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2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唯求則非邦也與?」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辜講

有一次孔子的四位學生坐在一起伺候孔子。

孔子然後對他們說:「同學們,我只是比你們大一點點而已,別在意這個。現在各自的生活中,每個人都說自己不為權貴所知,沒有受到賞識,但是假如他們被權貴所知,那麼你們一個個告訴我,你們能做什麼呢?」

勇猛的仲由(子路)毫不猶豫地立即回答:「如果我能處理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的事務,而且這個國家正遭受戰亂,因而備受饑荒貧困折磨——如果我管理這樣的國家三年,我可以讓人民變得勇猛而且知道各司其職。」

孔子聽到後,只是微微一笑;然後扭頭問另一位學生(冉有):「你呢?你怎麼說?」

「我可以,」這位被問到的學生(冉有)說,「如果我可以管理一個國家,也就是說三四等的國力的那種國家,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三年努力,我可以使得國家的人民生活富足。至於教育這類比較高級的事情,我會讓跟隨我的聰明而高尚的人去管理。」

然後孔子扭頭問另一位學生(公西華),說:「那麼,你怎麼說呢?」

這位學生(公西華)回答:「我不認為我說自己能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只是我會儘力去做。那麼假如在國家需要我履行一些職能,例如接待外賓及地方議會等,需要穿著得體的服裝去做,我想我可以作為一個副手。」

「那麼你呢?」孔子問四個學生中最後一個學生(曾皙,名點,字子皙,曾參的父親,也是孔子的學生),「你怎麼說?」

被這麼問到的最後一位學生(曾皙),然後放下正在擊打的瑟(一種管弦樂器),站起來回答道:「我所想的事情和這幾位朋友所提到的完全不同。」

「那有什麼危害呢?」孔子回答:「我們只是說說每個人自己的想法而已。」「那麼,」這位學生回答:「假如現在我們處在春末,因為天氣熱,當我們換掉所有冬天的衣服,換上光鮮而輕鬆的春裝。那麼我會提議帶上五六個已經成年的朋友,再帶上六七個未成年的小朋友。然後我們一起到那條非常浪漫的河流去洗浴;之後我們一起到古老的露台上去吹風乘涼;最後我們當我們悠悠閑閑地回家的時候,一路唱著歌回到家。」

「哎!」孔子隨後嘆息一聲說,「我同意他的說法。」隨後當其中的三個學生離開後,最後一個說話的學生(曾皙)留下來,問孔子:「對於其他三個人所說的,您是怎麼想的呢?」

「他們,當然,」孔子回答「只是說出各自的想法而已。」

「但是,」這位學生問,「您為什麼要笑第一個學生(子路)呢?」

「哦,」孔子回答,「管理一個國家需要準確判斷、謙虛穩重。但是第一個發言的說的卻並不謙虛,因此我笑他。」

「但是第二個學生(冉有)呢?」學生繼續問,「他難倒不是談論國家事務么?」孔子回答:「你聽說一個國家就是三等四等的國力,難倒就不是一個國家么?」 「那麼,」這個學生繼續追問,「第三個(冉有)發言的——難倒他話里提到的不是說一個大國的事務么?」

「有朝廷、外賓接待、地方議會,」孔子回答,「這些除在帝國下的侯國朝廷可以看到的東西,哪兒還有呢?第三個(冉有)發言的謙虛地說,在這些職能上可以作為副職。如果這樣的人只適合作副職的話,那誰適合做正職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