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說了就不改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如果說「一戰」開始時,大家都還押不準到底誰輸誰贏。進入1917年,當「一戰」的對立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的時候,美國參戰就表明大戰已近尾聲,鹿死誰手變得非常清楚了。段祺瑞認為,要使山東問題得到妥善解決,中國就必須有機會參與戰後的和會,從而與日本爭奪失去的權益。

即便不考慮山東問題,中國繼續保持中立也不明智,因為「將來協約國取得勝利,中國將成局外之人」,而中國參加,「那將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時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和會上有我一席之地,必將提高中國之國際聲譽」。

民初時的中國,仍然是一個被世界列強所看不起的國家。儘管客觀地講,以彼時中國的實力,一旦宣戰,根本不可能耗費大量金錢,或者派大批軍隊到國外去作戰,當然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列強對中國的看法,可是國際地位及權利總有望得到提高,也有分享戰勝國所應享有利益的希望。

除此以外,段祺瑞還有經濟上的其他盤算。「一戰」爆發後,德國成為與銀行團其他成員對峙的力量,五國銀行團實際成了四國銀行團(英法日俄),第二筆善後借款也告吹了。倘若不是袁世凱整頓財政,加強稅收,並發行國內公債,政府差點就維持不下去了。

接下來的護國戰爭「耗費國帑甚巨」,而地方上本來應解送中央的稅款,也被各省截留。發行內債吧,舊債尚未整理完畢,續募新債自然無人搭理。

民初主要由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代理國庫,但自袁世凱稱帝,兩家銀行一共僅剩下兩千萬元的現金,為維持軍政費用,只得停止匯兌,也就是說它們發行的紙幣不能再與現銀同價流通使用。加上投機商人操縱其間,紙幣價格時漲時落,老百姓受損頗巨,以至於「手持國幣不能買斗米升粟」。

可以說,段祺瑞從袁世凱手上承接的就是一個爛攤子,除了向四國銀行團續借外債,他沒有其他辦法可想,然而四國銀行團除日本外,全都在歐洲忙於戰爭,並且本身國內財政也很困難,並無能力再借款給中國。

當時有能力對華借款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日本,一個是美國。日本當政的大隈內閣是「二十一條」的提出者,主張以強硬手段對華交涉,段祺瑞本人在「二十一條」鬧得沸沸揚揚之時,又是堅決的主戰派,他領導下的政府當然不可能主動向日本開口借錢。

美國成了唯一的選擇,在駐美公使顧維鈞的努力下,段政府分兩次向美國借了五百萬元。這件事本來是在內閣秘密討論通過的議題,可是時任內務總長的孫洪伊為了在市場上謀取厚利,卻故意向外界放風,結果此事就被銀行團給發現了。

善後借款協議之苛刻之處在於,它附加了很多額外條件,就像繩索一樣左一道右一道地把你綁起來。其中一個條件就是,中國不能與銀行團以外的國家簽訂政治性質的借款合同,美國不在四國銀行團之內,就被認為違反了協定,四國銀行團當即向中國政府表示強烈抗議。

沒法再向美國借了,而已經到手的區區五百萬元又不足以應付政府的日常開支和急需——這筆錢是1916年借到的,當年就花得差不多了。到1917年前後,中國政府的財政困難已達極點,段祺瑞及其內閣也一度到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地步。

通過與包括英美在內的協約國方面的接觸,段祺瑞得到啟示,即只要中國參戰,不僅可獲得協約國集團財政上的「援助」,還能緩付庚子賠款和提高關稅。

正是有了這些深思熟慮,在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遊說之前,段祺瑞就已決定參戰,並讓張國淦寫出提綱,以備在國務院範圍內進行討論。當芮恩施拜訪段祺瑞時,他發現這位中國總理已經在考慮與德國斷交的可能性。

需要提出的是,美國的參戰勸告針對於所有中立國,沒有強邀中國之意,提供援助的許諾也不是其政府的本意。而後,在其他重要中立國均未響應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反過來又勸告中國無須單獨與美國保持一致,並暗示芮恩施在此問題上推動過頭。

對段祺瑞而言,響應美國的參戰勸告是加入協約國陣營的一個機會,豈可放過,至於「單獨」與否,本來也不是他考慮的重點。1917年2月9日,中國向德國政府發出照會,對德國的潛艇正式提出抗議。這一行動非常果斷迅速,事前連協約國公使也未聽到風聲。同日,在給芮恩施的迴文中,段祺瑞也明確表示了打算參戰之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