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十一節

離開步道,我們試著走近鐮沼的水邊。

我們並肩坐在大石上。正如小正隨口說的,這裡大得幾乎可以稱之為湖泊。對岸那片墨綠色是密生的矮松。更後方的山脈也有草地,從鮮嫩的黃綠色到深綠展現多樣色彩。

雖說是夏天,山上此處毋寧已帶有秋意。水面上粼粼微波自左而右緩緩泛開。凝視著水面漣漪,小正說道:「關於剛才的話題。」

「啊?」

「《六之宮公主》。」

「噢。」

「我還沒聽到重點。」

「什麼重點?」

「你自己對於《六之宮公主》這篇小說的看法。」

「你這個問題問得很深入喔。」

「那當然。你應該有責任回答這個問題吧。」

「說的也是。」我仰望山上如貓咪歪頭的雲朵。「我第一次看這個故事時是在國中,其實那時毫無感覺。只覺得是個身世凄涼的貴族千金故事,看過就算了。可是,高三那年,在寒冷徹骨的嚴冬重讀,看到最後時我彷彿遭到當頭棒喝。我感到『啊,原來芥川在這種地方發出吶喊』。我相當震撼。『以前,我到底在看什麼』,害我呆了好一陣子。」

空中的貓咪,一點一點地伸長脖子。

「和芥川晚年的作品不同,很像他作風地搬出了《今昔物語》的題材。並且紮實創作出一個在命運的無情操弄中只能隨波逐流、別無他法、全身莫名散發出那種悲哀的貴族千金的故事,從中寄託芥川自己難耐的吶喊。一想到這裡,當我要選一篇最能代表『芥川這個作家』的作品時,當然立刻想到《六之宮公主》。所以,如果根據剛才那種想法,《羅生門》應該是以攻擊性姿態對外吧。但那並不適合作者,所以只能停留在模擬階段。可是,《六之宮公主》的痛苦卻是朝內發展,所以成功了。我認為那已超越個人,是個得以普遍化的傑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