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日月——陰曆三日

在遠野地方,說到三峰大人,指的就是狼神。

三峰大人祭祀在舊仙台領 的東磐井郡衣川村。

每當遇到壞事、災難,而不知道是何者所為時,三峰大人便會為人指點迷津。只要藉助此神的神通力,即使有多名嫌犯,也能釐清究竟是何者所為。

委託神明時,需要舉行儀式。首先由兩名近親前往衣川,暫借神體。

依據通例,神體是個小盒子,但有時是御幣 。神體要迎至委託者的家中,不過從神社運送到家裡的途中,最忌污穢。手捧神體的人要小解等的時候,一定要讓另一個人捧著。稍有不敬,就會遭到報應。人們相信,如果捧著神體卻不慎跌倒,就會被狼吃掉。

迎來神體後,安放在內廳祭祀。入夜後熄掉家中燈火,輪流一個個前往漆黑的房間祭拜。如此一來,就能知道做壞事的是誰。

前年,栃內和野一個叫佐佐木芳太郎的家裡有棉絞紗被偷了。

應是村裡的人所為,也有幾個嫌犯,卻苦無證據。畢竟棉絞紗上不會寫名字,看不出是不是自家紡的線。

因此村人決定一起請示三峰大人。

村人到佐佐木家集合,獻上供品,一面祭拜,一面等待入夜。

在場的人裡面,有個婦人從一開始模樣就不對勁。她面色蒼白,表情僵硬,合掌的手還顫抖不止。不久後,太陽西下,祭拜的時間到了,卻不知為何,只有那名婦人無法前往內廳。眾人或是斥罵,或是鼓勵,她卻堅稱不能去。眾人強逼她去祭拜,她才勉強站起來,然而膝頭顫抖得太厲害,無法行走。眾人硬要把她拖去,結果婦人當場倒地吐血。

婦人獻上的年糕也沾了鮮血。

村人判斷不必逼她進內廳,神意也已經顯現,斷定就是那名婦人所為。

村人責備婦人,但也因為是村子裡的事,不願意鬧得太大,便要她把贓物歸還失主了事。女人當天便將贓物交出,得到了村人的原諒。

這件事稍早之前。

住在綾織村小字山口的瀨川春助,也在去海邊的時候遭了小偷。

他被偷走了現金八十圓。因為瀨川也不想鬧上警察,便向三峰大人祈禱開示,結果很快就揪出了竊賊,事情得以不必鬧大。

明治四十三年,土淵村小字本宿一戶姓留場的人家失火燒掉時,也是懷疑有人縱火,請求三峰大人開示。因為隔壁聚落的人嫌疑重大,因此兩個聚落的人集合在一處祭祀。然而那一次神明卻沒有顯靈,犯人沒有現身。

這表示並非縱火,而是單純的失火吧。

每一次祭祀完三峰大人,都必須立刻請回神明,送至衣川。這是規矩。

有戶人家疏忽了這規矩,一直沒有將神體送回去,置之不理。

結果那戶人家的馬一夜之間全被狼咬死了。

三峰大人也是狼神,因此也會有這樣的報應。

綾織村駒形神社俗稱御駒大人,祭祀的是蒼前駒形明神,神體是石神。信徒都會供奉形狀如男性陽具的石頭。

這座神社的由來極為奇妙。

事情發生在從前,五月插秧的時期。

全村的年輕女人都出動去插秧,這時一個行旅裝扮、背著孩子的人路過村子。

女人們不經意地一瞧。

發現那人背上的孩子竟沒有口鼻。頭上包著紅頭巾,但臉部一片平滑,非常不可思議。

女人們訝異地看著旅人經過,只見旅人一路走到御駒大人的所在處,停下來休息。

有人說旅人死在那裡。

也有人說是丟下孩子離開。

據傳駒形神社就是那時成立的。

不過那孩子是什麼人、後來怎麼了、為何非在那裡建神社不可,就不得而知了。

從土淵村前往小國村的立丸嶺山頂,有棵上面雕刻有陽具的大樹,在從前,它也是石神。

這座山嶺流傳著闡述金精神 由來的民間故事。

不過似乎還有許多地方的石神擁有極類似的傳說。

土淵村小字栃內的和野這處地方的石神是一根石棒,就豎立在農地中央。據說這石神能治女性腰痛。

不過對於農地主人來說,這根石棒很礙事。它不僅妨礙農作,成天有人來膜拜也很麻煩。有一次,地主打算把這根石棒拔起來丟去別處,因此挖掘石棒根部,沒想到挖出了數量驚人的人骨。地主害怕作祟,把骨頭埋了回去。結果石棒到現在依然豎立在農地上。

