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開元盛世 八世紀 三〇年代(七三〇—七三九年)

唐·開元十八年

1、春季,正月六日,唐王朝(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皇帝(九任玄宗)李隆基(本年四十六歲)擢升副立法長(中書侍郎)、二級實質宰相(同平章事)裴光庭當最高監督長(侍中)。

2、二月十八日,李隆基命設酒席十二桌,招待上自宰相,下至各部副司長(員外郎)所有官員,每人賞賜五千串錢。李隆基詔令:文武百官自本年起,春季正月,每十天休假一天,各找風景名勝,自行娛樂。李隆基有時登花萼樓,邀集郊遊回來的官員飲酒,教他們輪流起舞,盡興而去。

3、三月十三日,恢複京師(首都長安)官員們的職分田(中央收回事,參考七二二年正月)。

4、夏季,四月一日(原文「丁卯」,〔四月十三日〕,據兩《唐書》改),興築首都長安外城(外郭),九十天完工。

4、四月十一日,任命最高監督長(侍中)裴光庭兼國務院文官部長(兼吏部尚書)。

從前,遴選官員只考察他有沒有能力才幹,有的甚至可以不依照順序擢升,以致有些人年已衰老,仍滯留卑微職位;有的雖取得任官資格,卻二十年得不到實缺。而州縣政府官員的任用,從不依照順序,有時高階降到低階,有時最初在京師近地任職,後來越調距京師越遠,沒有明確的規定。現在,裴光庭奏准:無論升遷調補,完全依照一定規則。官職出缺之後,通知主管單位,由主管單位登記計算,即在候補官中遴選遞補。高官候補的人少,小官候補的人多,不管能力才幹,只看是不是輪到。官員在年資制度下,一級一級上升,不可以超越。除非犯法,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平庸愚昧、一直沉淪在低階層的小官都大為歡喜,稱裴光庭的奏章是「聖書」。但有才幹有魄力的英雄豪傑,卻沒有一個不怨恨嘆息。宋璟竭力反對,但李隆基不聽。裴光庭又命九品以下代理官,也要送監督院(門下省)審察。

6、五月,吐蕃王國(首都邏些城〔西藏拉薩市〕)派使節到唐王朝國境上投書,請求和解。

7、最初,契丹部落(遼河上游)酋長(契丹王)李邵固派強人可突干前來唐王朝朝貢(可突幹事,參考七二〇年十一月),二級實質宰相李元紘對他不太禮貌。國務院左最高執行長(左丞相)張說對朋友說:「奚部落(灤河上游)、契丹部落(灤河上游),一定有變。可突干狡猾惡毒,控制國政為時已久,人心也都歸附(可突干奪權事,參考七二〇年十一月)。而今把他觸怒,他不會再來。」

五月二十六日,可突干害死酋長李邵固,率領全體部眾,裹脅奚部落一同脫離唐王朝,歸降東突厥(瀚海沙漠群)。奚部落酋長(奚王)李魯蘇,跟他的妻子東光公主韋女士以及李邵固的妻子東華公主陳女士(兩公主和親事,參考七二六年四月),一同逃出,投奔唐王朝。李隆基下令幽州(北京市)政務秘書長(長史)趙含章出兵討伐。又派立法官(中書舍人)裴寬、御前監督官(給事中)薛侃等,前往關內(陝西省中部北部)、河東(山西省)、河南(黃河以南)、河北(黃河以北),分別招募戰士。

六月二十三日,任命單于大都護(駐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忠王李浚(李嗣昇)遙兼河北方面軍元帥(河北道元帥),由總監察官(御史大夫)李朝隱、首都長安特別市長(京兆尹)裴伷先,分別當副元帥,率十八個兵團總司令(總管),北上討伐奚部落和契丹部落。李隆基命李浚(李嗣昇)在光順門跟文武百官見面;張說退出後,告訴皇家研究官(學士)孫逖、韋述說:「我曾經看過太宗(二任帝李世民)的遺像,忠王(李浚)很是像他,這是國家之福。」

可突干攻擊平盧(遼寧省朝陽市),平盧軍先鋒官(先鋒使)張掖(甘肅省張掖市)人烏承玼在捺祿山(朝陽市北)把契丹軍擊破。

8、六月二十九日,洛水泛濫成災,淹死東都洛陽(河南省洛陽市)一千餘家(一家五口計,此次小小水災,就有五千餘人死亡,可悲)。

9、秋季,九月六日,李隆基再任命忠王李浚兼河東方面軍元帥(河東道元帥);然而他依然不能成行,仍留京師。

10、吐蕃王國屢次戰敗,心生畏懼,向唐王朝要求和解及締結姻親。忠王府諮詢官(忠王友·從五品上)皇甫惟明利用奏事的機會,從容的強調和解的利益。李隆基說:「吐蕃國王(三十五任棄隸縮贊)寫信給我,態度傲慢(參考七一四年十月),怎麼能夠原諒!」皇甫惟明回答說:「吐蕃國王在開元之初,年紀還輕(七一四年,棄隸縮贊十八歲,本年三十四歲),怎麼會寫出那種文件!極可能是邊防軍將領假造,打算刺激陛下發怒!邊境只要發生戰爭,將領官吏才有充分的機會盜賣吞沒政府財物。虛報功勞,奪取官爵封賞,這種情形,對姦邪有利,對國家有害。戰鬥一旦膠著,每天要開支千金軍費,河西(甘肅省中西部)、隴右(青海省東部)因此窮困疲憊。陛下如果真的能派出使節,前往探望金城公主,因而跟吐蕃國王當面締結條約,使他叩頭稱臣,邊疆戰事將永遠平息,豈不是對待夷狄的長程謀略!」李隆基高興,派皇甫惟明及宦官總管(內侍)張元方出使吐蕃。

