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光榮革命:從獨裁到立憲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與此同時,威廉返回倫敦以率領軍隊前往歐洲大陸,因為英格蘭已經加入了對法戰爭。由於不信任英格蘭政客,威廉就職後提拔了很多隨他前往英格蘭的荷蘭人,而這又引發了混亂和嫉妒。

的確,當時絕大部分英格蘭領袖人物都與聖日耳曼宮的詹姆斯二世保持聯繫,威廉根本不知道該信任誰,就像這些英格蘭領袖不知道威廉和詹姆斯誰最終獲勝一樣。我們如今絕大多數都傾向於認為那個時期的不確定性和焦慮都是前所未有的,不過事實上,以前的每一代人幾乎都不得不作此類抉擇。而一旦選擇錯誤,他們所失去的就不僅僅是財產,甚至還包括他們的腦袋。

因此,領袖們和兩個陣營都保持聯繫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是不忠誠的。比如,雖然馬爾伯勒和艦隊司令拉塞爾與詹姆斯有書信往來,但最終還是他們拯救了威廉和英格蘭——儘管威廉在1691年解除了馬爾伯勒的所有官職。

1692年,威廉授權拉塞爾指揮英荷聯合艦隊。此時,在法國人的幫助下,詹姆斯發表宣言並計畫進攻英格蘭,他前往拉霍格港口,而強大的法國艦隊已經在那裡待命。此時威廉已經觸怒了拉塞爾,而拉塞爾也正在與詹姆斯書信聯絡。拉塞爾會怎麼做呢?

此時,英格蘭正在等候命運的裁決。當法國艦隊出港的時候,拉塞爾給予它沉重打擊並在詹姆斯的眼皮底下燒毀了其最好的十二艘船。此時的詹姆斯正在港口準備登船。這場戰役徹底終結了被驅逐的詹姆斯二世的翻盤機會,也終結了路易和法國的野心。

自此以後,英荷聯合艦隊在海洋中再無對手,而英格蘭軍隊及其供給也得以毫髮無損地輸往歐洲大陸。不過,路易依然主宰了陸地。他佔領了邊關要塞那慕爾,並在斯坦克和蘭登擊敗了威廉。

在這場生死戰中,經濟實力至關重要。據說路易自己也指出只有黃金才能獲取勝利,而此時的法國經濟狀況不斷惡化。偉大的科爾伯特 時期已經逝去,科爾伯特的英明舉措不能阻止法國貿易的持續衰敗。相反,在英格蘭,正如我們在上一章所看到的那樣,貿易正蓬勃發展。貴金屬的穩定輸入卻沒有給西班牙帶來好處,因為它沒有發展起國內工業和商貿。為了購買所需物品,西班牙的黃金和白銀也就源源不斷地流轉到其他國家。

藉助商貿,沒有礦產的英格蘭越來越富有;而且與傳統的不動地產不同,英格蘭的財富是流動資產。戰爭的勝利部分是由於威廉締造的具有政治家風格的社會基礎,部分是因為馬爾伯勒和歐根親王等人的軍事天賦,部分也因為英格蘭已經成為「歐洲的出納員」並用此類補貼維持了結盟。金融家和無數的商人、實業家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戰場上的軍隊。

1692年是值得紀念的,因為這一年誕生了國債。國王和政府之前也舉過債,但都是短期的,而且雙方都知道不久後的稅收就能夠償還借貸。雖然英格蘭已經富起來了,但它僅靠稅收也已無法負擔與盟國進行的戰爭的龐大開支。由於其政府是建立在民眾同意基礎上的自由政府,英格蘭政府擁有很好的信用。而長期借貸或是不定期還貸的方法也是在偶然間被想到的。現如今,我們對通行全世界的長期政府債券深惡痛絕,但在當時,國債卻為議會籌得了巨額資金並取得了對敵的巨大優勢。

另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1694年籌建英格蘭銀行。在以前,先是金匠而後是私人銀行家將錢存起來而後貸出去,但他們的資源實在有限,因而不得不保持很高的流動性,而在蘇格蘭人威廉·佩特森的建議下組建的新式銀行則超越了此類急功近利。銀行的巨額存款使得它能夠以更為現代的方式來從事規模大得多的商貿活動。銀行背後有政府的威望和信用以及政府資金作為擔保,因而無數喜歡儲蓄的個人都將他們的現金存入銀行。而這些存款又是政府能夠動用的一大筆資源,這也是英格蘭獲得最終勝利的一個因素。

另一個相對沒那麼重要的因素是由牛頓爵士提議的1696年貨幣改革。之前,人們通常都會削剪硬幣,而且由於硬幣的邊緣是平滑的,因而很難發現硬幣是否被削剪。而通過對硬幣的邊緣進行花邊扎壓後,削剪就很容易被發現。削剪問題也就得到了解決。