挖掘石棒根部,竟挖出人骨的例子還有別的。

小友村的蝦夷冢就是一個例子,據說綾織村還有其他兩個例子。

前往宮守村小字中齋的路旁有一尊石神。

據說是乳神。應是能保佑產婦順利泌乳。

傳說在過去,有名尼僧不知何故,變成了這尊石頭。

至於是因為什麼樣的經緯而變成石頭,並未流傳下來。

土淵村小字山口的南澤三吉,家裡的屋內大人 是一幅佛畫掛軸,上頭的圖樣幾乎就像是阿彌陀佛。不過傳說看了這幅掛軸眼睛會瞎掉,因此沒有人可以看它。

大同家也有一樣的掛軸,但還有一尊木像的屋內大人。南澤家只有掛軸而已。

不過據說兩家都還附有另一幅掛軸,寫著「南無阿彌陀佛」。

某天晚上,南澤家遭了小偷。

宵小趁夜深時分潛入客廳,將財物放入大箱背起,準備逃跑。然而卻不知為何,手腳突然動彈不得。小偷就這樣以背著箱子的姿勢,僵固在客廳直到早晨。天亮以後,南澤家的人發現小偷,大吃一驚,但仔細一看,那小偷竟是街坊鄰居。家人要他放下贓物快滾,不予追究,但無奈小偷無法動彈。

他既無法放下箱子,也無法走動。

眾人都訝異是怎麼回事,忽然留神一看,發現佛壇的門打開著。

家人認為這是神明的旨意,在屋內大人前供上燈火,要小偷為自己的罪行懺悔。小偷誠心致歉,四肢才總算恢複了自由。

這是距今八十年前的事。

遠野有許多人家祭祀御白大人 ,這種神明有個廣為人知的由來。

不過每一塊土地流傳的內容似乎都有微妙的差異。

附馬牛村也流傳著幾種版本,以下試舉一例:

天竺一名富翁的女兒嫁給了馬。

富翁恨極此馬,遂將其宰殺,剝皮之後掛在松樹上。

女兒前往掛了馬皮的松樹下,思戀馬而哭泣。

結果懸掛在枝頭的馬皮對那哭聲起了反應,自行飛動,落下來裹住女兒的身體,飛上天去了。

遠野鎮上流傳的版本又不同:

以前某個鄉下地方住了一對父女。

女兒嫁給了馬。父親盛怒不已,把馬綁在桑樹下殺掉了。

女兒悲痛欲絕,剝下死馬的皮,用那皮造了小舟,操著桑木做成的船槳出海去了。

但女兒仍哀痛不已,最後終於悲傷至死,屍身漂流到某處海岸。

傳說從那艘馬皮舟和女兒的屍首冒出來的蟲就是蠶。

土淵村一些地方流傳的版本,又有些不同。

直到父親殺馬的部分都一樣。

女兒看到父親殺了馬,悲痛已極,說:

「事已至此,我不能繼續待在這個家了,但我會安頓好爹往後的生活再離開。春季三月的十六日早上,請爹在黎明起床,看石臼裡面。裡面的東西應該可以養活爹。」

然後便隨著馬的屍首一起飛上天了。

到了那一天,父親照著女兒說的看石臼,發現裡頭冒出許多有馬頭的白色小蟲。父親用桑葉餵養那蟲,據說這就是養蠶的開始。

遠野地方的御白神祭典,主要在正月十六日舉行。

唯有此神,祭祀一事稱為「遊樂」。

像是山口的大同家,祭日當天,該戶人家的御白大人的眾養子會從各地帶著大鏡餅 前來。清晨,從幽暗的內廳佛壇取出熏得漆黑的舊箱子,由該戶人家擔任齋子 的老奶奶親手打開,取出一年只有這一天能見光的神明。被取出的御白大人由集合而來的養女和婦女穿上嶄新的紅花染布,並施以一年一度的化妝。頭部要撲上白粉,但如果家裡沒有白粉,養子也沒有帶來,有時也會把米粉溶入水中,代替白粉塗抹。

御白大人換好衣裳,頭部抹上白粉後,便被擺飾在神壇上。

接著用養子帶來的鏡餅做成紅豆麻糬,供奉神明。養子們也會一起分享這些紅豆麻糬。御白大人特別喜愛紅豆食品。

供奉完紅豆麻糬後,就進入御白大人的遊樂時間。

齋子老奶奶慢慢地拿起神體,使其遊樂。

唱著自古流傳的御白大人遊樂的歌曲,令御白大人活動。

這些歌曲先是陳述神明的由來,告慰神明,然後由會唱的女孩合唱一些短的段落。

妙音講·妙音講·妙音講之神,沒什麼了不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