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譽滿天竺 十九、三王泣別

玄奘啟程了。一頭大象馱著數百卷沉重的經卷及佛像,幾十匹馬裝著經卷、行李,侍從和隨行的僧侶都已整裝待發。萬千位僧俗都趕來送行,玄奘合掌向大家告別。戒日王、鳩摩羅王及跋吒王各率領著三百輕騎特來為玄奘送行……

玄奘將啟程歸國了,他謝絕了戒日王及十八國贈他的一切錢財珍寶,只收了鳩摩羅王送的一件防雨保暖兩用的毛披衣,及戒日王送他馱經用的一頭大象。

這天,玄奘正在几案前收拾準備帶走的經卷,侍僧來報:

「公主駕到。」

玄奘忙到門外恭迎,把公主及六個捧著關文、函書的隨從迎進屋內。

公主入座後說道:

「我奉王兄命給法師送來戒日王親自簽發的致沿途諸國的書函,您沿途將經過缽羅耶伽國等幾十個國家。副本已派飛騎送走了,他們收到書函後會迎送您的,這樣就會比您來時安全多了。」

公主說完便令在身後捧著公文的隨從道:「把關文及函書。呈送法師。」

玄奘忙起身接過一大疊書函,然後萬分感激地對公主合掌謝道:

「多謝戒日王及公主,玄奘不勝感激之至。」

公主也起身合十答道:

「法師十餘年來,在印度弘法影響巨大,對印度佛教的光大無際無量,尤其法師的人品讓印度僧俗嘆服,所以受此殊榮理所當然。」

玄奘忙謙虛地說:

「公主過獎,法師愧對了。」

公主又說:

「我聽說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法師取了經要急於回去琢玉。所以法師不願在印度久留是可以理解的。我還聽說貴國有句話叫『歸心似箭』,法師離開貴國已十幾年了,所以法師歸國心切也是合乎情理之事。再說法師品格高尚,一心要回故國弘揚真經,倡舉正法,這是弘佛的最高宗旨,我們怎能不支持呢?」

玄奘聽了心裡大動,他感激地再次向公主致謝。

公主也不多留,起身告辭道:

「我告辭了,法師如有什麼需要,請不必客氣。」

法師把公主及隨從一行送出了大門。

公主回眸看了法師一眼,玄奘看到了公主眼裡欲滴的淚花,不覺心裡又是一震。

正是:

異域他鄉遇此景,虔誠鼎助重千金。

佛家雖然自性空,僧侶亦難不了情。

早晨,一輪紅日升起,霞光萬丈。

玄奘啟程了。

一頭大象馱著數百卷沉重的經卷及佛像,幾十匹馬裝著經卷、行李,侍從和隨行的僧侶都已整裝待發。

城門外,眾多的僧俗趕來送行,玄奘合掌向大家告別。

戒日王、鳩摩羅王及跋吒王,各率領著三百輕騎來為他送行。這時,歡送的人群中擠出了一個背著小孩的婦女,她擠到玄奘面前撲通就跪了下去,一邊磕頭,一邊說:

「法師要回國去了,祝您一路平安。願佛陀保佑您大好人呀!」

玄奘正疑惑中,只聽那婦女又哭道:「法師,您忘了我啦!我就是十年前那個曾經想陷害您的少女呀!」

「哦!」玄奘想起來了,忙扶她起來,勸慰道:

「知過能改就是好人,不要太傷心了,一切都已經過去了。」

「謝法師教命之恩。那天我逃走後,那伙異教惡徒見事未成要殺害我,虧得您派來的人相護,我才得以逃脫,多謝法師亨。」說著又拜了下去……

玄奘又扶起了她,婦女把背上的兒子放了下來,讓孩子向法師磕頭,並說:

「佛法太了不起啦,我的兒子長大了,也要讓他皈依佛門。」

「好,好!」玄奘慈祥地用手摸了摸孩子的頂門。

「將來準是個好弟子。」

婦女聽了高興地笑了,這才牽了孩子走了。

戒日王問其故,玄奘把那段經歷講了,戒日王和鳩摩羅王都對玄奘深為讚歎。

玄奘啟程了,三王一直送出幾十里路。玄奘見大家還不肯回去,便下了馬,合十攔住大家垂淚道:

「中國有句話叫做『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大家還是請回吧,否則玄奘心裡不忍呀!」

言罷,淚如雨下。

戒日王等也下了馬,戒日王雙手拉住玄奘不放,竟大哭不止,鳩摩羅王也過來拉住玄奘的手哭著不放,跋吒王也握住玄奘的手流淚……正哭作一團時,只見後面塵土飛揚,一行輕騎飛馬而來,大家回頭一看,原來是公主帶著宮女隨從趕來送行。

