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皇后失蹤 八世紀 八〇年代(七八〇—七八九年)

唐·建中元年

1、春季,正月一日,唐王朝(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改年號建中。文武百官向唐帝(十二任德宗)李適(本年三十九歲)呈獻尊號,稱聖神文武皇帝。赦免天下。採用宰相楊炎的建議,下詔說:「中央擢升罷黜特使(黜陟使)、道政府行政長官(觀察使)、州長,應負責評估人民財產,釐定等級,實行『兩稅法』(唐王朝本行「租庸調法」,參考六二四年四月,租是田賦、庸是勞役、調是捐稅,現在合併,一律用錢繳納,每年兩次,夏季繳納者稱「夏稅」,不超過六月;秋季繳納者稱「秋稅」,不超過十一月,合稱「兩稅」)。其他所有新舊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全都取消。政府除了『二稅』外,如有人敢多徵收一文錢的,以知法犯法定罪。」

唐王朝初年,政府徵稅的方式分為「田賦」(租)、「勞役」(庸)、「捐稅」(調)。有田地就應繳田賦、有成年人就應服勞役、有戶籍就應繳捐稅。九任帝李隆基在位末年(八世紀四〇年代及五〇年代),政府檔案逐漸破壞失散,殘留下來的記載也很多跟實際不合。七五六年,全國戰亂,各地徵收,急如星火,完全不依常規。負責徵收的機關不斷增加,可是互相間誰也管不著誰;於是各自巧立名目,增加法條,舊的還沒有廢除,新的已經實施,沒有停止的一天。富家子弟不是當官,就是出家當和尚,都可以免除賦稅勞役;貧家子弟卻無法逃避。於是,富家越發優裕,貧家越發窮苦,貪官污吏們利用機會,剝削壓迫,十天半月就徵收一次,人民無法負擔這種苛刑,大多數都棄家逃走,流向四方謀生,仍留在本鄉的不會超過十分之四五。

到了現在,宰相楊炎創立「兩稅法」:事先估計州縣每年開支,加上呈繳中央的數目,然後,量出為入,要求人民繳納這個數目。戶口不管是土著或流民,只要定居,就登記入籍,人口不論青年(十八歲以上)、壯年(二十三歲以上),而只依照貧富劃分等級。至於做生意的商人,負擔所在州縣總歲收的三十分之一,使他們跟定居不動的農業戶一樣,不能逃避納稅義務。農業戶的稅收,分為秋、夏兩季征取。所有田賦、勞役、捐稅以及其他苛捐雜稅全部取消,由全國財政總監(度支)負責統籌辦理。

李適接受這項改革,利用頒布大赦令的機會,頒布這種新的稅法。

2、最初,國務院左最高執行長(左僕射)劉晏當文官部長(吏部尚書)時,楊炎當文官部副部長(吏部侍郎),互相不喜歡對方。元載被誅殺(參考七七七年三月),劉晏暗中盡了大力。等到李適登上帝位,劉晏因長期掌握國家財富(自七六〇年五月迄今),大家對他都很忌恨,於是很多人提醒皇帝,應該撤銷運輸總監(轉運使)。而且傳出謠言說:劉晏曾經呈遞密奏,建議前任帝(十一任)李豫封獨孤貴妃當皇后(獨孤如果當上皇后,她的親生兒子韓王李迥,勢必奪嫡,李適即陷危境)。楊炎既被擢升當宰相,打算替元載報仇(世界上任何壞蛋,都有讚美他的朋友,任何兇惡的政治領袖,都有擁護他的群眾),於是找一個機會,在李適面前涕淚交流,說:「劉晏跟黎幹、劉忠翼共同進行陰謀(參考去年〔七七九年〕閏五月),我身為宰相,不能剷除國賊,真應受到嚴厲處罰。」另一位宰相崔祐甫說:「這種無法證實的曖昧謠言,不應該在意。而且,陛下已下令大赦,也不應再去追究這種風言風語。」但楊炎仍鍥而不捨,建議說:「國務院(尚書省)是帝國的神經中樞,最近卻特設很多總監,分割它的權力,最好是恢複原來體制。」李適批准。

正月二十八日(原文「甲子」,據《舊唐書》改),下詔全國錢糧工作,全部交還給國務院財政部財務司(金部)及糧秣司(倉部);劉晏解除運輸總監(轉運使)、物資調節總監(租庸使)、地畝青苗稅徵收總監(青苗使)、鹽鐵專賣總監(鹽鐵使)等特設機關首長職務。

3、二月一日,命十一位擢升罷黜特使(黜涉使)分別巡視各地。

當時,魏博戰區(總部設魏州〔河北省大名縣〕)司令官(節度使)田悅,對中央政府還相當尊敬順從,可是河北道(河北省)擢升罷黜特使(河北觸涉使)洪經綸,顢頇無知,完全不了解他所面對的局勢,聽說戰區武裝部隊有七萬人之多,於是,一道命令下達,要田悅裁軍四萬人,遣送回鄉耕田。田悅假裝奉命唯謹,立刻裁減四萬人。然後不久,集合這些被遣散的士卒,把他們激怒,田悅說:「你們長期過著軍隊生活,上有父母,下有妻子,都在軍營,一旦被擢升罷黜特使淘汰,將來靠什麼為生?」士卒們大哭。田悅就拿出自己的家產作為軍餉,仍使他們留在軍中。於是士卒都感激田悅,怨恨中央。

