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漢魂——千古流芳

沁園春

西漢盛世,如日中天,赫赫漢武,威武震八邦。文治武功,百家諸子,繁星璀璨。司馬史記,相如漢賦,風流千古天下昌。君不見,衛青霍去病,敵聞膽顫。

大漢山川一統,開拓疆土,定國安邦,九州四夷安。泱泱漢風,人心歸向。天之銀河,地之漢水,人之漢魂,長長黃河,浪翻浪。驚心嘆,漢魂傳萬代,千古流芳。

千古英主一代帝王絕唱漢武帝,名劉徹,漢景帝劉啟第十子,西漢第六任皇帝。於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武帝是中國有雄才大略的封建社會英主。他七歲被封為膠東王,八歲封皇太子,十六歲登基即位。漢武帝最大的功勞是進一步開拓了中國的版圖,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帝國制度的規模,奠定了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大一統國家,奠定了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封建王朝的思想體系。最突出的成就是造就了西漢盛世。他中青年有作有為,晚年生活奢侈,迷信巫蠱、好色好玩、貪生怕死,終致太子慘死;不過尚能有所悔過,儘管晚年失誤較大,但仍不失為中國最有作為的帝王之一,不愧為千古雄主絕唱。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史官世家,其父司馬談是太史令。從小受到家庭史學的良好熏陶,少年時代即從師大儒董仲舒、孔安國,二十歲周遊天下,其父死後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制定《太初曆》,晚年因用生命捍衛歷史真實而慘遭宮刑(閹割)。忍辱負重完成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是我國三千年歷史的豐富寶藏,難怪被譽為史家絕唱。

西漢廣川(今河北省棗強縣)人,西漢大儒,是繼孔子、孟子之後的一位傑出儒學大師。他向武帝進諫的推崇孔子及春秋大一統被漢武帝採納,他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主幹,影響中國思想文化達兩千年之久,無愧為一代大儒。

漢中成固(今陝西城固)人,中國古代外交功臣之最。武帝時期,曾兩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與西域的聯繫,開通了絲綢之路,加強了中國與中亞、西亞的經濟文化交流,提高了中華民族的聲譽。在中西交通史、中西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漢武帝時出使匈奴,因堅貞不降,被匈奴逐於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十九年不辱君命,不改氣節。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歸來,已是白髮老翁的蘇武仍手持早已脫光了氂毛的旄節,備受長安人歡迎。蘇武也從此名垂青史,無愧為千古使節。

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名將,曾多次抗擊匈奴,收復了河南(今河套一帶),解除了都城長安受到的威脅,對保衛長安,保衛中原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故有千古名將之稱。

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功與衛青齊名。曾多次抗擊匈奴,其最大的功績是進軍祁連山,把匈奴趕走。從而使千里河西走廊納入了漢朝版圖,奠定了今日中國的疆域,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誓言,更使他無愧為千古名將。

字長卿,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漢景帝時期,投奔於梁孝王麾下,以一篇《子虛賦》名揚天下,並得到漢武帝的青睞。武帝時期作《上林賦》,歌頌了大漢一統天下的聲威,其賦開創了漢賦的形體,令後起者難以超越,在中國賦史上佔有顯著地位。

武帝重臣。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削藩策略——推恩令,把諸侯王國的勢力由大化小,從而鞏固了中央集權,影響中國幾千年。主父偃的推恩令堪稱中國歷史上強化專制主義,鞏固中央集權的策略之最。

漢武帝、漢昭帝重臣。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人,出身理財世家,受其熏陶,從小就是一個善於心算的神童。後任大農丞,他提出的鹽鐵官營專賣及物價均輸,被漢武帝採納後,不僅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為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央集權的鞏固提供了物質保障,其影響之深,對國家財政收入貢獻之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原本只是個宮廷狗監,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小宦官,但卻是一顆音樂巨星。以一曲《北方有佳人》的歌舞傾倒了漢武帝,自從他的貌美的妹妹被武帝看中後,從此得以展示他的非凡的音樂天賦。李延年與他的妹妹,一個歌舞,一個伴奏,組成了當時宮廷最佳歌舞組合。之後李延年升協律都尉主管宮廷樂府,致使漢樂府得到了空前發展。李延年還把西域音樂和中原音樂相融合,為中國音樂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