公主下了馬,朝玄奘慢慢走了過來,然後回頭一擺手,侍從們便捧上幾包佛經。公主接過一包,近前說:

「這是天竺最早的一部分佛經,我看法師是弘揚佛學最虔誠的人,這些佛經就贈送您吧,相信您一定會把佛法在東土光大的。」

玄奘雙手接過佛經,遞給左右後,便合十躬身向公主致謝,公主也合十還禮。

當玄奘抬起頭來,與公主的目光相遇時,玄奘猛地被震撼了……他看見公主的一汪淚眼,猶如看見了汪洋大海,此時此刻,他才突然頓悟到什麼叫做情深似海。四目相對,言語已經不必要了,玄奘看見一顆晶瑩的淚珠從她的眼眶滾出……霎時間一串淚珠如瀑布般從她的眼帘瀉下,流到了面頰,流到了她那雪白的脖頸上……

眾目睽睽之下,玄奘迅即離開公主的目光,鎮定下來念了聲「阿彌陀佛」,然後合掌向國王及送行的人告別。

玄奘又合掌向大家告別,然後翻身上馬……

戒日王、公主等送行的人一直站著、站著……

直到玄奘的身影在東方地平線上消失……

玄奘騎在馬上,看著系方,想著就要回到故國了,心裡充滿了希望。可是回頭看西方時,在懷念之中不免又平添了一些惆悵。

最讓玄奘懷念的當然是戒賢正法藏了——他給了自己五年的無私傳授。在玄奘的心目中他是功德無量的佛陀。

願戒賢法師壽比南山。

玄奘在心裡虔誠地祈禱著:

覺賢法師、明賢法師,多謂於你們五年來對我的關照。

鳩摩羅王,衷心感謝您的資助。

戒日王,我從來未見過像您這樣慷慨、這樣熱愛佛教、這樣體恤庶民的國王,你對我的幫助玄奘永遠銘記在心,銘記到沒齒不忘。戒日王與鳩摩羅王發動十八國專門為玄奘舉辦的大法會,聯合全印度主辦的無遮會,和十八國王率輕騎成千的送別……戒日王對佛教的熱愛,對窮人的大施捨,對一玄奘的大力資助……都使戒日王永留在玄奘的記憶中。

還有公主,只要一想到她,玄奘無論在馬上或在榻上,他都得立即正襟危坐,雙手合十念起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玄奘生怕自己對她動了凡心,所以屢屢求助於菩薩。可是有時候菩薩也顯得不那麼靈了,公主的容貌怎麼也揮之不去……

玄奘一生除了母親和姐姐,只有三個女人給他的印象最深刻。

第一個是敦煌的畫琴。她美麗、熱情、純潔,她對藝術的沉醉,對菩薩的敬重,對佛學的熱愛,以及對玄奘的鐘情,都使玄奘在腦海里一度閃現過願跟她去敦煌的念頭。如果不是因為玄奘已人佛門又壯志在心,那畫琴的愛,玄奘是不會拒絕的。

第二個是高昌國王的女兒。這位公主天真爛漫,美麗動人,她對佛學的崇拜,對玄奘的狂愛,到了玄奘絕食她也絕食的程度。玄奘就是鐵石心腸也應該打動了,何況是菩薩心呢!然而玄奘還是毅然上路了。

第三個是戒日王的妹妹。這位公主,美麗深沉,情感含蓄,她非常成熟,是戒日王得力的助手。她篤愛佛學,知識高深,她愛玄奘就像她熱愛佛學一樣,是那樣的高尚,那樣的神聖,她從各方面協助王兄支持玄奘,除她的眼神之外,竟沒有說過一句要挽留玄奘的話。然而她愛的越深沉,對玄奘心靈深處的撞擊也越凝重,所以竟讓牢記三戒的玄奘幾乎動了凡心。

想到這,玄奘禁不住回頭向西看去……

公主那如汪洋大海般的眼睛彷彿又在眼前竟揮之不去,尤其那天眼淚從眼眶湧出,流到面頰,滴到脖頸的情景,真使玄奘永生不忘。

「唉!」玄奘輕輕嘆了口氣,「誰讓我是出家人呢!」

再見了,印度!

這個我無限嚮往和學法十幾年的神聖國土。

別了,印度僧侶!

這些曾經熱情歡迎我,無私幫助我學法的僧侶朋友。

別了,天竺!

這個佛學的膘生國,釋迦牟尼佛祖的誕生地,證得涅槃佛陀的先驅者們。

玄奘不會忘記你們,一定快馬加鞭,返回祖國,把貴國佛教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佛性帶到我的故土。

旭日已經高升,迎著東方的太陽,玄奘興奮地對馬揚了鞭……

正是:

玄奘一生無所競,但求佛性無塵凈。

了斷色相自性空,一切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