4、宰相崔祐甫因身患重病,多半不大管事;楊炎遂大權在握,專門為自己報仇雪恨。上疏重提元載的開疆建議(參考七七三年十月),打算先行興築原州(故州城·寧夏固原縣)城池,又打算動員兩京(首都長安、東都洛陽)、關內(陝西省中部)青年,前去豐州(內蒙古五原縣)整修疏浚灌溉系統陵陽渠(五原縣境),準備開荒墾田。李適派宦官去涇原戰區(總部設涇州〔甘肅省涇川縣〕)詢問司令官段秀實的意見,段秀實認為:「僅只沿邊防務還感到兵力不足,不應該先向敵人挑釁,刺激他們反擊。」楊炎大怒,認為他破壞自己的事,於是解除段秀實戰區司令官職務,調回中央當農林部長(司農卿)。

二月十二日,任命邠寧戰區(總部設邠州〔陝西省彬縣〕)司令官李懷光兼四鎮、北庭戰區特遣兵團(駐涇州)司令官及涇原戰區司令官,詔令他把大軍推進到原州(寧夏固原縣);再任命四鎮及北庭戰區特遣兵團候補司令官(留後)劉文喜為總秘書長(別駕)。首都長安特別市長(京兆尹)嚴郢反對,上疏說:「朔方塞下五城(參考七七六年二月),土地本來肥沃,七五五年天下大亂以後,人力不足,以致荒廢,現在實際耕種的田畝不到過去十分之一。如果有充足的人力投入,用不著等到今天。徵調兩京(首都長安、東都洛陽)及關輔(陝西省中部)人民前去豐州疏浚渠道,開荒屯田,所得到的不抵所付出的,而關輔人民卻免不了流散四方,不但使京畿田地荒廢,對軍糧也毫無幫助。」奏章呈上後,沒有下文。然而,陵陽渠疏浚工程始終無法完成,完全放棄。

5、李適採納楊炎的建議,借口劉晏的奏章跟事實不符。

二月十四日,貶劉晏當忠州(重慶市忠縣)州長。

6、二月十八日,擢升澤潞戰區(總部設潞州〔山西省長治市〕)候補司令官(留後)李抱真(安抱真)實任司令官(《新唐書·方鎮表》:本年,昭義戰區總部遷潞州,澤潞戰區併入)。

7、楊炎打算興建原州城作為基地,然後收復秦州原州(甘肅省南部),於是命李懷光先到前方擔任總監,督促施工;命盧龍戰區(特遣兵團駐鳳翔府〔陝西省鳳翔縣〕)司令官朱泚及朔方戰區(總部設坊州〔陝西省黃陵縣〕)司令官崔寧(崔旰)各率一萬人,在後續進,保護工程進行。皇帝詔書下達涇州,命準備築城工具。涇原戰區將士怒不可遏,說:「我們充當帝國西方屏障,有十餘年。最初,我們駐防邠州,耕田種桑,好不容易安定下來,卻調到涇州(參考七六八年十二月),披荊斬棘,安營紮寨,還沒有把凳子坐暖,又要把我們驅逐到塞外!我們犯了什麼罪,竟受到這種待遇!」

李懷光剛接任邠寧戰區司令官時,就誅殺大將溫儒雅等(參考去年〔七七九年〕八月),軍令森嚴;後來,中央命李懷光兼涇原戰區司令官,涇原將士大為恐懼,說:「他們五個將領(溫儒雅、史抗、龐仙鶴、張獻明、李光逸)犯了什麼滔天大罪,全體斬首?現在又來我們這裡,怎麼不憂心忡忡!」總秘書長(別駕)劉文喜遂利用大家憤怒恐懼心理,佔領涇州,不接受命令,上疏中央請求再派段秀實回來,如果有困難,派朱泚也行。

二月二十八日,李適同意,命朱泚兼四鎮及北庭戰區特遣兵團(駐涇州)及涇原戰區司令官,接替李懷光。

8、三月,皇家文學研究官(翰林學士)、監督院最高顧問官(左散騎常侍)張涉,接受前湖南道(首府設潭州〔湖南省長沙市〕)行政長官(觀察使)辛京杲的金錢賄賂,事情被發覺,李適大怒,打算依法處死。這時,那個被淮西戰區(總部設蔡州〔河南省汝南縣〕)趕走(參考去年〔七七九年〕三月)的李忠臣(董秦),正以攝理司空(檢校司空·三公之三)、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的身份特准參加御前會報(奉朝請),對李適說:「陛下以皇帝的尊貴,卻使老師因生活貧苦而去犯罪,依我看來,不是老師的過失。」李適的怒氣稍稍平息。

三月六日,免除張涉官職,遣送回鄉。

辛京杲因自己的私憤,把部屬亂棍打死,有關單位奏稱:「辛京杲罪該處決。」李適打算批准。李忠臣說:「辛京杲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