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清川江上釣大魚 二、「聖誕節攻勢」

感恩節,起源於北美洲的英屬殖民地普利茅斯,該地居民在1621年獲得豐收後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以「感謝上帝」,之後逐漸形成了固定的節日,名為感恩節。節日的時間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1950年的感恩節為11月23日。

東京麥克阿瑟的豪華官邸在11月23日點起了感恩節日的蠟燭,餐桌上的剛出烤爐的火雞散發出的香味令人愉快。麥克阿瑟和家人一起做了「感謝上帝」的禱告後開始享用節日的晚餐。麥克阿瑟在餐後甜點之後破例又倒了一杯香檳酒,然後站在窗前凝望著東京的萬家燈火。此時,收音機里的播音員正在描述朝鮮前線美軍士兵感恩節的菜單,讓人聽上去不像是在報道一份戰壕中的菜譜,更像是在介紹高爾夫俱樂部里銀行家們的一次聚會:雞尾酒、夾餡橄欖、烤小公火雞加酸果醬、水果沙拉、蛋糕、肉餡餅和咖啡。麥克阿瑟對這份菜單的具體內容不感興趣,天一亮他將親自飛往朝鮮前線,他要到那些美國小夥子中間去轉轉。如果記者們能拍一張麥克阿瑟將軍和美國士兵一起討論火雞味道的照片,並在報刊上發表,這個感恩節就圓滿了。

24日,美軍第八集團軍指揮部所在地朝鮮清川江邊新安州的上空天氣晴朗。麥克阿瑟的專機降落在坑坑窪窪的跑道上時,以沃克將軍為首的將軍們恭敬地迎接了他。穿著派克大衣的麥克阿瑟走下專機,並沒有先和他的軍事將領們握手,因為他知道記者們對這樣的照片不感興趣,於是他出人意料地先蹲下身來,拍了拍美第一軍軍長米爾本將軍帶來的一隻名叫埃貝的德國種小狗的腦袋,似乎還說了一句什麼玩笑話。記者們拍下了這張輕鬆愉快的照片,並在沒有聽清楚麥克阿瑟說的是個什麼玩笑的前提下,和在場的美國將軍們一起咧開嘴笑了起來。

接著麥克阿瑟乘吉普車到前線進行了視察。

麥克阿瑟半開玩笑地責怪了沃克將軍行動緩慢,沃克一直對這個問題採取一種不表態的態度。他聽見麥克阿瑟對美第二十四師師長丘奇少將說:「我已經向第二十四師小夥子們的妻子和母親們打了保票,小夥子們將在聖誕節回國。可別讓我當騙子。趕到鴨綠江,我就放你們走。」

麥克阿瑟的話被在場的美國《時代》周刊記者牢牢地記住了。

記者們抓住這個話題,問:「將軍,您的意思是否是,這場戰爭能在聖誕節之前結束!」

麥克阿瑟說:「是的。我左翼部隊的強大攻勢將勢不可擋,任何抵抗將是軟弱和沒有希望的;我右翼部隊有強大的海空軍的配合,將會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左右兩翼在鴨綠江邊的會合,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戰爭的結束。」

「將軍認為中國軍隊有多少人在朝鮮?」

「三萬正規軍和三萬志願軍。」

「勝利後的打算是什麼?」

「第八集團軍調回日本,兩個師去歐洲……聖誕節前讓孩子們回家!」

第二天,11月25日,美國各大報刊刊出的標題是:《麥克阿瑟將軍保證聖誕節前結束戰爭》、《聖誕節士兵可以回家》、《勝利在望——聖誕節不遠了嗎?》……「聖誕節攻勢」這一戰役的名稱從此具有了諷刺的意味。「聖誕節前讓孩子們回家」這句話日後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永久的笑柄。儘管日後麥克阿瑟在他的辯解和回憶錄中極力否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但是所有在新安州機場上的美軍高級軍事將領和大批的記者都是見證,徹底的不認賬是不太可能的。麥克阿瑟的參謀惠特尼少將後來回憶說,當時麥克阿瑟的話是「半開玩笑,但意思和目的帶有某種肯定性」。麥克阿瑟自己的辯解是:「在和一些軍官的談話中,我告訴他們布萊德雷將軍希望聖誕節前把兩個師調回國,要是赤色中國不干預戰爭的話……報界將這句話曲解為我們必定勝利的預言,而且這個偽造的歪曲的解釋後來被用來作為狠狠打擊我的一個有力的宣傳武器。」

麥克阿瑟沒法否認的是當天他發表的一份公告:

聯合國軍在北朝鮮對在那裡作戰的精銳軍的壓縮包圍現已臨近關鍵時刻。在過去三周內,作為這隻鐵鉗獨立成份的各類空軍,以模範的協同和戰鬥力發動了持續的攻擊,成功地切斷了來自北方的補給線,這樣,由此而進行的增援急劇減少,基本的補給明顯地受到限制。這一鉗形攻勢的右翼在海軍有效的支援下,現巳抵達居高臨下的包圍陣地,把地理上可能有敵人的北部地區一分為二。今天上午,鉗形攻勢的西段發動了總攻,以完成包圍並夾緊鉗子。倘能成功,這實際上將減少戰爭,恢複朝鮮的和平統一,使聯合國軍隊迅速撤離,並使朝鮮人民和國家得以享有全部主權和國際的平等。我們就是為此而戰。