而在工商界,對貨幣的信心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政府也不得不進行改組。當威廉於1693年在蘭登失利後回到倫敦,他發現議會也混亂不堪。威廉是在兩個黨派的支持下獲得王位的,他也自然同時從兩個黨派里挑選大臣。但他最後發現,要想更加有效地開展戰爭,他最好還是從議會的多數黨挑選大臣;而如果議會裡的多數黨發生了變化,他也需要隨之更換大臣。英格蘭此時已經摸索著邁向對議會負責的內閣政府體制了。

另一個多少有點無意為之的進步,就是議會拒絕繼續延用《行政許可法》,這也就廢除了從政府那裡獲得圖書出版或是報刊許可的必要性,民眾也就突然獲得了自由出版的權利。民眾對這次轉變處之泰然的態度,也是過去二十年間思想自由高度發展的最好註腳。

瑪麗王后的去世,對於只關心或是信任少數幾個人的威廉而言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危機。

1695年,威廉給予了法國五十二年來最大的打擊:他奪回了那慕爾要塞。但在國內,由於其諸多大臣的腐敗、威廉對其荷蘭支持者的獎賞以及其他原因,導致了民眾以及上層人士的不滿,他們覺得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詹姆斯二世黨一直陰謀不斷,而現在大權獨握的威廉比之前與瑪麗共享權力時的地位還要脆弱。前國王詹姆斯如今突然遷至加萊,而那裡正是所有詹姆斯二世黨人的活動中心。他們甚至準備在威廉狩獵後回肯辛頓宮的途中實施謀害,不過這個可怕的陰謀最後被揭露。這個流產的陰謀在很大程度上恢複了威廉的威望。

他也最終與法國達成了《里斯維克和約》(Treaty of Ryswick),結束了與法國的戰爭;路易也承認威廉為英格蘭之王。不過,各種因素的再次糅合降低了威廉的受歡迎度。而且對威廉來說,時日無多的事實也意味著他幾乎不可能在有生之年率領英格蘭擊敗法國了。

威廉很清楚,《里斯維克和約》不過是個暫時性的停戰協定;但與往常一樣,在歐洲大陸戰爭之末,英格蘭人希望忘掉戰爭並回歸到正常生活。西班牙帝國的分裂導致的慘狀仍讓其他人心有餘悸,路易和威廉都看到了當時形勢下的危險所在。

1698年,兩位國王簽署了《分割條約》,同意將西班牙帝國的較大部分交給巴伐利亞選帝侯 。但伊萊特勒王子在第二年突然去世,打亂了這個安排。與此同時,議會已經著手要把英格蘭軍隊人員削減至七千人,這就削弱了正在與路易討價還價的威廉的力量。威廉像一個叛國賊一樣受到圍攻,議會還強迫他解散荷蘭衛兵隊。此時,疲倦的威廉國王甚至想過遜位並返回荷蘭。

此時的蘇格蘭也有麻煩事。有一家公司準備在巴拿馬地峽或當時所謂的達連灣開拓殖民地,但這是個極其愚蠢的做法,因為那個地方隸屬於西班牙帝國。而蘇格蘭人卻極其希望能夠藉助這個地方來建立他們的商業。當絕大部分殖民者死於疾病、剩下的也被西班牙人殺死時,蘇格蘭人表現出極大的不滿和失望,而威廉就相當不公平地首當其衝,因為他拒絕為了挽救這塊殖民地而與西班牙開戰。

在這些困難條件下,他繼續與路易協商並於1700年簽署了新的《分割條約》。但僅幾個月後,西班牙國王逝世,而當路易發現西班牙國王將整個帝國都遺贈給自己的孫子腓力 的時候,他接受了這筆遺產並撕毀了與威廉的協議。

這樣,戰爭的爆發就只是時間問題了,但此時還存在其他困難。西班牙國王去世前幾個星期,年輕的格洛斯特公爵也在英格蘭去世;包括年輕的巴伐利亞選帝侯等人的逝世,對英格蘭歷史和世界歷史都有著深遠影響。格洛斯特是安妮·海德最後一個在世的孩子,他也是其姐姐與威廉的英格蘭王位的繼承人。瑪麗已經去世,安妮如今又沒有孩子,因此繼承人問題再次出現。這也是威廉所委任的托利黨內閣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再次證明所謂的君權神授觀已經站不住腳,這個國家堅定地相信議會有權委任君主及指定繼承人順序。

不過,既然這個國家認為天主教徒不能為王,那就仍然表明其世襲觀念還是很強的。最後,來自漢諾威的女選帝侯索菲亞贏得了繼承權,她的後裔也是新教徒。她是詹姆斯一世的外孫女,也是斯圖亞特王室血脈最近的繼承人——除了威廉和安妮外,她還不是一個天主教徒。《王位繼承法》里還有許多其他條款,主要都是考慮到因為君主同時擁有歐洲大陸的王位或是領地而可能導致的危險而設計的。很多言論指出,英國憲法都是不成文的,但《王位繼承法》是諸多成文文件的其中之一,而且還是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威廉因為和路易簽署了《分割條約》而遭到托利黨人指責,其前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