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辜講

孔子說:「《風》《雅》《頌》 這些詩書總共有三百首詩。其中的道德理念或許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毫無邪念。」

辜解

真正的中國人在精神生活中,同時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和兒童單純感性兩種屬性,或者說中國人的精神是來自靈魂的感性和來自理智的理性的完美結合。如果你,在今天,考察在一流的文學作品中體現出來的中國人的精神,也許能看到靈魂和理性的完美結合,當然這種結合讓作品變得讓人喜悅起來。馬修·阿諾德 的這段話用來評述中國的第一流文學非常恰當:「不但具有能夠觸碰人之本性的力量,這點是伏爾泰無法做到的,還具有那令人驚訝的樸素、純潔和理性,這點是伏爾泰作品的優勢。」——這句話本來是用來評述荷馬詩歌的。《詩經》可以說充分反映了中國人精神的這個特點,是一個真正中國人內心的寫照,就像孔子對它的評價「思無邪」一樣,真正的中國人就是兒童般的純潔心靈和充滿理性的結合。

孔子說過他「年十五而有志於學」,因此想要了解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必須先確立學習、研究它們的大志願,反之則行不通,那就是純粹只是為了賺錢,換碗飯吃了。加伊路斯博士,我的一個中國通朋友,曾經自嘲說:「為了學中國話,丟失了很多賺錢的機會。」中國語言和文化,與好工作、賺錢是不可調和的,就像認真研究莎士比亞或者華茲華斯,必然做窮光蛋一樣。也就是說,從事這些形而上的研究,必須先有高貴的靈魂,眼睛盯在錢上的靈魂卑劣者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理解這類食物的價值的。也會有人懷疑,如果沒有鈔票,高貴靈魂者怎麼生活呢?當然,問這些問題的人如果看一下謹守戒律的牧師生活,或者對一棵野生百合做思考,就不會再有這種疑惑了。

這裡,我真心告誡各位熱衷於中國語言和文化的西方人士:你們必須拋棄富饒的物質,一如你的驕傲自大,透過其他人的膚色,來看他們的人格價值和社會價值。四萬萬中國人,一樣是上帝的子民,他們的存在不是為西方人的享樂,而是給西方人學習真正的社會、人生價值以提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