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辜講

孔子的一位學生(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門「十哲」之一,長於「文學」,對弘揚孔子學說起了關鍵性作用)說:「大丈夫當如欣賞女人之美一樣去追求他人身上值得追求的東西,侍奉雙親當竭盡全力,忠於君王當捨生取義,同朋友交往當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儘管大家認為他目不識丁,但是我必須承認他是一個確實有教養的人。」

辜解

所謂教育,在真正意義的層面上,到底是什麼呢?又包含什麼內容呢?在孔子的作品中,他的一個弟子(子夏)對教育下了這樣的定義——現在我想和各位探討一下這個定義。他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賢賢——以賢事賢,意思就是,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能看到這個人身上美好的東西,而不去關注這個人的衣服是否華美、膚色是否白皙等問題。賢賢,這就是教育的核心,體現出來,就是在對待父母的時候盡孝,在對待君主時能忠誠到奉獻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的時候能從不失信遵守諾言,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能做到這三點,即使他大字不識,從來沒有上過學,那麼他也是一個受過教育有著真正人格的人,也即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認為的有教養者。

我一再強調這個道理,光關注教育的普及率和量是不行的,必須重視教育的質,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再多說一句,光會讀寫不能算是真正的教育。英國一個女作家也表達過這樣的意思:「如果只會讀寫,接觸更多的知識只能培養出無賴,與其這樣,還不如讓這些沒有真正人格的人遠離教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