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史前到羅馬時代 不列顛羅馬化

現在,是時候將論述從戰爭和流血轉向了解在不列顛所建立的羅馬文明的本質了,並且了解其究竟產生了哪些長遠影響——如果有的話。不幸的是,儘管存在很多羅馬遺迹,我們也相當了解那段有記載的歷史,但很多我們想了解的資料仍然是一片空白。

不管怎樣,我們的確知道,在奧古斯都統治期間,不列顛已經是最重要的行省之一,且通常由前執政官管理。儘管沒有關於人口的統計資料,不過種種跡象表明,當時可能有五十萬至一百萬人,其中大概有一半是完全羅馬化的:其中又包括駐紮在不列顛島上的四個軍團,以及具體數量不詳的羅馬人。這些人在當時不列顛的分布,更加接近史前時期的狀況,而非現代英格蘭的狀況。

早期的人們大多定居在那些容易耕作、土質相對鬆軟的地區。

後來發生的變革,即大規模在林地和濕地耕種,極大地擴展了可耕種區域,增加了食物供給和人口。不過這種變革是在《末日審判書》 施行時期才真正完成的。大約有十萬移民遷入英格蘭,包括五雷四萬名軍團士兵及其家庭成員、隨軍流動的平民、商人等。其中又包括各種民族,如勃艮第人、汪達爾人、哥特人和撒克遜人等,還有數量相對較少的純種羅馬人。儘管這個民族大熔爐就這樣持續沸騰、翻滾,新來者漸漸都被同化為精明的不列顛人。不過,要想搞清楚不列顛人的民族性在哪些方面被改變或是被改變了多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研究羅馬時期人們的生活時,我們首先要區分城鎮和鄉村。

而且在英格蘭,首先要考慮的必然是鄉村。

大多數地區都存在兩種類型的鄉村,即農莊和村莊。它們代表著截然不同的經濟體系和農業體系。雖然目前還缺乏證據,不過這兩種體系有可能在被羅馬征服前就已經存在。這兩種鄉村,一開始其中一種是單獨的家庭農場,另一種是社區群居,後來前者發展成農莊,後者發展成村莊。

至少在羅馬時期,農莊是一個家庭及其親屬的居所,獨立存在於其農場之外,並不與其他社區群居。雖然也有例外,但幾個農莊聚在一塊領地內的情況並不常見。也有一些農莊的領主從事的並非是農業而是挖礦等,但這種例外同樣沒有改變農莊生活的一般規則。

農莊本身可大可小。其大小取決於農莊主的財富,也與建築物有關係。農莊的風格及其陳設,通常都已經羅馬化了。矩形房間的牆壁一般用描畫的灰泥來裝飾,就如我們在龐貝看到的那樣。

那時候的居民,也不像如今居住在現代英國房子里的居民那麼熱衷於奢華的中央暖氣和沐浴用具。房子周圍就是空曠的田地。

一個農莊就是一個獨立、緊湊的經濟單元。僕人和工人的食宿由農莊主負責,他們就住在農莊的主樓附近。一般而言,農莊生活是有錢人的特權。不過它與後來的領主生活卻無絲毫聯繫,後者屬於完全不同的社會體系。農莊散佈於鄉村的各個角落,各地的農莊數量也多少不一。在1~3世紀,英格蘭農莊的數量和規模都有穩定的增長。

在羅馬時期,另一種鄉村生活形態就是村莊。在這裡,自治的人們生活在一起。他們居住在幾乎都是只有一個房間的圓形小棚屋裡,村莊外圍是溝渠或圍牆,以提供保護。從遺迹來判斷,這些人(除了英格蘭南部的)即使有被羅馬化,其程度也是很輕的。

儘管村莊擁有附近的土地,不過他們還是很窮。在這裡,村民共同耕種這些土地,而小塊土地則可能被永久性地或是分年度地分配給個體村民。有意思的是,我們關於十五個世紀前的土地形狀和分配的很多認識,還主要歸功於空中攝影術的發展。這些耕地的面積通常只有一兩英畝。而我們知道,耕地面積小的農民跟那些擁有很多耕地的地主相比,其效率總是較低的。與那些擁有大塊深耕地的農莊主相比,只有小塊淺耕地的農民也是這種情況。

現在,我們無法確切知道這些不列顛農民的狀況,也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土地還是只是帝國或地主的佃戶。不過,即使他們擁有人身自由,也可能逐漸變成大地主的附庸,就如在高盧和日耳曼發生的那樣。農莊里的工人跟奴隸差不多。不管怎樣,羅馬統治下的不列顛也算是實現了國泰民安。之前發生在無數小部落之間的持續戰爭(很多還是未被記錄的)總算是消停了。值得注意的是,農民們的小棚屋幾乎不生產任何類型的武器。

