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相愛篇 第九章 厄報傳來

忽然,王商來到光緒帝跟前,小聲地說了幾句,光緒帝膾色頓變,他立即退齣戲院,匆匆回到玉瀾堂……

陰曆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生日,這天秋高氣爽,天空湛藍,皇宮及頤和園都早已裝飾一新,整座園內彩旌飄揚,鼓樂聲陣。

慈禧太后的六十萬壽將在仁壽殿舉行。

慈禧太后一生最稀罕兩樣東西,一是權力,另一則是長壽,所以整個園的命名都以壽字為核心。頤和園是取其頤養天年之意,萬壽山是象徵萬壽無疆,乾隆時候的勤政殿改名為仁壽殿,是尊孔子「仁者壽」之意。殿內高懸的大匾賜名「壽協仁符」也是仁壽之意。慈禧太后的寢宮叫樂壽堂。

萬壽山前面巍巍峨峨金碧輝煌的排雲殿就是專門為慈禧太后祝壽修建的,殿內高掛著「萬壽無疆」大匾,足見慈禧太后對長壽的高度祈求。慈禧太后是個長壽狂,就是為了長壽,她公然在一次生日前的殿試,竟破格錄取了一個名叫王壽彭的考生為首榜以象徵慈禧長壽吉祥,原因是取彭祖壽高於八百年的吉利,足見慈禧膨脹到極點的長壽慾望。所以,她的生辰壽日豈能放過慶祝。即使正在戰爭期間也不能例外。

這一天,仁壽殿外著裝嶄新的太監,手執鹵薄儀仗肅立著,顯得莊嚴隆重。

今日的仁壽殿因插滿彩旗更顯莊嚴雄偉。

仁壽殿是頤和園最莊嚴的金鑾寶殿,是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朝會群臣,接見外國使節,舉行慶典、壽宴之處。

仁壽殿內有白玉欄杆圍著的白玉平台,平台上兩排各置有銅龍、銅鳳和銅鼎,銅爐內香霧繚繞,寶瓶插鮮,殿堂上高懸著寫有「壽協仁符」的藍底金字長方形匾,匾下是皇帝升殿的九龍寶座,寶座後是金光燦燦的雕龍御屏,寶座高立在漢白玉欄圍著的平台上,更有君臨天下之勢。景泰藍制的仙鹿、仙鶴、大象、寶瓶象徵「六合太平」,十二隻鶴燈燭光齊亮一殿內正中的九龍寶座上,端坐著穿戴盛裝的慈禧太后,繚繞的香霧及閃爍的燭光把表情莊嚴肅穆的太后顯得愈加至尊至聖,她在專等吉時來到。

仁壽殿外由光緒皇帝領頭的王公大臣都身著太后生辰特發給的蟒袍列隊跪候在外,欽天監的官吏宣布吉辰到時,鼓樂齊鳴。頭戴朝帽、身著蟒袍、項戴著三串朝珠的光緒皇帝便率先進入仁壽殿內,和著禮樂聲向慈禧太后行三跪九叩大禮。

高呼:「聖母皇太后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免禮。」

拜畢,舉行盛大筵宴。

慈禧太后今天身穿綉滿了壽字的滿袍,頸項前掛著三串昂貴的朝珠,髮式是李蓮英精心設計的壽式丹鳳朝陽,頭戴嵌玉鑲珠的吉帽,正前方當中的一顆夜明珠在搖影燭光下忽閃忽閃的,配上慈禧太后莊嚴南穆的神態,越加顯得高貴而神聖。

宮廷樂隊奏起了「萬象清平之章」樂曲,筵宴開始,按規定清朝壽宴要用滿清人關前的風俗全羊宴,太監們有序地忙碌於席桌之間。

李蓮英專門侍饌慈禧,太后的宴桌就放在寶座前,只有光緒皇帝一人能陪她同桌。文武重臣、王公顯貴都安排在殿內外就坐。

酒敬三巡後,由宮廷舞隊在大殿外面的彩殿中跳起了「八旗」敬舞,只見八個身著甲胄的旗人與兩個扮作猛獸的人格鬥,表示滿人祖先的創業精神。然後是百戲獻瑞,之後就是表演各種曲藝及雜技。氣氛熱烈。

在宴樂聲中,光緒皇帝不斷率王公大臣向慈禧太后起跪,慈禧太后在一片恭賀聲中,風光享盡,臉上終於禁不住露出了少有的笑容。大宴結束時,奏起了專為慈禧太后跪送的樂曲:「益平之章」。

大宴後是賜看戲三天。慈禧太后生平最愛看戲,逢年過節要看戲,帝後生日要看,平日高興起來也要看,一年要看上百場戲。

這生辰吉日的戲當然要大看特看,前三後四共看七天戲才罷休。

這幾天德和殿搭起了彩棚,院內插滿了彩旗。德和殿是頤和園中的大戲樓,演員布景都可以升降,台下還有水井可以噴水製作水景,是清代規模最大的大戲台。

戲班子都是專請的民間最有名的四喜、同慶等梨園名藝,其中名角、名旦、名伶都是京城最右名的,如大名鼎鼎的文武老生譚鑫培,名旦陳德霖、楊小朵、十三旦,武生楊小樓,凈角金秀山、錢金福,小生朱素雲,丑角王長林等。