棄隸縮贊大喜,把唐王朝二任帝李世民以來頒發給他們的詔書、敕令都拿出來,請皇甫惟明過目(吐蕃跟唐王朝的交往,始於李世民時,參考六三四年十一月)。

冬季,十月,派高階層官員論名悉獵隨同皇甫惟明前往長安朝貢,並上疏說:「甥兒(棄隸縮贊自稱)一連兩代,都娶唐王朝公主,於情於義,雙方之間都屬一家,應該和平共存。可是,張玄表那些傢伙卻先出兵深入我們國境,搶劫擄掠(安西都護〔駐新疆庫車縣〕張玄表侵入吐蕃事,參考七一〇年十二月),遂使兩國邦交破裂。甥兒很能辨別尊貴卑賤,怎麼敢失去禮儀?只因邊防軍將領互相攻擊,才得罪舅父(指唐王朝)!屢次派使節進京朝見,都被邊境守軍阻遏。而今,蒙恩派使節遠來,探訪公主(金城公主),甥兒無法形容內心的歡喜。假如能夠恢複往日那種情誼,即令是死,也再無遺憾。」從此,吐蕃王國歸附。

11、十月九日,李隆基前往鳳泉溫泉(陝西省眉縣東南)。

十月二十二日,回京。

12、十月甲寅日(十月壬午朔,沒有甲寅),護密國(中亞噴赤河北岸伊什卡希姆城)國王羅真檀前來長安朝貢,留下在禁衛軍任官。

13、十一月十七日,李隆基前往驪山溫泉(陝西省臨潼縣境)。

十一月二十七日,回宮。

14、本年,全國執行死刑的罪犯僅二十四人。

15、突騎施汗國(伊犁河中下游)派人前來進貢,李隆基在丹鳳樓(大明宮正門門樓)設宴招待;東突厥汗國(瀚海沙漠群)使節也應邀作陪。兩國使節搶坐上位,東突厥使節說:「突騎施不過一個小國,本是突厥的部屬,不可以坐在我上邊(突騎施成立汗國之前,並不屬於東突厥,而屬西突厥,參考七〇三年七月)。」突騎施使節說:「今天的宴席,是為我擺下,我是主客,不可以坐在別人下邊。」李隆基命分坐東西兩廂,東突厥使節坐東廂,突騎施使節坐西廂。

16、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一級·從一品)、皇家內外御馬最高總監(內外閑廄監牧都使)、霍國公王毛仲,仗恃皇帝對他的寵愛,越來越驕傲奢侈,李隆基每次都大度包容。王毛仲跟左領軍(衛軍第七軍)大將軍葛福順、左監門(衛軍第十三軍)將軍唐地文、左武衛(衛軍第三軍)將軍李守德、右威衛(衛軍第十軍)將軍王景耀、高廣濟等感情親密;葛福順等仗恃王毛仲的權勢,做出很多犯法的事。王毛仲希望當國務院國防部長(兵部尚書),卻一直當不上,言談之間流露出不滿的表情,李隆基很不高興。

當時,李隆基對宦官十分信任,往往任命他們當禁衛軍三品將軍,家門口都豎立長戟。宦官奉命出差,所經過的州縣,官員們百般奉承,唯恐他們不肯接受;宦官們所收的賄賂,最少的也有一千串錢。因此,京師房舍、郊區田地莊園,幾乎一半被宦官收購。宦官中楊思勖、高力士,尤其尊貴,極受皇帝的寵愛與信任。楊思勖屢次率軍出征,高力士則常在宮中侍候。可是,王毛仲卻沒有把宦官看在眼裡,甚至遇到有些地位卑微的,偶爾有一點不如他的意,王毛仲簡直把他們當做奴隸,破口大罵。高力士等,因他一直受皇帝寵愛,從不敢較量,也不敢申訴。

正巧,王毛仲的正妻生一個兒子,三天後,李隆基命高力士送去酒席和金銀綢緞,非常豐富,並任命初生嬰兒當五品官。高力士回來,李隆基問道:「王毛仲歡喜不歡喜?」高力士回答說:「王毛仲抱著襁褓給我看,說:『這小娃難道不能當三品官?』」李隆基大怒說:「從前剪除韋家班時,這個蟊賊就心懷二意(參考七一〇年六月),我真不想再提;今天怎麼敢為了一個小娃,對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