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 周遊列國 二十五、黃河喟嘆

滔滔黃河邊上,正當孔子師徒們要渡河時,卻傳來了晉國權臣殺死兩個賢臣的消息,孔子憤怒地操琴彈起了《陬操》……

時值雨季,大雨嘩嘩地下個不停,道路泥濘難走,孔子深感人生的艱難,在車篷里他對子路等說:

「仲由啊,人生道路太艱難了,要想一展抱負就更不容易了。」

忽然,雨中一人飛奔而來,高喊道:

「老師,等等我……」

孔子他們忙回頭望去。那人奔到孔子車前,說道:「老師,我跟您們一塊去。我守孝回來了。」

「哦,原來是子羔呀,」孔子親切地說,「快上車來。」

高柴爬上了車,問:

「老師為什麼離開衛國?」

「一言難盡啊!」

「子羔啊,聽說你母親去世,你痛哭泣血,三年不笑,你的孝道已名傳四方了。」

「老師誇獎了。」

宰予說:「老師,我有不同看法。」

「什麼看法?」

「我以為父母死,守孝三年太長了。」

「為什麼?」孔子一臉嚴肅地問他。

「因為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孔子生氣地說:「宰予啊,你太不仁了!父母生你,三年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守孝三年,這是天下人人都應該的通喪,你怎麼可以反對呀。」

宰予沒有說話。

經過幾天顛簸,終於來到了黃河邊,孔子知道,過了黃河就是晉國了。

滔滔黃河,尚未到河邊即已先聞其聲,如萬馬奔騰般的響聲咆哮於耳,孔子忙吩咐停車,弟子們扶著孔子登上堤岸,向黃河眺望過去。啊,黃河奔流湍急,浩浩蕩蕩,像一條騰空的黃龍,從西邊天際翻滾而下,咆哮著,衝撞著,怒吼著,穿過山谷,轉過原野,直奔大海……

啊,母親河,中華文化的源頭,你哺育了中華民族,灌溉了中華大地……

孔子立在河岸上,風吹著他已霜染的白髮……看著滾滾東去的大河,孔子想到人生苦短,光陰似箭,像大河一樣一去不再復返,不禁感嘆萬千……

又想到自己已年近花甲,然而以仁治天下的抱負卻始終不能一展,這幾年來顛簸流離而不被重用,想到此,他不禁憂心如焚,眼眶裡的熱淚也禁不住滾滾而下……

顏回和子路等弟子走了過來見老師傷感,子路關切地問:「老師為何流淚?」

孔子悲傷地說:「你們還記得我說過的一句話嗎:『逝者如斯父,逝者如斯夫啊,不舍晝夜!』」

顏回聽了也淚流滿面,「老師是在感嘆,光陰如流水一去不復返,老師年已近花甲,卻不能一展抱負。」

「回啊!你是我最知心的學生啊!」

「老師,我們渡黃河吧!」

「是的,我們渡過黃河去。」

「夫子,沒有渡船,我們找半天了。」子貢和冉求氣喘吁吁地登上堤岸說。

閔子騫眼尖,手指著遠處喊道:「老師,快看,河心有一羊皮筏子!」

孔子放眼望去,果然見河心有一羊皮筏子,上面站著兩個人,在洶湧的激流中拚命地劃漿,只見伐子時沉時沒,河那邊,一隊官兵追了過來正向皮筏子射箭……

孔子師徒緊張極了,他們忙從車上找來繩子,準備救船上的人。

羊皮筏子上的兩人經過與驚濤駭浪、激流漩渦的搏鬥,終於靠岸,子路把繩子拋給他們,筏上的人抓住繩子才上了岸。

兩人水淋淋的,撲通向孔子師徒跪下:

「多謝救命之恩。」

「你們是……」孔子問。

「我倆是晉國竇鳴犢、舜華大夫的家臣,竇鳴犢及舜華大夫都被趙鞅殺害了,家也被抄了,人都被殺光了,我倆逃到路上相遇,才結伴過河。」

孔子聽了驚呆了。

「老師,竇鳴犢、舜華是什麼人?為什麼被殺了?」子路問。

「竇鳴犢、舜華是晉國的賢臣,想必是反對趙鞅專政而被殺了。」

孔子感嘆地說:「我原以為趙簡子有魄力,治國有方,還想來輔佐他,沒料到竟是此等小人。當年他羽毛未豐時,這兩個賢臣幫他出了多少力,現在羽翼豐滿了就殺人家,簡直太無人性了。」