慈禧太后看了名單後,面現滿意之色,並問李蓮英:「那個扮猴子的楊小樓來了沒有?」

「秉老佛爺,楊小樓在。」李蓮英應道。

「那就開場戲後讓他先演《蟠桃會》,壓台戲用排場最鬧的團圓是。」

「遵旨。」

皇家戲台要求很嚴,台詞忌避很多,大凡與皇帝、太后同字同音的不能用,甚至與他們屬相相同的也都不能用。如慈禧太后十二生肖屬羊,那就凡是有羊字的都不能演,於是著名的《蘇武牧羊》就永遠也不能登上慈禧統治時代的戲台了。

據說,一次,演《玉堂春》的一個戲子唱了句「羊入虎口有去無還」無意中觸犯了慈禧太后屬羊的肖忌,竟被慈禧逐出官去永不得演戲。戲曲只能點吉祥的、和平的、熱鬧的、歡喜的,這就使戲曲在慈禧時代既得到了大發展同時又被局限了。

熱鬧吉祥的崑曲《萬壽無疆》演完後,龍顏大悅,慈禧太后笑眯眯地傳旨賞銀兩,李蓮英把賞銀給了跪在台上的演員們,他們又向慈禧太后行了叩拜禮,連呼祝「老佛爺萬壽無疆」,喜得平日好一臉嚴肅的慈禧太后心裡樂開了花。

緊接著開演的是楊小樓主演的猴戲《蟠桃會》,慈禧太后最愛看猴戲,楊小樓扮的孫悟空也特別出色,演完後,慈禧太后給了他重賞,楊小樓跪叩謝恩。

有時慈禧懷疑唱句有影射,演員就要無端受責罰。據說有一次,當聽到演員唱「最毒不過婦人心時」慈禧太后竟大怒,下令把那演員拉出去責罰四十大板,哭喊聲嚇得台上台下的演員們心顫。

今天還好,戲演的很有水平,也很順利,斜倚在頤樂殿九龍寶座上的慈禧太后還在津津有味地看著戲。

她平身最愛看戲。

她自己也在不停地演著戲。

主演著中國的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歷史戲。

戲的主角就是她自己一個掌執著中國最高權柄的女人。

台上戲演的正歡。光緒皇帝卻緊皺雙眉,眼睛看著戲台,腦子裡想著遠在平壤的戰事,他讚歎總兵左寶貴的壯烈,痛恨葉志超這個貪生怕死的選兵,真不知怎麼會讓這等人當上清兵統帥!以致平壤失陷,現我北洋海軍又在黃海面臨著日本敵寇的威脅,海軍裝備缺銀兩,而慈禧太后卻如此奢侈糜費,此刻政務、軍務皆繁忙,可光緒皇帝還得畢恭畢敬地陪著看戲。

皇帝心不在焉地立著。

忽然,王商來到光緒皇帝跟前,小聲地說了幾句,光緒帝臉色頓變,他立即退齣戲院,匆匆回到玉瀾堂。

「啟稟皇上,這是前方送來的奏章。」

光緒皇帝在御案上展開往下看時,幾個赫然大字印在眼前:旅順失守。漸漸喉嚨如哽噎了一樣,難過得說不出話來。

「備輿,回養心殿。」

「是。」

一隊皇帝出宮的鹵薄儀仗在前面開導,光緒皇帝的鑾輿後是一列手執各種出行備具的太監,鑾輿兩側及後面是威武的禁衛軍保衛著。

一路上光緒帝在想:旅順失守,是不是慈禧太后和李鴻章搗的鬼。唉!朝廷中可以依靠的人太少,除了翁同龢真心實意之外,其他的都是順風倒,看起來還得再增加一些可以信賴的人才行,待會兒和翁同龢好好商議一下才是。

回到養心殿,光緒皇帝便喚:「王商。」

「奴才在。」

「宣翁同龢進宮。」

「是。」

翁同龢急急來到養心殿,中日開戰以來,皇帝經常夜晚召他進宮已是常事。但今日的召見非比一般,皇帝停止了看戲,從頤和園趕回來急急召見他,必然是因為戰周失利。

「恭請皇上聖安。」

「愛卿免禮平身。」

光緒帝一把扶起了翁師,看著翁同龢雪白的鬚髮感動地說:「深夜還打擾師傅,實屬無奈。」

「哪裡,哪裡,皇上多慮了,老臣蒙皇上信任,深感榮幸,願為皇上效力畢生。」

待光緒帝在龍椅坐下,翁同龢也在王商抬來的椅子端坐下來。

「旅順失守,李鴻章應負主要責任。」

翁同龢點頭同意。

光緒帝憤憤地說:「他身為淮軍和北洋水師兩軍統帥,卻屢屢調動遲緩,故意貽誤戰機,給日方增兵留下時機,以致我軍慘敗。」

光緒用拳頭在御案上一擊,憤憤地說:「這個老奸巨猾的李鴻章,從不把我的諭令放在眼裡,朕非革他職不可。」

翁同龢想了想說:「對這樣的統帥是該懲治一下了,一方面還可安撫人心。只是太后那裡恐怕難以通過。」

光緒堅決地說:「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