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滿門忠烈為國捐軀,氣壯山河 第十七章 狼煙又起

遼軍一路旌旗接雲,塵土遮天,所到之處,皆勢如破竹,很快便到達了澶州城外……

宋真宗接到軍情報告後大驚失色……

「趕快調楊家將去抵擋……」

蕭太后和韓德讓在一起享受烤羊肉,兩人邊吃邊談。蕭太后拿起一隻肥羊腿啃著說:「德讓,我們該啃大肥羊了。」

韓德讓明白其中的玄機,說:「不錯,我們現在政局穩定,實力雄厚,是該啃大羊腿了。」

「不過,」韓德讓又說,「楊家將有楊延昭,這可是不好惹的。」

蕭太后說:「我們可以繞過他呀!」

韓德讓忙點頭道:「太后真是聰明過人,對,我們就繞過雁門關,從東線南下,直逼中原的心臟——汴京。」

「好。我的軍師真不愧是漢人中的佼佼者。來,碰杯。」

兩人興奮地又碰起了杯。

蕭太后說:「這次我們要是再打勝了,那反對我們的人也只好對我們瞠目結舌,我們倆也無須再顧忌什麼了。」

韓德讓說:「太后聖明。」

兩人又高興地碰起了酒杯……

蕭太后、遼聖宗統率三十萬大軍,避開楊家將的防守地,繞東路直逼宋朝京都——汴京。

先鋒大將蕭撻凜,滿臉殺氣,騎著高頭大馬走到最前面。

蕭太后與韓德讓同乘一車,緊跟在遼帝聖宗耶律隆緒車後。

遼軍一路旌旗接雲,塵土遮天,所到之處皆勢若破竹,很快便到達了澶州(又名澶淵,今河南濮陽市)城外。

澶州守將一面閉城抵禦,一面派快馬以八百里加急飛報京師。

蕭太后下令三面包圍澶州,因澶州南面臨黃河,所以遼軍就在北城外紮下營寨。

京都告急,宋真宗接到軍情報告後大驚失色,忙召集文武升殿議事。

「萬歲」才呼了一遍,宋真宗就急不可耐地說:「好啦、好啦,都起來吧,朕有要事要跟你們商議。」

眾大臣忙站了起來,俯首恭聽。

「眾愛卿,遼兵三十萬大軍從東路長驅直人,現已包圍了澶州。京都危在眼前,大家有何退兵良策,快快議來。」

副宰相王欽若首先出列奏道:「聖上,澶州距京師太近,一旦失守,將危及京都。所以臣以為應立即遷都金陵(今南京市),暫避兇險。」

王欽若之言,正中宋真宗下懷,真宗聽了吁了一口氣,問:「副宰相提出遷都金陵,大家有何看法?」

樞密院事陳堯叟稟道:「聖上,臣以為金陵不保險,遷往成都比較合適。那兒不但更為安全,而且很富庶,適宜定都。」

宋真宗嫌成都太遠,所以沒有表態,心想,金陵不保險,成都又太遠,不如議和最為穩妥,但又不好說,只得忍著。

宰相寇準轉過頭,指責王、陳道:「你們聽了什麼人的話,竟提出遷都的意見,有這樣打算的人,當斬!大敵當前,國家危難,豈可不戰而遲!」

他又轉過頭對真宗說:「皇上絕不能遷都,先祖們打下的江山,寸土都不能丟,臣懇請皇上御駕親征。」

「御駕親征……」真宗心裡直打鼓。

「是的,皇上,在國家危難之際,如果皇上能御駕親征,那麼士氣將備受鼓舞,局勢就可望扭轉。」

「這……這……」真宗不願意去,又不好說不去,只得說,「遷都就暫不實施,親征之事待朕周密考慮再定,現在要先調楊家將去抵擋。」

寇準說:「遼兵很狡猾,他們已經考慮到楊家將的威力。所以他們兵分東西兩路,西路去攻打雁南三關要隘遂城,以便把楊家將牽制住,東路直逼京師,現在已到達澶州。所以,楊家將還必須死守住雁門三關,否則京師將更危險。」

真宗點了點頭,說:「唔,那就傳令楊延昭,務必守住三關。」

寇準又奏道:「皇上,請當機立斷,御駕親征,否則京師危在旦夕。」

真宗只得問:「眾大臣,有無異議?」

見大臣們沒有表態,真宗勉強同意親征,便說:「好吧,那朕就決定親征。」

「皇上聖明。」寇準跪叩。

群臣也跪叩:「皇上聖明。」

前線軍情緊張,八百里加急的報告不斷傳來,在寇準的一再催促下,宋真宗才猶猶豫豫地上了路。

真宗不得不換上戰袍,穿上鎧甲,緊皺著眉頭坐在戰車內。儘管儀仗隊很威嚴,前後都有蔡衛軍護衛著,宰相寇準一身戎裝,騎馬護衛在一旁,但真宗還是嚇得戰戰兢兢。真宗不時回頭留戀地望著遠去的京都,不知還能否平安歸來,心裡又氣又怕,不時惱怒地看一下旁邊的寇準,只見他雄心勃勃地騎在馬上,眼睛望著前方……唉,早知道這樣,真不該封他為宰相,只因父王臨終前對我的囑咐,自己只好委重任於他……

