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患難篇 第十六章 驚天動地

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都無比興奮地擠在人群中,向彩旗招展的天安門城樓望著,期待著這驚心動魄的時刻……

在頤和園仁壽殿內,慈禧太后一臉嚴肅地端坐於九龍寶座上,奕劻、榮祿、剛毅、徐桐立在兩旁。

慈禧太后掃了這幾個親信一眼,說:「恭親王已經走了,大清朝廷忠於哀家的就剩下你們幾個了……」說著聲音變得哽咽起來。

「今兒個有人煽動皇上要搞什麼變法,想把老祖宗的家法都廢了,要真這樣鬧下去,恐怕對我們這些人也不會放在眼裡了,你們說說看,該怎麼著?」

大學士徐桐秉道:「皇上天性,無人敢攔。」

慈禧瞪了他一眼,心想要你這樣的窩囊廢有何用。便說:「什麼天性?什麼無人敢攔,要緊處你們就得給我攔住。」

剛毅「撲通」一聲跪了下去,泣道:「啟稟太后,我們不是沒有阻攔,皇上總是對我們呵叱,根本不聽門的話。」

慈禧太后聽了明知故問道:「難道就他一人謀劃,我了解皇上,他沒那麼大的能耐,變法這樣大的事,他莫非不與你等商量?」

榮祿奏道:「一切只有翁同龢能承皇上意旨。」

剛毅補充說:「太后,罪魁禍首就是翁同龢,皇上就聽他的話,康有為就是他引薦的,他還把康有為的書呈遞給皇上。」

榮祿點頭道:「蠱惑人心的就是他翁同龢,這個偽君子。」

剛毅又哭著求道:「太后,您是至高無上的皇太后,皇上本應聽您的,請太后顧及大清江山社稷的安危出面干預。」

慈禧太后聽了膾上掠過一絲陰笑,心想我今天就是要你們說這句話,我不管誰管?便說:「眾愛卿莫慮,俟到時候,哀家自有辦法。」然後呼道:「李蓮英。」

「奴才在。」

「傳我旨意:授榮祿大學士兼管理戶部事務,授剛毅協辦大學士調任兵部尚書。」

終於,一場變法與反變法的較量公開化了,慈禧再次從後台走上前台……

天尚未亮,紫禁城的午門便打開了,光緒皇帝的乘轎急匆匆地往頤和園奔去,前前後後照例是執鹵簿的太監、侍監、衛士……

光緒帝今天的心情興奮而又緊張,今天如果慈禧太后不反對,那麼變法就有希望了。他斜靠在轎背上想著臨走時珍妃問他的話:「皇上,您說太后會同意頒布變法嗎?我總感到懸乎。」

「前不久奕劻已把慈禧太后的意思轉告給我了,太后說我要辦事,他不阻擋,反正不管她態度如何,朕變法的決心已下,顧不得太多了。」

想到這裡,光緒帝掀開轎簾看了看,天快亮了……他興奮地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才放下了轎簾。

晨曦剛露,頤和園還靜悄悄的。光緒皇帝便趕到了樂壽堂,太監迎駕後,秉道太后尚未起床。

光緒皇帝只好跪在院里候見。這就是慈禧太后的淫威,連皇帝見她也得跪在大門外求見。短則幾分鐘,長則半小時,甚至一二個小時不見。

終於慈禧太后起床了,兩個值夜內侍宮女挑亮燈,打開燈罩後,趴在地上邊叩頭邊喊:「老祖宗吉祥。」然後便侍候老佛爺穿衣、穿鞋。屋外所有的宮女、太監聽到信號都齊刷刷地面向寢宮行跪安禮,然後門帘挑起了半個帘子,於是主管疊被子的司衾宮女,端著盛有熱水的銀盆的宮女,端著銀耳湯的太監等便魚貫而入。

喝了銀耳湯後,慈禧太后開始用熱毛巾泡手,然後開始熱敷臉,直到把臉上的皺紋舒張開了才開始坐在梳妝台前去化妝。由專門化妝的宮女給她的臉上撲上珍珠養顏粉,抹上特製的用上等紅玫瑰做的御宮胭脂,然後是李蓮英或專門梳頭太監幫她梳頭。

梳妝畢,便坐在龍椅上吸煙,自然有侍煙宮女專門侍候著。

吸煙畢,專門做奶茶的太監把奶茶敬呈上來了。奶茶喝畢,休息一會兒便開始早膳。

早膳是御膳房專門準備的,照例由十多種粥,二十多樣早點組成,諸如各種特貢米粥、漿、奶、茶、髓湯。那各種佳肴美味的菜料其實也不外乎雞鴨魚肉,無非廚師是全國竟選的名廚,所以味道自然非比一般。

