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清川江上釣大魚 三、赫赫戰績

1950年11月25日黃昏,在清川江以北整個西線的寬大正面上,自西至東,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五十軍於博川向英軍第二十七旅、第六十六軍於泰川向南朝鮮軍第一師、第三十九軍於寧邊向美軍第二十五師、第四十軍於球場方向向美軍第二師、第三十八軍於德川向南朝鮮軍第七師、第四十二軍於寧遠向南朝鮮軍第六師和第八師,開始了全面出擊。兩天以後,東部戰線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軍也開始了進攻。中國戰史稱這次進攻為朝鮮戰爭的「第二次戰役」。

值得注意的是,在朝鮮與北京頻繁往來的電報中,毛澤東的一個觀點被反覆提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這就是:首先殲滅偽第七、第八兩個師。毛澤東甚至擔心這個方向的兵力不夠,要求在布兵上給予特殊的重視。在選擇戰役缺口的問題上毛澤東和彭德懷的觀點是一致的:聯合國軍西線的右翼。

在後來對朝鮮戰爭諸多的記述著作中,有一個問題被反覆涉及,即南朝鮮軍戰鬥力的問題。美軍的戰史中到處可見南朝鮮軍隊戰鬥力低下的例子,「一觸即潰」、「烏合之眾」、「驚慌失措」等字眼兒被反覆使用。而在南朝鮮軍的戰史中,不止一次地表現出對美國人的這種描述的憤怒情緒,南朝鮮軍認為美軍惟一逃脫責任的辦法就是大肆誣衊南朝鮮軍隊的無能。

在中國軍隊發動的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八、第四十二軍負責攻擊的正面,正是南朝鮮軍的第六、第七、第八三個師負責的防區。這個防區位於聯合國軍西線的右翼。

這就是毛澤東和彭德懷同時注意的地方。彭德懷的戰役設想是,以兩個軍的兵力在中朝戰線的左翼用猛烈的突擊,迅速打開戰役缺口,這個戰役缺口一方面可以徹底切斷聯合國軍東西兩個戰場的聯繫,另一方面從這個缺口可以橫切到聯合國軍的大後方,從而實施整個西部戰線的戰役大包圍。無論是毛澤東還是彭德懷,都知道這次戰役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左翼是否能迅速突破和橫向的穿插是否能按時到位。

其時,西線的美軍前進速度快,而其右翼的南朝鮮軍前進速度慢,於是使整個戰線形成一個突出部。聯合國軍的戰線被無形中拉長,兵力處於分散狀態。尤其是右翼的南朝鮮部隊遠遠地孤懸於大同江兩岸。而沃克的部署是把整個戰線的右翼全部交給南朝鮮軍隊。

毛澤東和彭德懷之所以一致認定中朝軍隊進攻正面的左翼是聯合國軍整個戰線最薄弱的地區,中國的兩個軍肯定能在這裡迅速地突破當面防線,並能不可阻擋地插向聯合國軍的後方,他們信心的來源很簡單:這個地區的對手是清一色的南朝鮮軍隊。而南朝鮮軍隊比美國軍隊好打得多。

由於左翼進攻的成敗關係到整個戰役的成敗,彭德懷決定親臨戰爭第一線指揮,他的決定立即遭到志願軍黨委會的否決。會議最後決定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組織志願軍前進指揮所,統一指揮左翼的第三十八軍和第四十二軍。韓先楚出發前問彭德懷:「還有什麼交代的?」彭德懷厲聲厲色地說:「一要插進去,二要堵得住。要接受上次戰役的教訓,不能再讓敵人跑了!」

所謂「上次戰役的教訓」,指的是在第一次戰役中第三十八軍在熙川方向貽誤了戰機。

這次,第三十八軍的主攻方向是德川。

第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自從在志願軍會議上挨了彭德懷的訓斥後,心裡一直不舒服。在軍黨委會上,他傳達了彭德懷對第三十八軍的批評,同時主動承擔了責任:「彭老總罵得對,是我沒有指揮好!」話是這麼說,可性格倔強的戰將真實的心態是不太服氣:誰不知道第三十八軍是赫赫有名的部隊?即使在第一次戰役中打得不太理想,可殲敵數量不比別的軍少,彭老總那句「什麼主力」著實有點傷人。

追溯第三十八軍的歷史,實際上與彭德懷的軍事生涯有著緊密的聯繫。這個軍的前身是中國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而這支縱隊是以中國工農紅軍為骨幹發展起來的。第三十八軍三三八團就是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的一部,而三三四團就是1928年7月彭德懷領導平江起義後組成的紅五軍的一部。這支部隊在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過平型關戰役。1946年挺進中國東北地區,組成東北聯軍第一縱隊後,參加了中國解放戰爭中的「三下江南」、「四戰四平」、「遼西會戰」、「攻佔瀋陽」等戰役,戰功赫赫。1948年11月,第三十八軍正式組建。在平津戰役中,擔任主攻天津的任務,最先突破天津城防,攻佔金湯橋,殲滅國民黨軍兩萬多人。隨後又揮師南下,參加宜(昌)沙(市)、湘西南,廣西等戰役。在中國的解放戰爭中,第三十八軍從中國最北邊的松花江,一直打到中國西南邊境的中越邊界,轉戰13個省市,解放城市達100餘座,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無可爭議的主力部隊。

