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九死一生 六、冰山險阻

忽然聽見「啊呀!」一聲慘叫,一個馬夫連人帶馬跌了下去,玄奘想下去救他,不料一腳踩滑差點倒栽下去,被卡在了一塊冰稜角上。嚮導和幾個僧人拼著命才把他拖了上來。此時大家低頭一看,都倒吸了一口涼氣。那陡峭的冰崖下,哪裡還見得著剛才跌下去的那人馬的蹤影……

玄奘終於又西行了。

不過,這一次不再是一個人了。高昌國王贈送了他馬匹、銀兩等,還給他安排了馬夫,所贈銀兩足夠法師往返二十年費用。玄奘將一部分銀兩捐給了當地寺院。高昌國王派遣殿中侍御史歡信護送玄奘到突厥,還寫了二十四封國書請沿途國主給予關照放行,同時給他準備了大量的禮物。

玄奘終於出發了,和他一起走的有護送他的僧侶、馬夫等約二十多人,還有一些商旅與他們同行。可是,走了兩天後玄奘發現同行的人愈來愈少,原來,有些商人為了搶生意,竟半夜起來偷偷走了。

過了幾天,遠遠看見一座塔,塔旁邊飄著幾朵白雲,十分吸引人,同伴說那裡有泉水,眾人便加快了腳步。

他們尚未走到泉水邊就聽到了流水聲,走近後見泉水從一座幾丈高的山崖上流下,玄奘和大家一起走到泉水邊洗了臉,又舀了一碗水坐下喝著。泉水十分甘美,一個僧人給大家講起這股泉水的來歷,大家便在石頭上蹲了下來,一邊飲水一邊饒有興趣地聽他講:

「從前有一夥商旅結伴而行,來到這兒時,早已斷水,大家口渴難耐,有的已經危及生命,他們看著這高高的山崖幻想著從上面流下清泉以救大家性命。這時走出一個和尚,向大家合掌說道:『貧僧一路上承蒙眾施主接濟,現大家危難貧僧豈有不救之理。現我到崖上去祈佛降下泉水,不過等我爬上崖頂後,大家要說佛祖保佑。』於是那個僧人便爬到了崖頂上去了,眾人便照他的吩咐高喊:『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等了一陣,果然有泉水涓涓流了下來,眾人樂壞了,便興高采烈地用缸子去接水,忽然一個僧侶叫了起來:

「『那位救命法師呢?怎麼還沒下來?』

「『是啊!他呢?』眾人這才想起那和尚來。

「大家左右環顧不見了那救命僧侶,於是有幾個人便爬到高崖上去尋找,結果把他們驚呆了,他們發現那僧人找到泉源後,因拚命搬開堵住泉源的巨石而跌落到崖後摔死了。

「那位僧侶的屍體被抬下來後,眾人都捶胸頓足地大哭不止。哭聲感動了蒼天,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山崖劈成了兩半,那涓涓細水變成了小瀑布,人們又驚呆了……

「那些被救的人們莊重地把那僧侶掩埋在崖下,以後過往商旅都在那裡喝水,並且為了緬懷這位高尚的僧侶便都自發地往他的墳上加一把土,捧一把石,於是那僧侶的墳愈來愈高,後來人們把它建成了一座塔。說也奇怪,那位僧人圓寂的塔不倒,這泉也就不會幹涸,而且還會隨著行人的多少而增減:行人多時,泉水就會變粗;行人少時,就會變細;無人來時,泉水就只有點滴。」

眾人聽了都稱奇不已。

「哦!我講的就是這座塔的來歷。」

「啊!」玄奘聽後感動萬分,他站在塔下低首合掌立著,口裡念道:

「阿彌陀佛,只要是為了眾生,玄奘也寧願變成一座塔。」

他們一行繼續前行,遠遠地便見一座城門外人山人海,幡幢迎風。

「這是什麼國家?」玄奘問嚮導。

「噢,是屈支國的都城。」

玄奘聽了忙加快了速度。臨近都城時,得知是國王率眾臣以及數千僧侶早已在等候。為表示歡迎玄樊光臨的虔誠,他們在東門外臨時搭起了帳篷,並放置了佛像。

玄奘趕快下了馬,疾步走來。

禮樂高奏,國王及高僧木叉毱多迎了上去。國王合掌施禮道:「我們歡迎法師光臨。」

「謝國王恭候。」玄奘也合十謝禮。

一僧人向法師呈上一盤鮮花,玄奘接過花盤手捧著走向佛像,然後把鮮花撒到佛像上,又向佛像合掌施禮。

國王及眾僧侶也朝佛像禮拜。

玄奘被迎進宮後受到了國王的熱情款待,宴後,木叉毱多邀請玄奘光臨他的佛寺阿奢理兒寺。

這個寺院高大雄偉,環境也很優美,木叉毱多高僧陪玄奘參觀後,坐在寺院菩提樹下切磋佛理。

高僧木叉毱多,是在屈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佛學家,早年曾在天竺遊學二十多年,佛理頗為高深。

