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妥協,不將就,為自己而活 所有可以長久持續的努力,都源自真正的熱愛

在《你可以擁有你想要的生活》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這個世界的誘惑遠比你想的多,通往成功的道路也比你想的要更多。無論你選擇什麼,我都希望那件事情是你真心熱愛的。我希望你能堅持自我,善用天賦;不要浪費自己的才華,不要忘記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也不要忘記你心中的激情。不要去奮鬥,而是要去熱愛。」因為熱愛,我們才可以長久持續地努力;因為熱愛,我們才能奔向更好的前程。

董卿小時候的願望是當一名演員,可是她的父母並不同意。她的父母希望她考一個好大學,學一個好專業,將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熱愛唱歌跳舞的董卿並沒有聽從父母的安排,她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浙江藝術學院的表演專業。在畢業大戲上,董卿還演了《哈姆雷特》中的母后。

畢業後,董卿被分到浙江省話劇團工作。但是剛開始工作的一年裡,她並沒有什麼戲拍。一次,浙江電視台招聘主持人,董卿陪一個朋友去考試,於是她自己也順道考了一下。董卿說:「我至今記得那個夏天特別熱,穿著一條小連衣裙就去考試了,導演說主持一段吧,我也不懂要主持什麼,導演說那你們就隨便聊一聊。」後來董卿就被錄取了。

她說:「那個時候沒有手機、呼機,我記得是傳達室的大爺喊『董卿電話』,我跑好遠去接電話,知道自己被錄取了。」做了主持人的董卿對這份工作格外熱愛,而且她將這份熱情一直延續到現在。

白岩松說,董卿的生活只有工作。在主持《我要上春晚》時,董卿必須要提前一天與選手見面,和每一位選手交談。所有選手的資料用A4紙打出來,三分之一留白供她記要點。

董卿說:「在工作上,我不會放自己一馬。」每次拿了台本,她必定要把自己關進書房,做很多功課,查很多資料,就為了任何一個細節不傷害到觀眾,她和稿子的每一個字死磕。

即便是為了工作需要四處奔波、精疲力竭,她依然「愛它如初」。正如董卿所講:當這種執著和熱愛成為一種習慣,在哪個城市並不重要,就像你愛上了一個人,生活了10年之後,不僅有感情,還包含很多醇厚的東西。

也許有人會講,男人的事業是工作,女人的事業是男人。好像女人天生就應該圍著男人轉,其實不然。正如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所說,「職業不但是每個人的謀生之道,也是每個人享受人生的一個重要方面」。

對於任何一個女人來說,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也很重要,尤其是能夠擁有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那麼工作就不是為了換取一點薪水的奴役,而是一種美妙的享受,而且你還能以此獲得更大的成就。

潘玉良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畫家、雕塑家,同時她也是民國初年女性接受新美術教育成為畫家的極少數人之一。正是因為她對繪畫事業的熱愛,讓她把胭脂粉化為油彩,重新描繪了自己的人生。

她17歲時,海關總督潘贊化偶遇她,娶了她做偏房。雖然潘玉良之前沒有讀過書,但是她的求知慾和上進心一直都非常強,潘贊化請老師教她讀書。她天生對色彩敏感,喜歡畫畫,潘贊化又請老師培養她畫畫。她對繪畫熱愛而專註,終於在1923年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在巴黎客居的50多年裡,她始終懷著對繪畫的熱情而努力。把繪畫當作自己一生事業的潘玉良有自己的規矩,那就是從來不與一般畫商合作。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賞識她的文化界人士邀請她舉行畫展。1926年,她的作品在羅馬國際藝術展覽會上榮獲金獎,打破了歷史上沒有中國人獲此獎項的紀錄。

熱愛工作不是女人的缺點,而是優點。這種熱情是女人成功的基礎,正如愛迪生所言:熱情是熱量,沒有熱情,任何偉大的事情都是不能完成的。對工作始終保持熱情的女人,不僅能在工作中感到充實,而且還能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事業上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一位學者曾經說過:「工作不僅是謀生的手段,也是享受生活的一種載體。」工作是一個施展個人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世界上沒有哪項活動能為人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感、個人使命感、自我表達的機會以及活著的理由。

聽從自己的內心,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你總能發現工作的樂趣,使全身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這份感受,足以讓你忽略掉生活中其他方面的不完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