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 黃河嗚咽

浪淘沙·千古名門

太行雲霞長,黃河望斷,雁門關上北雁翔。秋風秋雨秋松昂,英烈衷腸。

代代歷滄桑,楊門雄彰,出生入死為國殤。昨日夕陽今朝陽,萬世景仰。

雁門關賦

雁門高,雁門涼,北雁低飛正彷徨。目送雁行,西風漫卷黃沙揚。東風暖,雁南還,口銜蘆葉在翱翔。喜迎別雁,關塞崢嶸歲月煌。

自古長城之巔,中華第一關,雁門天險。兩峰對峙,危崖疊嶂,晉豫一喉咽;飛鳥難聞,千古屏障,安危系中原。

從來兵家扼雁門,烽火墩台熱血濺,多少名將,叱吒疆場。抗匈奴,李牧、蒙恬,趙、秦名將;西漢衛青、李廣、霍去病;抵突厥,隋唐薛仁貴;擊北遼,北宋楊家將。灑下幾多熱血,埋下多少忠骨,英烈國殤,雁門關上劍鏗鏘。

憶往昔,幾度歸雁慨而慷,長纓如見,鼓角猶響。望蕭瑟塞門,旌旗滄桑;看城頭勁風,荒草傲立,哦吁!嘆長空萬里今彤雲,紅楓染山岡。

蓋滾滾黃河,巍巍太行,炎黃文化,中原發祥;春秋五霸,七國爭雄,晉商文化曾輝煌。感昭君出塞,文姬歸漢,嘆關塞內外,喋血千年終歸一,雁門龍城凱歌揚。

哦吁!雄關漫漫,往事泱泱;閑憑弔,興亡滿目,堪敬也堪憂。萬里中原龍脈城,千里英魂晉英雄,雁龍兒女,楊門雄風,恆山銘刻,太行迴響。

偉哉斯人;壯哉斯地!

黃河中下游兩岸,居住著勤勞的中原人民,自古以來,戰爭硝煙不斷,是一片災難深重之地,然而也是一塊英雄輩出的熱土……

黃河北岸,一股股夾著濃烈血腥味的硝煙隨風刮來,地上一攤攤殷紅的血水流淌到河中,黃濁的河水頓時被染成了暗紅色,不遠處戰馬嘶鳴,鼓角相聞,廝殺聲、哭喊聲震天……

黃河嗚咽著、咆哮著,滾滾向東奔流而去……

……

就是她的這一拉弓,從此開始了她保家衛國的一生……

滔滔黃河的東岸,是一望無際的黃土丘陵地,山道上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騎在馬上沿著黃河飛奔著,她時而躍上馬背向遠處拉弓射箭,時而翻身在馬下做伏騎……

「英兒,躍到樹上!」後面一人騎著馬追了上來喊道。

「哎……」

只見那少女一騰空,便縱上了路旁的一棵松樹上。然後用手指打了一個口哨,那馬兒又飛奔回來,快到樹旁時,那少女又一躍跨到了馬上,然後飛奔到追來的人身旁。

「爹爹,怎麼樣?」

「好身手,我的女兒真了不起。」

「爹爹,女兒可以上戰場了吧?」

「我的好女兒,你上戰場早就可以了,只是帶兵打仗還不行。我們佘家世世代代都以保家衛國為己任,不練就一身硬功夫是不行的。」

「爹爹,我是黃河的女兒,女兒要保衛黃河。」

「好閨女,有志氣。現在敵人常來侵犯,爹爹就帶你上戰場。最近北方契丹人經常來偷襲,我們一定要加緊操練,練就一身絕技,才能保家衛國。」

父女倆正說著,忽然盤山道下傳來喊救命聲,少女向下望去,見一隊契丹騎兵正在搶劫母親和侍女。

少女拉開弓對準為首的射去……

少女叫佘賽英,陝西府州佘(折)德將軍的獨生女兒,自幼便隨父親操練殺敵武藝。

就是她的這一拉弓,從此開始了她保家衛國的一生……

「娘,你怎麼了,娘你醒醒……」賽英撲在母親身上痛哭。

「孩她娘,你不能走啊,英兒還小啊……」

秋風蕭蕭,樹葉飄落……

一座小山丘上,紅楓樹下,新起了一座墳,賽英跪在母親的墳頭,父親佘德站在一旁,手舉燃香,默默地說:「阿秀,你死得太慘了,我一定要消滅來犯敵人,為你報仇。孩她娘,你放心吧,我會教女兒的。」

「娘……」賽英大哭了起來……忽然,她止住哭聲,站了起來,握緊拳頭,哽咽著說:「娘,女兒一定要練好武,為您報仇,為鄉親們報仇。慰藉您的在天之靈。」

這是發生在公元942年(後晉天福七年)的事。原來,北邊契丹遼太宗企圖并吞中原,便親率大罕南下,一路燒殺搶擄,並強迫中原居民北遷,這時的中原人民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山西河曲將領楊信及陝西府州將領佘德將軍義憤填膺,自動聯合率兵渡過黃河,奮起抵抗遼軍。

古道上,行走著南逃的中原百姓……

楊信和佘德將軍騎著戰馬率軍北上。這天,他們又遇上了南逃的人們,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對楊信他們跪下泣道:「救救我們吧,那些萬惡的遼兵,如狼似虎,燒了我們的家園,殺死了我的兒子,還要把我們擄往北方,我們是逃出來的呀!救救我們吧!」

旁邊的一位老大娘也哭道:「遼兵殺死了我的老伴,搶走了我的女兒,叫我們怎麼活下去呀!」

「將軍,救救我們吧!快把這些豺狼趕走吧!」

這時,又有一批逃難的人們見救兵來了,都紛紛向他們跪下哭訴。

楊信忙下馬,扶住跪下的老人們說:「大爺、大娘們快請起來吧!我們都知道了,我和佘將軍就是來抵抗遼軍的。就是來把他們趕出去的。」

佘將軍也下馬扶住難民們說:「楊將軍說得是,我們就是來消滅敵人的,我們一定要把遼兵趕走。」

正說著,忽聽前方喊道:「不好了!遼兵又來了。」

「快逃命吧!」

楊信抬頭朝前望去,只見遼兵的旌旗戰馬如黑雲壓頂又沖了過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