進入朝鮮的第一仗,就變成了「什麼主力」。軍長梁興初對部下說:「三十八軍到底是不是主力,這一仗看!這一仗要各負其責,誰要是出了問題,別怪我不客氣!」

第三十八軍的指揮所從球場轉移到降仙洞的一個礦洞里。在這個潮濕的洞里,梁興初長時間地看著地圖。他幾乎把他的部隊要進攻的這塊地方上的每一個地名都記得爛熟。

韓先楚到達了第三十八軍的指揮所。

韓先楚,湖北黃安縣人,從小就參加紅軍,從士兵到第四野戰軍的兵團副司令員,在軍事生涯中,他在每一個軍事職務上都干過,因此作戰經驗十分豐富。

韓先楚介紹了整個西線的形勢,然後具體說到第三十八軍的任務:打下德川,然後迅速迂迴敵後。韓先楚說,為了能迅速打下德川,第四十二軍先配合第三十八軍戰鬥,然後再打寧遠。

梁興初一聽不高興了:「讓四十二軍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德川我們包了!」

韓先楚嚴肅地說:「軍中無戲言!」

梁興初說:「二十五日開始進攻,二十六日解決戰鬥!」

韓先楚給彭德懷打電話,說第三十八軍要「單幹」,而且保證一天打下德川。韓先楚建議,如果第三十八軍單獨打德川,第四十二軍就可同時打寧遠,這樣粉碎南朝鮮軍隊的防線會更加利索。彭德懷說:「梁興初好大的口氣!告訴他,我要的是殲滅,不是趕羊!」

梁興初說:「我要包南朝鮮第七師的餃子!」

梁興初口氣大得驚人,因為他已經有了具體的計畫。他要從南朝鮮第七、第八兩個師的接合部插進去,包圍德川的敵人。其一一三師經德川以東至德川南面的遮日峰,而後由南向北進攻,一一二師經德川以西至雲松里,由西向東進攻,一一四師正面進攻德川。

「我這回要打個狠的!」梁興初說起來咬牙切齒,「派個先遣隊馬上出發,由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和一一三師的偵察科長周文禮率領,偷渡大同江,秘密潛入德川南面的武陵里,把德川通往順川和平壤的公路橋先給我炸了,我看偽七師往哪裡跑!」

韓先楚同意了第三十八軍的計畫,然後說:「我到四十二軍去看看。」韓先楚明白,對於處於一觸即髮狀態中的第三十八軍,再說什麼已完全沒有必要了。

24日,在第二次戰役開始的前一天,第三十八軍的先遣隊在月朗星稀的深夜出發了。

第三十八軍先遣隊此次深入敵後的行動,後來被中國的一家電影製片廠拍成了一部黑白膠片的電影,在中國的城鄉間廣泛放映。電影的名字叫《奇襲》。

當時,梁興初把偵察科長張魁印叫到指揮所,問:「敢不敢帶點兒人先給我插進去?」張魁印嚴肅地說:「有啥不敢的!」梁興初說:「那就準備一下立即出發,二十六日必須給我炸掉那座橋。」張魁印的回答是:「保證完成任務。」

第三十八軍副軍長江擁輝指著地圖對張魁印說:「武陵里西傍大同江,有一條支流橫跨由南通往德川的公路。那裡有一座公路橋,你們必須於二十六日早上八點之前炸掉這座橋,估計那時候受到攻擊的敵人可能南逃,北上的敵人也可能增援,這個時候把橋炸掉,才能保證主力部隊全殲德川之敵,」最後,江擁輝問:「今晚能過大同江嗎?」

張魁印說:「沒有意外是可能的。」

江擁輝說:「你帶的這個先遣隊人多,穿過敵人的前沿陣地困難很大,不過,有傷亡也要過去!」

張魁印說:「是!」

顯然,江擁輝為這支隊伍是否能在南朝鮮軍隊的嚴密封鎖下順利地插入敵後感到一絲擔憂:「實在過不去,也要打一下,抓幾個俘虜回來。」

先遣隊由323人組成,其中主要是工兵,還有英語和朝語的翻譯以及前來充當嚮導和聯絡員的北朝鮮平安道內務署的署長和副署長。除了攜帶必要的武器之外,還攜帶了通訊和爆破器材。

先遣隊的中國官兵每人的手臂上都繫上了白毛巾,他們在前沿部隊佯攻的掩護下,乘夜色向南朝鮮軍隊的陣地走去。剛出發不久,志願軍司令部來電,說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