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句話推倒了清家皇上 頭腦里沒有政治

每個人對事物乃至社會問題的看法,都可能和他的個人經歷有關。馮國璋代理過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兼陸軍貴胄學堂總辦,陸軍貴胄學堂里曾設立了一個王公講習班,攝政王載灃以下很多滿洲親貴都是這個講習班的學員,在此期間,他們建立了較好的感情基礎。以後載灃當國,對袁世凱及北洋系極力打壓,唯獨對馮國璋籠絡有加。

馮國璋固然不肯背叛袁世凱,為此只好採取竭力迴避的辦法——先是以墜馬受傷和原配夫人病喪為由,多次向朝廷請假。請假未准後,又來了個裝聾作啞,假痴不癲,從此「鉗口結舌,隨聲畫諾,不復言天下事矣」。

馮國璋接替蔭昌出任第一軍總統,乃出於袁世凱的奏請。袁世凱當時就對他說:「非籌備周妥,計出萬全,斷難督師進攻。」那意思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就是你慢慢走,慢慢看,不要急著打革命軍。

馮國璋對袁世凱這種挾敵自重、漁翁得利的複雜思路根本就不能領會。他只知道袁世凱復出後,兩個忠現在可以歸於一個忠,也就是忠於清了,他正好可以藉此大展拳腳、建功立業。

早在離京南下之前,馮國璋就興奮地對一位部下說:「這一來,咱的黃馬褂算是穿上了,興許後人還會世襲罔替哩。」一到湖北前線,他就鉚著勁與革命軍作戰,甚至不惜縱火燒城。

看到馮國璋不能領會自己的意圖,袁世凱很是不快,他對段祺瑞說:「華甫(馮國璋的字)這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頭腦里沒有政治。」

為了不讓馮國璋干擾其既定方針,袁世凱決定把段祺瑞調到漢口,並讓他署理湖廣總督,兼辦剿撫事宜。

眼看著身處後方的同事突然變成了上司,自己在前線賣命卻未得升遷,馮國璋心裡自然不會痛快。儘管如此,他還是派參謀長張聯棻代表自己北上迎接段祺瑞。

一見到張聯棻,段祺瑞就問他:「你還想做清廷的官嗎?」張聯棻是北洋陸軍學堂的畢業生,算是段祺瑞的學生。段祺瑞如此發問,讓他不明所以,只好順著對方的意思回答道:「我跟著老師走就是了。」

第二天,段祺瑞就讓自己的參謀長給馮國璋打電話,要調一協的部隊去後方維護治安。馮國璋不聽則已,一聽更加生氣:你來我這兒到底是幫忙還是添亂?不增援就罷了,居然還抽我的兵!

他一個兵也沒撥給段祺瑞。

其實段祺瑞的這個決定乃是袁世凱的主張。袁世凱調段祺瑞來漢口,為的就是要讓馮、段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抽去馮國璋的一協之兵,既可以名正言順地減弱前線攻勢,同時也能藉此對馮國璋進行暗示。

在馮國璋拒絕抽兵後,袁世凱又通過朝廷發來電諭,直接命令他抽出一協給段祺瑞。

你有上策,我就有對策,牛脾氣上來的馮國璋索性和張聯棻商量了一個花招。首先,他們拍一份電報給朝廷,假裝沒有收到電諭,請求朝廷增兵前線,以用於進攻漢陽。接著,再發一封電報,說是剛剛收到電諭,尊重朝廷抽兵的安排,可是前線已經打了起來,戰事吃緊,兵力單薄,一時難以抽調。

朝廷哪裡知道裡面的隱情,收到馮國璋的請示後,便同意暫時不再抽兵。馮國璋利用這一機會,在打退革命軍對漢口的反攻後,就集中兵力進攻漢陽。

1911年11月27日下午,漢陽淪陷。因「收復」漢陽之功,馮國璋被朝廷封為「二等男爵」。當他在漢口的第一軍司令部里奉到這一電旨時,心情異常激動,忍不住對自己的秘書說:「想不到我一個窮小子,現在封了爵啦!這實在是天恩高厚,我一定要給朝廷出力報效。」

馮國璋邊說邊流淚,等到話說完了,竟然大哭起來。

在這種亢奮情緒的支配下,馮國璋三番五次地給袁世凱發電報,說「時機萬不可失」,又說「武昌唾手可得」,要求乘戰勝餘威,儘快給他下達攻克武昌的命令。

袁世凱怎麼可能下這樣的命令,他怕就怕馮國璋真的打下武昌。

漢陽失守之後,武昌方面人心惶惶,擔任前線指揮的黃興與黎元洪等人在戰略戰術上發生嚴重分歧,一氣之下離開武昌返回了上海。這使得形勢更加危急,黎元洪手足無措,對清廷和北洋軍的態度也隨之軟了下來,甚至表示可以放棄共和,接受君主立憲。

對袁世凱而言,這正是他處心積慮想要達到的又一個利益平衡點,不過到了這一步也已經探底,不能再往前面去了。於是他急電馮國璋:「不接指示,不得輕舉妄動。」與此同時,還警告馮國璋必須嚴格約束部下,決不能向武昌發動進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