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生命之火 六

楊絳畢生愛好讀書,在家閑暇時,她常與錢鍾書各坐餐廳長桌一端,錢先生面前高高一摞中文線裝書,而楊先生面前則全是外文版書籍,夫婦倆樂此不疲神遊於浩瀚書海中……

錢鍾書去世後,已經九十餘歲高齡的楊絳依然手不釋卷,並還在孜孜筆耕不輟,仍在用雙手、用生命之火的暖流回報人民,回報社會。楊絳的體形屬於那種長壽型的老人,瘦小輕盈,走路不彎腰駝背,白髮里還裹著些許黑髮,牙齒基本完好,思維敏捷,九十多歲的高齡還在著書寫作便是最好的明證。當然人老了不免會有病來侵襲,但楊先生很注意鍛煉,前些年只要天氣好,她一定會出來走走。如今,楊先生不大在院子里散步了,但每天要在家裡堅持走7000步。院子里的人說她能活到120歲。她聽了笑笑說:「活那麼久太苦了。」可見她對生死的豁達。

德國學者莫芝宜佳記得:「令我記憶猶新的是她多次背給我聽的那首古老而有趣的健身『八段錦』,更忘不了她『搖頭擺尾去心火』地教我鍛煉身體的樣子。令我最欽佩的是楊絳在錢鍾書最後四年生病的艱難日子裡所表現出的堅強和從容。錢先生去世以後,楊絳雖筋疲力盡,卻差不多沒有休息,就出版了錢先生的遺著。記得她在信里提過這個巨大工作。」

平時,楊絳見到院子里的人時,總是笑眯眯地打招呼。她對小孩子尤為喜愛,見了孩子總會停下腳步,摸摸他們的小臉蛋,與他們玩玩。遇到院子里的綠化員工,她會提個建議,提出哪些樹木的布局不夠合理,相互遮擋陽光,枝葉枯萎了應當梳理。

學者畢冰賓為了了解楊絳先生在英國研讀英國文學的情況,二○○六年三月九日給楊絳打電話要求方便時錄音採訪。 電話里楊絳說她已經九十六歲高齡,「我現在是個大聾子」,誰來都要在耳邊大聲喊,她也會情不自禁大聲回答,那樣談學術問題太累,身體不能承受。但畢冰賓心想,畢竟楊先生在這個年齡上還在翻譯寫書,思維如此活躍,記憶力如此強健,表達如此流暢,連走路的步態都還那麼硬朗,怎能僅因為一個聾就放棄一個大好的機會記錄下她的一段別人不曾關注過的經歷?

所以他一再表示,我們不對談,只提了問題,請她小聲獨白,自己錄音,然後整理錄音即可。她說她不願意被錄音,即使錄了音,也沒有精力幫採訪者確認錄音稿。於是乾脆地說那就簡單聊幾句吧。「我說,你聽」。

楊絳說她在牛津是自費旁聽,不是正式學生。但作為「補課」,她跟著錢先生讀了很多英國文學作品,從古典到十九世紀的作家都讀了個遍。但因為不參加考試,也不拿學位,所以就沒有研究誰。也說不上特別喜歡誰。在畢冰賓的一再要求下,楊絳就舉了Ge Eliot和Jane Austen等例子,說很喜歡。特別說到Austen,塑造人物鮮活,過目不忘。為此,楊絳強調小說情節很重要,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這是好小說的要素。相比之下她不喜歡Charlotte Bronte,說Jane Eyre不是純粹的創作,有大量個人的影子在其中。順便說到她的《洗澡》就沒有一點個人的影子,人物都是純粹虛構。她特別讓他記住,好小說一定得塑造鮮明的人物,一定要有生動的情節。

就這樣,楊絳在電話里大聲喊了半天,畢冰賓深怕她累病,就一再說您的這些話不錄下來讓讀者了解太可惜了。她才妥協說,你可以寫個採訪提綱寄去,她「看情況可能會回答你」。沒想到的是她在第二天傍晚就讓家裡的阿姨小吳打來電話,說可以在電話上回答問題。楊絳的聲音依然那麼清晰,纖柔的無錫口音普通話,柔中帶剛,而且這完全不是敷衍我,而是個長談。

楊絳在電話里提到,「你說的我的小說,我是想搞創作,但那麼多年也是因為覺得不配,就也沒寫什麼。到了85歲上覺得和四十多歲還差不多,還能寫,才寫了《洗澡》,別的沒什麼創作。我自己一輩子很慚愧,要做的沒做成,所以就沒什麼可說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