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望月——陰曆十五

從前。

不知道多久以前的事了。

橋野一個叫古里的地方住著三姊妹。

有一次。

三姊妹依年歲長幼,分別飛到了笛吹嶺、和山嶺及太田林。

然後她們在各自前往的地點待了下來,成了觀音。

為何會變成觀音,傳說中並沒有提及。

只是如此傳說。

遙遠的古時。

一位神明從橋野川乘坐石船順河而下。

神明來到早栃的時候,說:

「啊,我中意這地方。」

便進入河岸山丘里的岩洞。

當地人把這裡稱為世外桃源,建了祠堂祭祀神明。

神明乘坐的石船現在仍在原處。祠堂附近的兩塊大岩石就是那艘石船,村人認為不小心坐上去會遭到報應,嚴厲禁止這麼做。

天人會到六角牛山遊玩。天人的女兒叫天人兒。

從前。

青笹村有七座池塘。某座池塘的池畔有塊岩石叫巫女石 。

有一次,天人兒從六角牛山降臨那池塘。天人兒脫下身上的衣裳,放在巫女石上,入池沐浴。

這時一名叫惣助的男子剛好來釣魚,看見巫女石上的衣裳。因為那衣裳實在太美、太珍稀,惣助不禁被它吸引,輕輕捧起,就這樣放進籠子裡帶回去了。他偷了天人的羽衣。

天人兒不知所措。沒有羽衣,就無法升天。別說升天了,赤裸著身體,甚至無法離開水裡。天人兒無可奈何,采了厚朴的樹葉,遮住裸體,到村子裡去尋找羽衣。

離池子不遠的地方有戶人家。

天人兒先拜訪那裡,問:

「剛才有個人去那邊的池子釣魚,您知道是哪一戶的誰嗎?」

那戶人家說應該是惣助,並好心告訴天人兒:

「再過去一點,有三戶並排的人家,中間就是惣助的家。」

天人兒照著說的前往惣助家,敲了門。

「剛才你是不是從池畔拿走了一件衣裳?如果是的話,請把它還給我。」

天人兒隔著門拜託,惣助打開門回答:

「沒錯,我看到巫女石上放了一件從未見過的衣裳,便把它帶回來了。」

天人兒再次請他歸還。惣助看到赤身裸體懇求的美麗姑娘,湧出了邪念。

「你晚了一步。那件衣服——因為太珍奇了,我把它獻給主公了。我剛從大宅里回來。」

惣助撒了謊。他捨不得歸還了。

天人兒唏噓不已,哭了起來。

「這樣我就無法回天上去了。我該如何是好?」

惣助看到哭泣的天人兒,心生同情,但既然已經撒了謊,也不能再拿出衣裳。天人兒哭了一會兒,抬起淚濕的臉龐,怯怯地說她有事相求。惣助因為內疚,便要她直說無妨。

「可以借給我三人役的田地嗎?」

三人役就是三反步,也就是約九百坪的大小。

你要田地做什麼?惣助問。

「我要在那裡種蓮花。我要從蓮花采線織布,做出讓我再次返回天上的衣裳。」

天人兒回答。惣助應該是出於同情,設法弄到了土地借給天人兒。天人兒又懇求惣助,在巫女石所在的池畔用竹子蓋了間小屋,住在那裡。

據說青笹村這個地名,就是源自天人兒的竹小屋。

一段時間過去,三人役的田地開滿了蓮花。天人兒從那些蓮花當中抽取絲線。

她嚴厲囑咐惣助絕對不可以偷看她織布的樣子,然後閉關在竹小屋裡,不分晝夜地織起布來。

她一邊織布,一邊以動聽的歌聲唱歌。

那歌聲不分晝夜,也傳入了惣助的耳中。據說那歌聲之悅耳動聽,令人心蕩神馳。有一天,惣助就像被那歌聲吸引,迷迷糊糊地離開家,偷偷跑到竹小屋那裡。

結果——

還是一樣聽得到歌聲,但情況有些怪異。小屋裡傳來的只有織布機的梭子聲。雖然天人兒禁止他看,但惣助無論如何都想確定一下屋內的狀況。

惣助小心不被發現,悄悄偷看屋內。

竹小屋裡不見女人的蹤影。不在嗎?還是看不到而已?總之惣助就是沒看見天人兒的人影。

他直覺地想:其實天人兒是在六角牛山織布。

為何會覺得是六角牛,惣助也說不上來。不過天人兒不在這裡,而是在別的地方織布,只是聽起來像在這裡織布一樣而已——不,只是惣助這麼認為而已。

惣助回到家,拿出藏匿的天人兒衣裳,不知究竟是何打算,真的拿去獻給了主公。

是覺得不能對天人撒謊嗎?

