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一

當克莉走進空曠的圖書館時,發覺這裡的氛圍明顯沒有從前那麼令人愉快了,讓人不由得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也許是因為整個小鎮都被一種類似世界末日一般的陰鬱氣氛所籠罩著——或者也許僅僅是因為預示大雪即將來臨的黑暗烏雲聚集在山頂之上,所以這裡的氛圍也受到了影響。

史黛西·保得里跟著克莉走進了歷史資料區,還輕聲吹著口哨,「哇哦,這裡真不錯,是因為這個小鎮很富有,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是的,小鎮很富有,不過沒有人來這裡。」

「人們都忙著去購物了吧。」

克莉看到了泰德,他正坐在房間對面的辦公桌旁邊。看見克莉和史黛西後,泰德放下自己正看著的書,站起身來迎接她們。他穿著一件緊身T恤,看起來非常帥氣,克莉發覺自己的心竟「怦怦」直跳起來。她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將史黛西介紹給泰德認識。

「女士們,今天你們想找哪方面的歷史資料呢?」泰德問道,並用讚賞的目光打量著史黛西。克莉不得不承認史黛西的確是俊秀出眾的女子,任何男人應該都喜歡看她,可是克莉卻有些在意泰德看史黛西時的殷勤眼神。

「謀殺和故意傷害罪。」克莉回答道,「我們想看看你這裡能找到的所有在灰熊殺戮事件期間與謀殺、縊死、自衛報復、槍殺、累世宿仇——總而言之就是一切糟糕的事情——有關的文章。」

聽完這話泰德笑了,「差不多每一期老舊的《洛寧福克快報》上都有一篇與某種罪行有關的故事。那時的小鎮是個臭名昭著的地方,也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跟現在不太一樣。你們想從哪一期的報紙開始看?」

「第一起灰熊殺戮事件是在1876年5月發生的,那麼我們就選擇看自1876年4月1日那一期開始,一直到半年之後的報紙吧。」

「沒問題。」泰德應道。

克莉留意到他的那雙眼睛仍然不時在史黛西身上停留,而且不僅僅是停留在她的臉上。可是上尉看起來像是對此渾然不覺一般——也許這樣的事在她那幾年的軍旅生涯中常常發生,所以她已經對此習以為常了。

「所有的舊報紙都已經轉為數字化資料並存檔了。我會為你們找兩台電腦,然後教你們如何查找資料。」他停頓了一下,「今天鎮上的氣氛一定很瘋狂吧。」

「是的。」克莉說道。事實上,除了擁堵的車輛之外,其他事她並沒有太過留意。

「就像電影《大白鯊》中的情節。」

「此話怎講?」

「電影中那個小鎮叫什麼名字來著……是阿米蒂嗎?那裡的遊客成群結隊地離開了。唔,這裡也正發生著同樣的事情。你們注意到了嗎?就在一眨眼的工夫,滑雪場就變得冷冷清清了,酒店的房間也都紛紛空了出來,甚至連那些以這裡為第二居所的房主們也準備撤離此地。再過一兩天,這裡就會只剩下新聞記者了。一切都來得這麼快,實在是不可理喻!」他在兩台並排放置著的電腦鍵盤上敲擊了幾下,隨即站直了身子。「行了,你們可以盡情地『享用』它們。」泰德簡要地介紹著如何操作這兩台設備,其間他停頓了一下,「那麼,史黛西,你是什麼時候來這兒的呢?」

「四天之前。不過我一直都保持低調,我不想在這裡引起騷動。」

「已經四天了……那麼你正好是在第一場火災發生的前一天來的嗎?」

「我想應該是這樣的。在我來到這裡的第二天早上,我便聽到了那場可怕火災的消息。」

「我希望你能喜歡我們這個小鎮。這裡可是非常好玩的地方——如果你有很多錢可以揮霍的話。」他笑著眨了眨眼。讓克莉放心的是,接下來他終於回到自己的辦公桌那邊去了。她這是在吃醋嗎?她並沒有跟他挑明關係——她甚至還拒絕接受他的邀請去看看他的公寓。再說了,任何正常男人都會對史黛西·保得里多看一眼的。

她倆以日期為界,分頭查找,克莉負責查找前三個月的資料,而史黛西則負責查找後三個月的資料。很快她們都陷入了沉默,只能聽見兩人輕敲鍵盤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史黛西輕輕吹了吹口哨,「聽聽這個。」

她讀出了一篇文章:

他們都想把同一個女孩據為己有

他們為了她在煤氣罩燈下決鬥

兩個男人都被對方傷得體無完膚

午夜時分,俄亥俄州的兩名鄉村青年借著煤氣罩燈的光芒,用劍和小刀彼此擊殺,最後兩人都傷得不省人事。其中一名決鬥者蘇醒過來後,用自己的劍刺透了對手的要害部位,對其造成了致命的傷害。那名女子,威廉姆斯小姐,則因這場因她而起的可怕決鬥而痛不欲生。