宋真宗一路埋怨著,這天來到距澶州一百里的屯城時,真宗死活不肯再前進了。因為前面就是澶州,兇悍的遼兵就在北城門前紮營。

晚上,王欽若聽見真宗唉聲嘆氣,知道真宗不想面對敵人,就勸真宗說:「皇上要是聽臣的忠告,遷都避到金陵那該多好,又何必在此擔驚受怕。」

真宗便把臣將召入帳中商議準備撤軍,南遷金陵避難。

寇準痛心地說:「皇上,您惟可進尺,不可退寸。皇上細想,如果皇上親征,士氣將大受鼓舞。如果此刻皇上後逃,那麼皇上您跑不了幾步就要被敵人追上,到那時,可就晚了。」

「這……這可怎麼辦?」真宗急得頭上直冒汗。

殿前都指揮使高瓊將軍也勸道:「皇上,您考慮一下,出徵兵士的家屬都在京師,如果皇上逃往金陵,那麼軍將們必然逃散。」

寇準又說:「皇上只有前進,到澶州堅決抵抗遼兵,將士們才會與您同心同德。這樣,皇上才能真正安全。」

「好吧!那就暫不南遷。」

真宗雖然決定不後退了,但仍按兵不動。澶州防守李繼隆頻頻傳來求援報告,真宗仍然不肯動窩。

就在真宗遲遲不肯前進之時,發生了一件振奮人心的事。原來,蕭太后的得力幹將大將軍蕭撻凜被宋軍用箭射中頭部,倒地身亡,這個人的死,等於斬斷了蕭太后的一隻手臂。同時,又來了個好消息,說楊延昭的軍隊順利北進,已擊退遼兵西路敵軍,宋真宗聽到這個消息才同意過河到澶州督戰。

於是,寇準把他扶上車,準備上浮橋渡河,可是寞宗一看滔滔黃河就又想下車。將軍高瓊忙呵斥車夫快走,在車裡的寇準忙把皇上的手臂拉過來,真宗只得把頭縮回車裡去。

皇上終於到了澶州北城,兵士們得知皇帝御駕親征已來到前線時,都奔走相告,十分高興。

鼓樂高奏,龍旗掛在城頭,宋真宗在寇準、高瓊及澶州守將李繼隆等的陪同下登上了城樓。

守城將士高呼萬歲。

遼營中,正在給蕭撻凜弔唁的蕭太后及將士們聽了,垂頭喪氣。

蕭太后對韓德讓說:「我軍的猛將死了,他們的皇帝來了,難道是蒼天不助我了?」

韓德讓安慰道:「太后不必擔心,宋真宗不是個能打仗的人。」

蕭太后說:「不然,皇帝不能打,但他手下的人能打。更糟的是,那個楊延昭打退了我們西路部隊,使我們成為孤軍深入,尤其楊延昭現已深入我們的後方,他若去攻打我們的上京,那我們還不完了。」

蕭太后沉吟了一下,嘆道:「所以,現在我們要獲全勝的可能性愈來愈小了。我們只有跟宋朝議和,楊家將才會停止北進,這樣才能保住我們的上京。」

韓德讓說:「我也有這樣的想法,蕭撻凜的死,對我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耶律休哥已衰老不能作戰,現在要打敗宋軍,進取中原,確實很難。」

「那我們就先派一個人去宋營探探口氣,你說派誰去最好?」

韓德讓想了想說:「那就讓王繼忠去吧,他是降臣,對宋廷比較了解。」

「好吧,那就讓他去送信給宋廷。」

楊延昭把遼軍的西路軍打得節節後退,然後率部向北挺進。

行軍路上,楊延昭和幾個將領坐在路旁歇息,焦虎說:「楊將軍,太好了,我們有可能直達遼軍後方,奪了上京,端了遼軍的老窩。」

孟良說:「對,砸了遼兵的老巢,免得他們老來侵犯。」

楊延昭說:「是的,皇上親征已到澶州了。只要他們能牽制住敵軍主力,我們就有可能打到上京去,徹底搗毀他們的老巢,這樣也可以徹底平息北方常年的邊患了。」

大家正興奮地說著,忽然飛馬來報:

「皇上有旨。」

楊延昭忙跪下聽旨。

來使捧旨念道:

「楊延昭守邊防出色,現又擊敵有功,特封遂都巡檢使,以示褒獎。欽此。」

「謝主隆恩。」

來使又念另一道聖旨:

「今宋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