主公高興地收下獻上的珍品。

沒有多久,天人兒便織成了美麗的布。據說那種布叫作曼陀羅。

惣助以為天人兒會穿上那曼陀羅返回天上,然而意外的是,天人兒居然拜託惣助,把她辛苦織成的曼陀羅也獻給主公。惣助不懂天人兒在想什麼,但這個提議不錯,便照著她說的前往主公那裡。

不止一次,居然兩次獻上世間獨一無二的珍品,主公感到罕異並歡喜,說:

「真想看看織出這美麗布匹的女人。」

又說:

「告訴她,只要她開口,什麼樣的願望我都滿足她。」

惣助轉達主公的話,天人兒回答:

「我並沒有什麼願望。」

惣助覺得可惜,天人兒便說:

「不過,我想在主公身邊服侍他。」

惣助心想既然如此,便立刻帶著天人兒去找主公。

天人兒是天人,美若天仙。主公歡喜不已,決定將天人兒留在大宅。但儘管是天人兒主動提出要服侍主公的,她卻什麼事情都不做。她不僅不工作,甚至茶飯不思。儘管如此,主公還是很珍惜天人兒。雖然主公待她如至寶,天人兒卻一天比一天更陰鬱消沉了。

沒多久,夏天到了。

大宅里依習俗在土用 的日子晾曬物品。

惣助獻上的原來的衣裳,也從倉庫深處拿出來晾曬,以防蟲蛀。

天人兒一看到它,立刻趁隙披上,一眨眼便往六角牛山飛去了。

主公同時失去珍寶與美女,難過不已,日復一日不斷地嘆息。但不管再怎麼悲傷也無濟於事,為了死了這條心,主公把剩下來的曼陀羅捐給了寺院。

那寺院便是現在綾織村的光明寺。

據說綾織這個村名,也是源於此。

天女游幸過的七座池塘,後來也日漸淤積成了沼澤,後來不見了。

現在那裡只祭祀著叫作沼御前的神明。

除了青笹村的故事以外,綾織村也有天女降臨、織出美麗布匹的傳說。

光明寺現在確實還保存著布片,但據說那不是主公捐獻,而是當地織出來的綾羅。

除了光明寺以外,還有別的寺院收藏有傳說是天人所織的布匹。

那所寺院收藏的布,據說叫作曼陀羅。

從前。

早栃有個女人叫阿弁。

有一次,阿弁在住家附近的河裡洗白蘿蔔,發現水底有東西閃閃發亮。她伸手撈起來一看,令人驚訝的是,那是一塊金子。

阿弁尋思起來。

這種地方竟然有金子,太奇怪了。不可能是有人遺落,或是放在這裡的。那麼一定是上游漂過來的。只要沿著這條河往上走,一定會有金山。

阿弁這麼想,開始溯河而上尋找金山。來到叫作六黑見山的一帶時,不出所料,真的有座金山。

然而有個壞人不曉得是跟蹤了阿弁,或是不知怎的打聽到這件事,得知了金山的秘密。

壞人想要獨佔金子,便殺掉了阿弁。

後來不知道怎麼了,可能村裡的人可憐阿弁,又為了稱許她發現金子的功德,將她祭祀為弁天。現在的弁天山就是那座金山。

據說只要有男人爬上弁天山,就一定會下雨。

從前。

栗林村的太田有一棵大杉樹。那棵樹極高,即使從五里外的笛吹嶺山頂也能看見,人們都稱它為「一權現」。

某一年。

因為一些緣故,必須砍倒這棵大樹。但用一般斧頭或劈柴斧實在不可能砍得斷,只能花上好幾天,用鋸子慢慢地鋸。伐木工從早鋸到晚,然而一晚過去,樹木又會恢複原狀,連木屑都不見了。一定是木屑趁著夜裡又跑回原處。照這樣下去,不管花上多少天,都不可能砍倒樹木。村人都束手無策。

結果。

某天晚上,一棵樹託夢給村人。

那是叫作瀨之木 的樹。瀨之木說:

「每天晚上將鋸出來的木屑燒掉,很快就可以把樹砍倒了。」

意外得到託夢,人們隔天照做,果真沒有幾天,就把大杉樹砍倒了。

村人大為欣喜。

但是。

森林和山中許多樹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