不列顛羅馬化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城鎮的增長。就如我們在導言中提到的,歐洲北部和地中海沿岸居民的重大差異就是:後者的城市化程度很高,而前者卻對鄉村生活感到心滿意足。希臘共和國是個「城邦」,羅馬帝國也是用一個城市而非一個鄉村、民族或種族來命名的,並以此作為其帝國的中心。在羅馬剛開始管理不列顛的時候,那裡沒有城市,甚至連相當規模的城鎮都沒有。

不過在羅馬人看來,城市就是文明。在高盧,羅馬人給當地部族興建城市,不久後在英格蘭也實行同樣的政策。他們逐漸興建了維魯拉米恩、倫敦、奇切斯特、坎特伯雷、多爾切斯特、埃克塞特和西爾切斯特等城市。阿格里科拉和其他總督都提倡城鎮生活,為此,他們花起錢來總是慷慨大方,甚至是過於浪費、毫無節制。

有人說,即使是現在的英國城鎮的公共建築也沒有當初的小部落城鎮多。比如,在西爾切斯特,最多不過兩千人,住在八十棟房子里,有一個長方形廊柱大廳,能夠容納四千人,公共澡堂可以同時容納幾百人洗浴。另一個奢侈的例子就是羅克斯特的大澡堂。

用的人很少,但規模超群,而且一直沒有完工。

城鎮里的街道是我們所熟知的矩形,有羅馬官員熟悉的用於聚會的公共場所、市集廣場等。政府為此所做的開支數目也極其龐大。很顯然,羅馬人不僅想在異地享受其習慣建築,同時還能夠在宏大、時尚的中心廣場用拉丁語來交流,保持與羅馬風格的一致性,並藉此來將那些外鄉人羅馬化。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成功了。以倫敦為例,安東尼時代,這裡有一萬五千至兩萬五千名居民;在維魯拉米恩大約有五千人,其他城鎮的居民數量也相差無幾。

但我們還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羅馬化對城鎮的影響,基本上都只是局限於城鎮內部。那些比較富有的農莊主的羅馬化只是虛有其表,而那些既不生活在城鎮也不是富有農莊里的廣大民眾所受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壯觀的城鎮建築規劃表明規劃者希望其人口能夠急劇增加,但習慣和偏好的改變來得太過突然,因而難以實現。事實上,即使是如今,不列顛人也更喜歡鄉村而非城市。

可以說,不列顛人的成長是建立在泥土上而非硬地板上的。後來,他們終於發現,城市和鄉村都是完滿生活所需的要素,不過他們一直沒有放棄對自然的偏好。那些最地道的倫敦人至今仍說「城鎮」而不是「城市」(除非他是在意指財政區域),講「道路」而不是「街道」。倫敦的鄉村化程度也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同等規模的城市更高。

漸漸地,羅馬城或羅馬鎮減少了。在西爾切斯特,廣場在公元160年被燒毀,而後重建,而在公元300年再次燒毀的時候就沒有重建了。還有其他很多地方的大量證據都表明城鎮生活漸漸式微,而這一時期的這個現象多少還是整個帝國現狀的真實縮影。

到4世紀,許多城鎮如維魯拉米恩實際上都被遺棄了,流民住進了那些被遺棄的房子。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那些因素外,其衰敗的原因至今仍未確定。一方面可能是大樓建築經費的中斷,一方面是重稅,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大大提高了生活成本。

在3世紀初至戴克里先統治期間,埃及的穀物價格上漲了六十倍。

帝國的其他地方極有可能也不同程度地面臨通貨膨脹的問題。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農莊和村莊都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單元。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如果無力承擔城鎮生活的成本,仍可仰賴土地為生。與那些依賴工資收入的城鎮富人相比,農莊主的確是比較幸福的。他們的生活儘管沒有那麼奢華,但也足夠舒適,而且幾乎從不至於饑寒交迫。

與農業不同,商業和工業主要由原料(如銅、鉛、鐵、獸皮,或許還要算上奴隸和獵狗)的出口和成品的進口組成。工商業最終也逆轉了大不列顛後來的歷史。在這種轉型中,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其中包括資本集中、大規模生產、金錢流入商人手中、富有貴族的債權累積等。這種並不健康的狀況在某些方面與現今類似。在這一時期,羅馬的知識和審美都開始枯竭。曾經輝煌的不列顛藝術,也正是由於受羅馬的影響而變得低劣、庸俗,成為一個生產組織而非藝術創作組織。羅馬也沒有改善英國的宗教生活。

羅馬的泛神論宗教並沒有取代當地人不計其數的部落神靈。不過,在羅馬統治結束之前,基督教找到了立足點。基督教的影響範圍不僅是在羅馬統治範圍內的不列顛,也在那些羅馬武力未能企及的地區,只是其中的來龍去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