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越怕什麼就越會來什麼 操盤手

汪大燮只肯做一個星期的過渡總理,在這一個星期里天天催請馮國璋發表繼任人選。

馮國璋不能自食其言,只好再請王士珍出來相助。王士珍還是不肯,但答應幫他物色人選,問題是王士珍所物色的人選都是馮曾經請過的人,自然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馮國璋急了,對王士珍說:「總理問題且先放下,請看我的老面子,先就任陸軍總長吧!」

王士珍一聽這話,就像要殺了他似的,頭搖得更厲害了。

已經辭職的段祺瑞得知情況後,為免馮國璋下不了台,遂登門拜訪王士珍,請他以北洋團體為重,先就任陸軍總長。王士珍不肯就職,擔心的就是老段有想法,現在老段已經表了態,他也就答應先到陸軍部看幾天大門再說。

馮國璋這邊趁熱打鐵,把王士珍單獨請到家裡,要他以陸軍總長的名義兼署國務總理,並且對他說:「老聘(馮國璋對王士珍的愛稱),你還能看我的笑話嗎?」

王士珍見馮國璋實在沒有別的人好請,也只好勉為其難地應承下來。

王士珍兼署國務總理後,府院倒是異常和諧,因為主意全是馮國璋拿,他說要和平統一就和平統一,要交好西南就交好西南。唯一一次鬧得不愉快,是馮國璋派人去聯繫陸榮廷,可是又讓國務院負責報銷這筆「交際費」。

王士珍認為馮國璋太過吝嗇,為此難得地大光其火,說:「這件事(指出任總理)還不為的是他,我又不貪圖什麼!我一天到晚狗顛屁股垂兒似的,我為的是誰?這一點錢,他還不往外拿?」

後來有人提醒說鹽務署有一筆按月送來的機密費,可以用於報銷,王士珍也就不再和馮國璋計較了。

王士珍如此遷就馮國璋,是抱定了給老朋友幫忙的態度,但馮國璋的逐段之舉卻大大惹惱了另一個老朋友的部下,這個人就是徐樹錚。

徐樹錚一生死忠於段祺瑞,段祺瑞辭去國務總理,他馬上也跟著辭去了陸軍次長一職,之後便成為皖系在幕後行動的主要操盤手。

日本政府因在華利益與段內閣息息相關,所以對段祺瑞辭職一事極為關切。日方代表特地詢問徐樹錚:為什麼段辭職,各省沒有進行挽留?

如果照實說,寺內內閣和西原很可能會對段的實力感到疑慮,進而放棄對他的援助。徐樹錚回答得很巧妙:「這是以退為進。」

日方疑慮頓消,並表示寺內內閣對華方針不變,仍認定段祺瑞、徐世昌「為中國政局之中心,遇事力盡友誼援助」。為此,日本政府停止或減少了對西南軍事力量和其他勢力的援助,集中財力、物力,對段祺瑞及其皖系予以全力支持。

實際上,徐樹錚對「各省沒有進行挽留」的真實原因非常清楚。馮國璋、王士珍、段祺瑞同被稱為「北洋三傑」,王士珍的政治傾向基本上與馮國璋一致,也就是說,三傑裡面有兩個人主張「和平」,只有段祺瑞一個人要求使用「武力」,再加上傅良佐事件和「長江三督」的影響,這才導致各省督軍無法在擁段上形成一致的步調。

總結前一階段的得失,顯然段祺瑞在聲譽和威望上已經失分不少。徐樹錚接下來採取的做法,和現代社會中西方政客們競選期間的伎倆相仿,那就是開動輿論機器,不遺餘力地對段的競爭對手進行攻擊和醜化,以期把對方的形象分打壓下去,至少不能居於段之上。

徐樹錚在北京城內和各省安插了許多眼線,隨時收集掌握馮、王的言論行動,同時集合段派的謀臣策士,如曾毓雋、葉恭綽等人,在天津租界里終日開會,針對這些言論行動展開攻擊。

雖然民國報界並非娛樂至死,但花邊新聞同樣為當時的讀者所喜聞樂見,政客們若運用得當,其火力和殺傷力甚至遠超正規的社論報道。徐樹錚便經常親自操刀,寫一些這樣的東西,然後在報紙上發表。

在「徐氏花邊」中,王士珍被指為「認賊作父」,裡面抖的自然都是他忠於清室以及與張勳復辟有染的料。這還不算猛的,相比之下,最讓人噴飯的是「總統賣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