

周公旦高興地拱手拜道:「姑娘,我們二人是周國朝中人,專為尋賢人而來,若得姑娘引見,自是感激不盡。」

少女忙還禮道:「二位官人不必客氣,小女這就帶你們去見祖父。」

少女收起書簡帶著二人,推開籬笆院門,便向屋裡喚道:

「爺爺,有貴客登門。」

「噢!是哪位貴人?」隨著應聲,屋裡旋即步出一老者,只見他鬚髮銀白,神態矍鑠,目光炯炯,有一種獨特的震懾力。周公旦竟怔住了。

「啊呀,原來是姜尚兄呀!」散宜生高興地說道。

「呵!莫非是散大夫?」老者也高興地問。

「下官正是。」

「噢噢,幸會,幸會。」

姜尚見散宜生旁站著一位鬚髮烏黑、面方清瘦、目光深邃、舉止謙恭的人,頓感氣宇非凡,心想,必是文王三子姬旦無疑。便說:

「這位貴人,莫非就是周公旦?」

「下官姬旦。」周公旦謙恭地行了禮。

「啊呀!是姬旦貴人,早仰其名,今日得見,幸會,幸會!快請坐。」客人落座後,老者又說:「英兒看茶。」

「哎。」

英兒端了茶上來。

「英兒,快過來給兩位大官人行禮。」姜尚道。

「是。」

「這是我的義孫女,從小習得一手好劍騎,立志長大了要帶兵打仗報仇雪恨,她便是姬妃的女兒。」

散宜生說:「哦,就是紂王出獵時,搶去的民女姬妃。」

姜尚說:「正是。後來,姬妃不從被紂王殺死後,她的父親去尋妻子,被紂王下屬抓去修鹿台病死在工地上。英兒跟她爺爺逃居於此,她爺爺臨死前把這女孩託付於我,遂收為義孫女。」

「噢。」周公旦點頭嘆道,「紂王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啊!」

散宜生說:「姜兄為何流落到此?」

「唉,說來話長。紂王親信費仲、惡來那等小人,你走了以後,紂王愈加疏遠賢人,我本想好好輔佐他,哪知紂王驕橫傲世,對我等不屑一顧。現又寵了個妲妃,整日酗酒,不理朝政,而今已是朝綱日下,江山窮途。我得知周文王自歸西岐後,撫民生產,富國強兵,又篤行禮仁,深得民心,所以離開昏君欲投明主。」

周公旦、散宜生聽了大喜,當下三人結為兄弟,飲酒喝茶,縱談興周滅紂大事,直至拂曉。

天明,二人與姜尚辭行,姜尚和英兒送至山莊路口,周公旦說:

「兄長止步,旦弟回去即向丈王引薦,不日必來接兄長進京,共圖大業。」

姜尚及英兒站在路口,直到貴人已遠離山莊方返回茅舍。

周公旦和散宜生辭別了姜尚後上了馬,一路上興奮地談論著:

「公子,我們當想個辦法向文王推薦姜尚,文王雖然尚賢,但又十分謹慎,並不輕易相信人,尤其姜尚是曾經事過商紂的人,文王難免會有猜忌。」

周公旦卻說:「知父莫如子,父王雖恨商紂,但對他手下的人卻是有區別的,對您,父王不是很信任嗎?只是姜尚雖有滿腹經綸,但尚未建樹過功勛,不會馬上得到父王重用。所以我們是得想個辦法……」

到了一片開闊的草地上,兩人下馬並肩走著,想著計策,讓馬兒在綠地上吃著草。

東方已升起了一輪紅日。周公旦想了想說:

「下月父王要擇日出獵,父王每次外出前都要龜卜,這次我們何不……」周公旦把頭往散宜生處湊了湊,小聲地對他耳語了幾句,散宜生立刻拍手叫好。

馬兒吃飽了青草,兩人又騎馬上鞍,高高興興地回朝中去了。

這日,天氣格外好,風和日麗,霞光萬丈。文王起來後,感覺神清氣爽,他換好了出獵的衣服,便喚來散宜生占卜。散宜生卜後,周公旦拿起念道:

「所獲非龍非鹿,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

文王心中大喜。說道:「此乃飛熊人卜,與我夢中所覓相同,看來吾必獲經國之才無疑。」眾官聽罷,齊聲朝賀。

龍心大悅,想起那夜在靈台觀天象,見群星燦爛而南天熒惑星獨亮,便率姬發、姬旦、散宜生等,往南郊而下。小姬玉則騎著一匹小白馬跟在父親周公旦身旁。

文王一行,沿著渭水踏青緩行,一路上見百姓也在兩岸郊遊野宴,孩子們在水邊歌唱嬉戲,田野里綠苗青青,路邊羊兒馬兒在啃草兒……

文王看到這些昇平景象,心裡十分欣慰。但同時,也想到了在商紂暴政下百姓的苦難,不禁又兩眉深鎖起來。騎馬走在一旁的周公旦,忽見父王面現憂容,他深知父王必是觸景生情,又想起了朝歌城裡還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不禁輕輕嘆了一口氣。

文王見左右文武個個皆面帶喜色,惟三子姬旦輕嘆,文王素知姬旦最憂國憂民,必是也想到了災難中的商民。又想起昨日他和姬發建議遷都豐鎬事,正合孤意,便向兩個兒子投去了會心的目光。

文王一行來到渭水邊,見幾個婦人在洗衣,有兩個孩童在唱:

「洗耳不聞亡國音。」

文王甚為驚奇,駐足問其中一七八歲孩童:

「此詩,是誰教你們所唱?」

「是父親。」

「噢,你們的父親呢?」

「打魚去了。」

旁邊婦人聽了,見有長者詢問孩子,便起立施禮道:

「諸位賢者在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