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5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辜講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貢)問孔子其他兩位學生(師,顓孫師,即子張;商,卜商,即子夏)哪一位更優秀。孔子回答:「一個已經超過了標準,另一個還未達標。」 「那麼,」學生回答,「第一位比後一位優秀了。」 「不,」孔子回答,「超過了標準恰恰和沒有達到標準一樣糟糕。」

辜解

我認為,德國人信任和崇拜強權,源於他們天性中充滿著對正義的熱愛,對非正義,對混亂和無序的憎恨。但某種憎恨超過一定限度後,就會變成一種非正義,就會犯錯,就會造成混亂和無序。這樣的話就比非正義還要可惡。

如果說是這種對正義的熱愛才導致對非正義的憎恨,那麼過分的愛就會導致過分的憎恨。比如,古希伯來人熱愛正義的,正是這種熱愛導致對非正義的過分憎恨毀滅了以色列國。基督想把他的人民從這種過於強烈的、狹隘的、固執的、刻板的、對非正義的憎恨中拯救出來,對他的人民說:「記住,我是溫和謙卑的,要給你們心靈的和平」。但是猶太人不聽他的話,結果——猶太國毀滅了。

基督說:「拿劍的人會和劍一起毀滅!」等羅馬人成了歐洲文明的主宰時,同樣不聽他的,還贊同猶太人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做法。結果——羅馬帝國滅亡了,和歐洲古文明一起。歌德說:「人類在很長時間內才學會溫和的對待罪人,仁慈的對待犯人,有人性的對待野蠻人,而且最先教導人們這種理念,而且為了理念實現的可能而奮不顧身的人,一定生來具有神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