冉雍從車上拿出衣服來讓兩人挨上。兩人邊穿衣服邊問:「你們是……」

子路說:「這位是孔子,我們的老師。」

「啊,是孔夫子?失禮了,失禮了。」兩人立即向孔子叩拜下去。

「我們早已聽說孔夫子是天下的大賢人,竇鳴犢大人常提到孔夫子,說孔夫子最講禮。」

「我們舜華大人也常說孔夫子辦學堂,有教無類,窮人也能讀書。」

孔子指了指顏回:「他就是最窮的人,但卻是學得最好的學生。」

子貢問:「老師,我們還渡河嗎?」

「不渡河了,亂邦不可入,危邦不可進。不能去投奔趙簡子了,此人跟季桓子一樣,又是一個僭越專權者,這是我最痛恨至極的人,我們不去晉國了。」

孔子言罷嘆道:「美哉黃河,洋洋乎!孔丘過不了河啦,這是命啊!」

然後說:「顏回去車上把琴抱來!」

顏回把琴抱了過來,孔子坐在河岸上操起了琴,邊歌《陬操》:

刳胎殺夭,(剖胎殺夭啊,)

麒麟不至。(麒麟不再來。)

竭澤而漁,(干澤而漁啊,)

蛟龍不游。(蛟龍不再游。)

覆巢取卵,(毀巢取卵啊,)

鳳鳥不歸。(鳳鳥不再歸。)

鳥獸尚知,(鳥獸尚且知避不義啊,)

而況人乎?(何況是人呀!)

弟子們聽了都熱淚盈眶……

「老師,我們上哪兒去啊?」冉雍問。

「上哪去?河水滔滔,尋不到源頭啊!只有暫回衛國再作打算。」

孔子師徒們在黃河岸邊悲愴的樂聲和歌聲,引來了不少人駐足傾聽。

不遠處,走來了四個青年,背著行囊,汗涔涔的……

他們來到河岸邊,見到了孔子師徒,興奮地小跑過來,四個人撲通一聲向孔子齊跪拜下去:

「先生,我們投奔您來了。」

孔子忙放下琴,站了起來,把他們一個個扶起,問道:「四位公子尊姓大名,從何而至?」

為首的青年抱拳道:「晚輩姓卜名商,字子夏,衛國人。我和子游從衛國來,他們兩人從陳國來,我們在路上相遇便結伴而來。」

「子夏?」孔子看著這個面方、白皙,一副書生模樣的學生說,「你莫非就是那位凜然正氣,欲以頸血濺君而未使衛君受辱的子夏嗎?」

「在下正是。」

「啊,太好了,聽說你還擅長文學,喜歡《詩》。」

「小生自幼便喜讀《詩》《樂》,因知道夫子擅長於《詩經》,所以投奔而來。」

「好,好。」孔子十分高興。

孔子又看著站在子夏旁邊眉目清秀、眼睛靈活的青年問道:

「這位公子又是……」

「稟夫子,後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吳國人,專程從吳國來求師夫子,子夏是我的朋友,所以和他一齊來。」

孔子問道:「子游擅長什麼,想學什麼?」

子遊說:「後生不敢言擅長,只是喜歡文學,還想學治國之道。」

孔子又笑道:「好,我正是要培養這樣的人才。」

孔子又把目光移向另外兩個年輕人,其中長眉大眼、模樣瀟洒的青年,上前一步抱拳道:「先生,後生姓顓孫,名帥,字子張,陳國陽城人,今與朋友陳亢投奔您來,想跟先生領教仁德。」

「好,有志氣。」孔子又向站在子張身旁,面容偏瘦,身材修長,看似靦腆的青年人,問道:「這位公子,你呢?」

青年恭恭敬敬地向孔子行了一禮說:

「晚輩姓陳,名亢,字子亢,陳國人。久聞先生大名,想追隨老師求學一生。」

孔子笑道:「學成就當出仕,學而優則仕嘛。以後凡是有機會,都要讓你們出仕,報效國家。」然後對四個青年人說:

「你們不辭辛苦遠道而來,千里迢迢求師,實屬難得,我都收下了。不過,要作好吃苦的準備。」

孔子又指了指他的弟子們說:

「他們都很歡迎你們。」

然後介紹道:「這是顏回,這是子路,這是子貢……」孔子又走過去一一介紹說,「他是閔子騫,他是冉耕,他是冉求……還有他,冉雍。」孔子又走到宰予、高柴、公良孺面前作了介紹,最後指著曾參說:

「子輿年紀最小,跟你們差不多。」

孔子又說:「我還有很多學生像曾皙、顏路、樊遲、宓子賤、漆雕開、有若、琴張、林放以及我的管家原憲,女婿公冶長,侄女婿南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