進完早膳後,慈禧太后照例要喝半盅清茶,再吸上一管煙這才穿上朝服開始接受問安和請見。

李蓮英看太后吃喝好了這才俯身輕說:「秉太后,皇上在院子里已跪候多時了。」得了光緒皇帝紅包的李蓮英如是說。

「讓他進來吧。」慈禧淡淡地說。

「是。」

慈禧仍然半閉著眼,是來孝敬我的嗎?他沒這麼好的良心,當然是為變法而來,這個沒良心的東西居然托奕劻轉告我要向我奪權,慈禧想著牙齒咬得格格響,我讓你奪權,奪吧,看看到底鹿死誰手,哼……

「兒臣給皇阿爸請安、皇阿爸吉祥。」

「免了吧。」

慈禧睜開了眼,打量著跪在面前的這個年輕皇帝,只見他的一雙眼睛在閃著光,而且額頭面頰也開始紅亮,這使慈禧吃了一驚,什麼事使他這祥振奮?甲午戰爭後臉色一直慘黯的皇帝,怎麼竟突然變了樣。哼,準是變法在刺激他……變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明擺著是向我奪權,好,給你權,你羽翼豐滿了,想飛了,那就飛吧,哀家先給你過過權的癮……

「皇阿爸,兒臣已從禮親王奕劻那兒接到皇阿爸準兒臣辦事的懿旨,兒臣不甚感激之至。」

「皇上要辦什麼事皇阿爸何嘗攔過?甲午之戰,皇上要打,皇阿爸也沒有攔過你,是你打不過人家,皇阿爸才出來收拾敗局的。如今你又要搞什麼變法,變吧,皇阿爸依然不攔你,說吧,要我同意什麼名堂?」

「皇阿爸,兒臣今天是來請示您的。上次兒臣已向您說過的楊深秀、徐致靖現要求頒定國是詔,兒臣已准奏,所以特來稟報皇阿爸……」

「好啊,這是好事,學習西洋嘛,明白宣示嘛,皇阿爸不攔你。」

慈禧太后打斷了他的話。

「皇阿爸。」

光緒帝聽了如釋重負,他萬沒想到慈禧太后怎麼忽然變得這麼痛快。正疑惑著,只聽太后又不緊不慢地說:「不過,翁同龢年紀大了,應該讓他休息了。」

光緒聽了大吃一驚,好狠毒的太后,你升遷榮祿、奕劻這兩個親信不說,還來斬我的右臂,我決不同意……,但現在為保全大局,就乘著她答應下頒詔一事趕快推行變法,不能失此機會。至於翁同龢的事,頒詔後再與她埋論。

光緒帝想畢便告辭太后趕回皇宮,他要來個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當天就在天安門頒詔,來他個生米煮成熟飯,看太后還有何法。

「快、快,速回皇宮。」

回到宮裡,珍妃早已在等著結果。

「皇上,怎麼樣?太后答應頒詔了嗎?」

「她表示同意,朕今天就舉行頒詔儀式。」

「皇上,您好偉大……」

在珍妃的眼裡,光緒皇帝儼然是一位英明的天子正騎在高頭大馬上,像俄國的彼得大帝一樣,要揮師中國去追趕世界列國……

1898年6月11日(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這是一個中國近代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也是光緒皇帝一生中最顯赫的一天。光緒皇帝在天安門城樓上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正式向天下宣布,中國大清王朝將進行變法維新,從而揭開了中國近代史上改革維新的序幕。

這一天,天空晴朗、陽光燦爛,天安門城樓旌旗飄揚,紅燈高掛。城樓上兩旁放置的香亭、龍亭,煙香吐霧,紫氣升騰,城樓正中擺上了宣詔台黃案。金水橋南面肅立著幾千名文武百官,廣場上成千上萬的民眾翹首以待。

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都無比興奮地擠在人群中,向天安門城樓上望著,期待著這驚天動地的時刻……

天安門城樓上正中處立著一隻巨大的披掛著皇彩的金鳳凰。

這隻金鳳凰嘴裡銜著用金絲帶捲起來的巨大的皇帝詔書。

時辰到時,鼓樂齊奏,在威嚴的儀仗隊後是光緒皇帝的金鑾從太和殿抬到了天安門城樓下。後面跟著李鴻章、翁同龢等朝廷重臣,他們都身穿朝服站到了金水橋下文武百官的前頭。

大清皇帝光緒在兩名禮部官員的引導下,在鼓樂聲中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皇上萬歲,萬萬歲!」呼聲響徹雲霄。

文武百官刷的一聲,如山倒一般全跪了下來。

第二遍禮東高奏後,光緒皇帝走到金鳳凰面前,解開鳳凰嘴上系著的金絲帶,把詔書捲筒遞給兩個跪著的禮部官員,兩官員把詔書展開,然後把巨大的詔書從天安門城樓正中垂掛下去,萬民再次歡呼雀躍。

第三遍禮樂高奏後,一個禮部官員用金盤托著公文詔出來跪呈皇上,光緒帝從盤中接過詔書帛,然後轉身正面向臣民宣讀了起來:

大清帝國大皇帝聖諭。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邇者詔書數下,如開特科,裁冗兵,改武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