他想挽留玄奘在此弘法,便勸道:

「老衲此處《雜心》、《俱舍論》、《毗婆沙》……應有盡有,足夠法師學了,何必冒險前往天竺呢?」

玄奘答道:「大師佛理高深,弟子早有耳聞,也想在此留學,但不知大師這兒有《瑜伽論》否?」

木叉毱多高僧答道:「這種邪論,看它何用?」

玄奘心裡嘆道,他是小乘佛教的人,觀點不一樣,自然把大乘佛教的經典視為邪妄,知道話不投機,但也禮貌相對。便回道:

「弟子決心到天竺學《瑜伽論》,因為您的寺院里缺少這方面的佛經。」木叉毱多高僧還想用他自己精通的《毗婆沙》來壓倒亥奘,結果,玄奘以《俱舍論》駁倒了他。

木叉毱多高僧自嘆弗如,再不敢傲視玄奘了,並對他人嘆道:「這位支那高僧佛理精深,到了天竺,恐怕要為那裡的僧人所不及。」

玄奘離開屈支國時,受到了傾城的出送,從此唐僧玄奘的名聲更加遠傳西域各國……

玄奘他們在大沙漠上,沿著白骨又走了五百多里地,來到了一個小國家,嚮導說:「法師,這國家叫颯秣建國(康國),他們不信佛只崇拜火,對過往僧侶不太友好,法師要多加小心。」

玄奘聽了合掌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以佛心待人,不要緊的。」

果然,到了城門,既沒有僧侶迎接,更不見王公大臣,玄奘便把高昌國王寫的信遞進宮去,康國王見了,才傳旨讓玄奘進宮。

「貧僧玄奘拜見國王陛下,祝國王吉祥、國家安康。」玄奘雙手合十向高坐在御座上的康王施禮拜道。

「啊,久聞法師大名,今日得見,不勝榮幸之至。還不快給法師端坐椅。」康王見法師如此講禮,便收斂了傲慢。

侍臣這才給玄奘端來了椅子,玄奘便端坐在一旁。

「聽說法師不畏艱險到天竺取經,本王實在不解,那佛經有何用,這佛學又有什麼意思?」

「好,請讓貧僧一一回答。佛經是佛學的精髓,是佛家修道的指南,天竺是佛學的發祥地,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故鄉,貧僧去取經是為了求到更高深的佛旨。」

「哦……是這樣。」康王的態度開始變得誠懇起來。康王又問:「那……敢問法師,佛學有什麼意義?」

玄奘欠了欠身答道:「佛界的宗旨是解脫痛苦,小乘偏重於個人解脫,大乘則要求一切眾生的解脫。」

「噢,是這樣。」康王饒有興趣地往前湊了湊,說道:

「法師請往下講。」

玄奘又說:「佛家的根本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康王讚歎地點了點頭,問道:「我聽說佛家講三世輪迴因果報應,請法師賜教。」

玄奘剛開口要回答,康王便說:「傳我旨令,今晚為法師設齋宴,飯後我要請法師講經。」

齋宴後,夜已深了,但康王還要請玄奘繼續講下去,玄奘從命,於是二人屈膝而坐,康王越聽越有味。

「那麼,請問法師,什麼叫因果報應?」康王急切地問。

玄奘認真地回答:「因,就是能產生結果的一切原因;果,則指因原因而產生的結果。報應就是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噢,請問法師區分善惡的標準是什麼?」

玄奘說:「善哉!佛家善惡有十大標準: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貪慾、不……」

「噢,法師,我打斷一下,不殺生,為什麼要列在首位?」

「因為佛家最憐愛一切生命,禁止殘害生命……」

康王頻頻點頭,正神情專註地聽著,忽見官外火光衝天,並聽見叫罵,正詫異時,侍者來報:

「國王,來了一夥胡人,他們焚燒寺廟,還要殺法師帶來的僧侶。」

康王聽了大怒,喝道:「給我抓起來。」

官外廣場上,士兵們高舉著火把,康王怒氣沖沖地命令把放火的人帶進來。

士兵們把十多個縱火的胡人綁著押了過來。

康王怒喝道:「把他們的手給我剁了。」

玄奘聽了雙手合十向康王說道:「阿彌陀佛,這太殘忍了,國王何不把他們關起來,感化他們,等他們改惡從善了,再放他們出去。」

「國王,寬恕我們吧,以後我們願改惡從善。」

康王令道:「好吧,看在大唐法師的面上饒了你們,不過以後你們若再持惡,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