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朝鮮內戰爆發的原由 一、朝鮮南北的分裂,為戰爭的爆發埋下了伏筆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曾考慮戰後對朝鮮實行託管,作為使日本的這個殖民地最終獲得獨立的準備階段。

1942年11月,羅斯福稱,朝鮮應經過「戰後的一段訓練時期,以最終獲得獨立主權」。1942年12月1日《開羅宣言》稱:

我三大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

在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表示「完全贊同開羅宣言和它的全部內容」。羅斯福在會後說,斯大林曾對他說:「朝鮮人還沒有能力實行和維持獨立政府,他們應置於40年的監護之下」。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期間,羅斯福向斯大林提出建議,戰後由美蘇中三國聯合託管朝鮮20至30年。斯大林同意託管,但認為「託管期愈短愈好」。

隨著日本的一步步失敗,到1945年夏,如何進佔朝鮮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杜魯門曾考慮美國搶先單獨佔領朝鮮,但考慮到減少美國人的傷亡,有必要讓蘇聯在朝鮮半島對日作戰中承擔更多的義務,因此美國最後還是決定美蘇兩國軍隊分區佔領。當時美國政府還認為,美國承擔佔領朝鮮的全部責任將影響它控制其他更重要地區的能力,因而是不可取的。同時,美國也不願讓蘇聯單獨佔領朝鮮,因為「一個蘇維埃化的朝鮮很可能威脅美國在太平洋的地位」。

蘇聯參戰後,蘇聯紅軍從中國東北迅速進入朝鮮,而美軍尚在距朝鮮有600英里之遙的沖繩。如果不趕快與蘇聯就各自的管轄範圍達成協議,蘇聯紅軍可能很快橫掃朝鮮半島。

8月10日至11日深夜,美國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協調委員會在五角大樓召開緊急會議。國務院的代表主要從政治方面考慮,提出美國接受日本投降的區域應儘可能地往北推移。但是後來在朝鮮戰爭期間任負責遠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迪安·臘斯克上校指出,軍方「手頭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時間和空間等因素,搶在蘇軍進入該地區之前向北部更遠的地方推進會有困難」。

經過商討,會議提出北緯38度線為美蘇兩國軍隊的臨時界線。這條界線將朝鮮人口的三分之二和舊都漢城包括在美軍管轄範圍內,對美國有利。

8月15日,杜魯門將關於日本軍隊受降事宜的「第一號總命令」通知斯大林,其中規定三八線以北的駐朝日軍向蘇軍投降,該線以南的駐朝日軍向美軍投降。第二天,斯大林複信同意這一安排。斯大林對此沒有表示不同意見,令臘斯克等美國官員感到驚訝。斯泰克在《走向對抗之路》一書中分析道:

或許他(斯大林)仍然希望參加對日本的佔領,把在朝鮮問題上對美國的讓步當作實現這一目的的一個手段。此外,他還很可能把這條界線解釋為在朝鮮半島上劃分勢力範圍的持久分界線。在19和20世紀之交,俄國和日本曾協商將38度線作為它們勢力範圍的可能的分界。

蘇軍8月15日進入朝鮮。在受降的命令傳到戰地時,蘇軍部隊已越過三八線,沿著公路向漢城運動。但他們接到關於受降分界線的命令後,就迅速撤到三八線以北。

美軍第7、第6、第40步兵師在第24軍軍長約翰·霍奇的率領下,從9月8日開始在朝鮮南部登陸。最早到達朝鮮的美軍是步兵第7師,這次行動的代號是「黑名單40」。10日美軍進入漢城。最先到達的美7師師長阿諾德被霍奇任命為駐朝鮮的軍事長官。

美蘇軍隊進入朝鮮後,將朝鮮一分為二,鐵路、公路、電信聯繫都被切斷了,隨後又封鎖了三八線,實實在在地將朝鮮南北的聯繫隔斷了。美蘇人為製造了朝鮮的分裂,為戰爭的爆發埋下禍根。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