「真是匪夷所思。」克莉說道,她其實希望史黛西接下來不要繼續將自己看到的每一個愚蠢的故事都高聲朗讀出來。她可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接受史黛西的幫助的。

「我喜歡這種說法——『痛不欲生』。我敢打賭,這場決鬥一定嚇得她『屁滾尿流』。」

史黛西粗魯的評論措辭讓克莉覺得有些吃驚,不過那也可能是軍營中的女人們慣有的談話方式吧。

克莉在瀏覽新聞提要時發現泰德說得很對:起碼在1876年夏天,洛寧福克是個充滿血腥的小鎮。那時幾乎每周都有一起謀殺案,而且每天都會發生數起持刀傷人事件和槍擊案。她通過新聞看到了這一幕幕場景:公共馬車在盤山公路上被劫掠,採礦營地里的糾紛,妓女被人殺害,馬匹被盜,治安委員會委員被人縊死……鎮上到處都是出老千的賭徒、奸詐而又不擇手段的政客、竊賊和謀殺犯,貧富差距也大得驚人,極少數的人一夜暴富之後,在小鎮的主街上修建起宮殿般富麗堂皇的豪宅,而大多數人則四五個一起居住在擁擠的公寓里,或者是老鼠、蚊子泛濫成災的骯髒帳篷里。小鎮里的一切都普遍受到種族主義精神的影響。在鎮的一端有一個「營地」,那裡擠滿了受到嚴重歧視的所謂「苦力」,另外還有一個「黑人區」。報紙上還提到了一個位於附近峽谷里的骯髒而污穢的營地,說那裡住滿了「各種各樣的酒鬼、可憐的美洲原住民和悲慘的猶他人 」。

在1876年,洛寧福克還沒有真正的法治可言,幾乎全靠治安委員會的委員來「主持公道」。如果頭天晚上在一間酒吧里發生了酒鬼開槍或動刀子的事情,那麼第二天早上通常能看到行兇者的屍體被懸掛在小鎮遠端一棵巨大楊樹的枝頭。屍體將在那裡被懸掛好幾天,以儆效尤。在事發頻仍的時候,樹上會同時懸掛著兩具、三具乃至四具屍體。報紙上記載了各式各樣離譜的故事:兩家人之間的爭執最終導致兩家人相互殘殺,最後統共只剩下了一名男子;一名肥胖的偷馬賊體重過重,結果縊死他的繩索直接將他的脖子勒斷了,以至於屍首分離;一名男子因患上報紙上所描述的「腦猝病」一類的病症,變得狂暴不已,把自己視為救世主,堵在一所妓院門口,殺掉了裡面的大多數妓女,以此來使小鎮「擺脫重重罪行」。

礦區的工作也是苦不堪言,礦工們在天亮之前就要下到礦井裡去,日落之後才能出來,一周工作六天,只有星期天能見到陽光。礦井塌方、爆炸等意外事故頻頻發生。在搗礦廠和熔煉廠的工作環境則更加糟糕,在這些地方,銀礦石被重達數噸的巨型金屬搗碎機搗成粉末。搗碎機夜以繼日地發出響徹整個小鎮的巨大噪音,被搗碎的礦砂被傾倒進一個巨大的附帶有機械攪拌器和粉碎錘的鐵制容器,礦砂在這裡被加工成接近糊狀,然後汞、鹽和硫酸銅被加入到鐵制容器中。容器里的混合物會被一個龐大的燃煤鍋爐加熱,加熱時間長達好幾天,其間還得不斷地攪拌。鍋爐排放出來的滾滾濃煙籠罩著整個小鎮,由於小鎮地處四面都被高山環繞的谷地中,令人窒息的濃煙跟倫敦的大霧很相似,會一連好幾天阻擋太陽出現。那些在搗礦廠和熔煉廠工作的工人比礦工更悲慘,因為他們經常被突然爆炸的蒸汽管道和鍋爐燙死,或因有毒的鍋爐煙霧而窒息身亡,還可能被重型設備致傷致殘。那時鎮上沒有安全保障機制,沒有限制工作時間和薪酬範圍的法律條款,也沒有工會。如果一個人被某個機械設備弄傷致殘,他將會立即被開除,甚至不能多拿一天的工錢,就這樣被丟棄,自生自滅。最糟和最危險的工作都交給「苦力」去做,報紙的背面時常會登載他們的死訊,所用的隨意措辭跟通常用來描述一隻狗的死亡的措辭是一樣的。

克莉讀到這些礦業公司所犯下的充斥著不公和剝削、唯利是圖的殘忍行徑時,變得越來越憤憤不平。不過最讓她感到驚訝的是,她得知斯塔福德家族——紐約最受人敬重的慈善家族,因斯塔福德藝術博物館和富有多金的斯塔福德基金會而聞名——竟是以洛寧福克搗礦廠和熔煉廠背後的投資人身份,在科羅拉多州淘銀熱時期完成了家族資本的原始積累。她知道斯塔福德家族多年來用他們的錢做了不少善事——這反倒更使她因他們發家致富的骯髒源頭而詫異不已。

「真是個好地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