英國《泰晤士報》當天在報紙上宣布:「七個聯合國師(三個美國師和四個南朝鮮師)以及英聯邦旅已準備就緒,去進行據稱是最後的進攻,以掃蕩從西海岸至南朝鮮部隊已經到達地點的這段鴨綠江下游地區。」

在世界戰爭史上,沒有哪一個軍事指揮官會在進攻前光天化日地把自己的進攻計畫公開宣布,進攻的路線、規模、兵力、目的等絕對機密的軍事內容都像公布旅遊計畫一樣張貼出來了。英國報刊說,大肆宣揚這次進攻,「顯然是一種最奇特的打仗方式」。

麥克阿瑟的情報官威洛比此時的心情遠比他的司令官緊張。這個有名的樂觀主義者鑒於第一次戰役的教訓,在「聖誕節攻勢」的前夕,他對中國軍隊的估計要比以前現實得多。威洛比11月15日提醒他的司令官:「大約有三十萬有作戰經驗的中國共產黨軍隊已經在鴨綠江北安東至滿浦128公里的地段集結。來自中國廣東的情報也表明,大批火炮、輕武器、彈藥和其他軍事物資正在裝船北運。」

威洛比對於24小時不間斷飛行的美軍偵察機飛行員「沒有發現中國軍隊的蹤跡」的報告感到懷疑。他認為中國軍隊有能力把部隊滲透到朝鮮,因為中國軍隊善於利用偏僻的道路行軍,並利用夜色作為掩護。而且這支軍隊的後勤支援相對也容易,因為補給線非常短。

關於中國軍隊的機動能力和隱蔽行軍的特點,美軍戰史中描述得十分詳細:

中共軍隊強行軍的能力是非凡出眾的。根據可靠情報,中共三個師從鴨綠江邊的安東出發,用十六至十九天的時間行軍二百八十六英里,到達了北朝鮮東部的一個集結地域;一個師在十八天里,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平均每天行軍十八英里。中共士兵的「白天」開始於夜幕降臨的時候,大概在晚上七時左右,直至翌晨三時。拂曉時,即五時三十分,他們要挖掩體,偽裝所有的武器裝備,然後吃飯。在晝間,只有偵察部隊在行動,以尋找第二天的宿營地。主力部隊都靜止不動加以偽裝,從航空照片和空中觀察是無法看到的。如果一名中共士兵在白天去掉了偽裝,飛機來時他必須在留下他蹤跡的地方一動不動,軍官有立即槍斃違令者的權力。

儘管美軍飛機的空中偵察很嚴密,但中國軍隊大兵團的機動開進沒有被發現。朝鮮戰爭結束後,美英等國的軍事家們將此舉稱為「當代戰爭史上的奇蹟」。

美第八集團軍對為什麼沒有發現中國軍隊的大舉調動做了如下解釋:

一、在得到相對準確的情報時,一種「不會是那樣的」先入觀念左右了判斷。任何情報如果指揮官不相信,是不能稱其為有效情報的。

二、第八集團軍的情報組織貧乏。原來美二十四師在南朝鮮建立的情報網後來解散了,之後沒有再建立有效的情報網。

三、情報技術上沒有夜間偵察的有效手段。判讀軍官不具備識破中國軍隊的偽裝的能力。

四、集團軍召集來的偵察軍官和判讀軍官都是些多年沒有參加戰爭的人,歲月令他們已經失去了其職業敏感性。

而對於始終沒有弄清中國軍隊準確的人數,第八集團軍的解釋是他們「跌入了中國軍隊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騙局」。因為,「中國軍隊規定稱呼下降兩級使用,即把軍叫做某某部隊,讓人聽上去像個團,師讓人聽上去像個營,團讓人聽上去像個連。」

這些說辭正說明了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將軍的觀點:統統是失敗後的一種牽強的推脫。

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沃克將軍在麥克阿瑟眼裡是個膽小而怯懦的人。在新的戰役即將開始的時候,沃克不再為麥克阿瑟武斷的指揮方式和把第十軍獨立於他的指揮之外感到憤怒。此刻,更令他憂慮的是他的第八集團軍將要面臨的撲朔迷離的戰場。第八集團軍由於與東線的第十軍之間巨大的間隙而使右翼「危險地暴露」著,這一點讓沃克感到相當的恐懼。當麥克阿瑟命令他11月15日開始進攻時,沃克反抗說他根本沒有得到應有的後勤物資,而他的部隊每進攻一天就需要各種物資4000噸。於是,麥克阿瑟不得不將進攻的時間改在11月20日。而隨後沃克的消極準備又使進攻的時間推遲到24日。究竟沃克的這種拖延是不是正好給了彭德懷調動部隊的時間且不說,美軍的軍事學家對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