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黃金時代 七世紀 六〇年代(六六〇—六六九年)

唐·顯慶五年

1、春季,正月,唐王朝(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西方遠征軍蘇定方在洛陽宮(河南省洛陽市)乾陽殿向唐帝(三任高宗)李治(本年三十三歲)呈獻俘虜,司法單位請求誅殺都曼,蘇定方請求說:「我曾經承諾讓他不死,所以他才出城投降,願饒他一命。」李治說:「我就不按法律行事,而成全你的承諾。」遂赦免都曼。

2、正月二十三日,李治從東都(洛陽)出發。

二月十日,李治抵達并州(山西省太原市)。

三月五日,皇后武曌在政府辦公大廳設宴招待她的親戚故舊和鄉里鄰居,女賓的宴席設在內殿,依照次序等級,分別賞賜(武曌是并州文水〔山西省文水縣〕人,此次衣錦還鄉)。李治下詔,說:「并州婦女年在八十歲以上的都封『郡君』(婦女爵位)。」

3、百濟王國(首都泗沘〔韓國扶餘市〕)仗恃高句麗王國(首都平壤〔朝鮮平壤市〕)的支持,不斷侵略新羅王國(首都金城〔韓國慶州市〕)。新羅國王(二十九任武烈王)金春秋上疏唐帝國求救。

三月十日,李治命左武衛(衛軍第三軍)大將軍蘇定方當神丘兵團總司令官(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左驍衛(衛軍第五軍)將軍劉伯英等十萬人,水陸並進,攻擊百濟王國。另任命新羅國王金春秋當嵎夷兵團總司令(嵎夷道行軍總管),會同新羅軍隊,向百濟夾攻。

4、夏季,四月八日,李治從并州出發。四月二十三日,李治抵達東都。

五月,重新裝修合璧宮(改八關宮稱合璧宮,在洛陽境)。

五月二十二日,李治前往合璧宮。

5、五月二十八日,命定襄軍區(總部設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北部)總司令(都督)阿史德樞賓、左武候(衛軍第十一軍)將軍延陀梯真、居延州軍區(總部設內蒙古哲里木盟北部)總司令李合珠,同時擔任冷岍(音qiān〔千〕)兵團總司令(冷岍道行軍總管),各率自己的部隊,攻擊奚部落(灤河上游)叛軍;另命國務院右秘書長(尚書右丞)崔餘慶擔任總指揮官,統御三路大軍;奚部落叛軍不久就派使節投降。

另命阿史德樞賓等當沙磚兵團總司令(沙磚道行軍總管),討伐契丹部落(遼河上游)叛軍,生擒酋長、松漠軍區(總部設內蒙古巴林右旗)總司令耶律阿卜固,押送東都。

6、六月一日,日食。

7、六月二十五日,李治回洛陽宮(自合璧宮返)。

8、房州(湖北省房縣)州長、梁王李忠(前太子),年紀漸大(本年十八歲),內心憂懼不安,有時秘密穿上婦女衣服,希望逃避刺客;又不斷占卜算卦,向神靈詢問吉凶。有人向中央檢舉。

秋季,七月六日,李治下詔免除李忠官爵,貶作平民,押往黔州(重慶市彭水縣),囚禁李承乾被囚禁的家宅(李承乾事,參考六四三年九月)。

9、七月二十八日,國務院財政部長(度支尚書)、一級實質宰相(同中書門下三品)盧承慶被控失職,免官。

10、八月,吐蕃王國(首都邏些城〔西藏拉薩市〕)宰相祿東贊(曾出使唐帝國,參考六四〇年閏十月),派他的兒子起政率軍攻擊吐谷渾汗國(青海省)——因吐谷渾始終歸附唐帝國之故。

11、東方遠征軍蘇定方率海軍艦隊自成山(山東省榮成市東北成山角)出港,橫渡黃海,直航朝鮮半島。百濟王國大軍固守熊津江(錦江)江口抗拒。遠征軍強行登陸,百濟軍數千人陣亡,殘餘軍隊全都潰散逃走。蘇定方水陸兩路同時並進,直撲首都泗沘城,距城還不足三十里,百濟全國動員出戰,蘇定方攻擊,大破百濟軍,殺一萬餘人,追擊前進,進入外郭。

百濟國王(三十一任)扶餘義慈(扶餘,複姓)及太子扶餘隆,逃到北方邊城,蘇定方進軍包圍,扶餘義慈的次子扶餘泰宣布繼承王位,率領軍民固守。扶餘隆的兒子扶餘文思警告老爹說:「大王(祖父扶餘義慈)和太子(老爹扶餘隆)都還健在,叔父(扶餘泰)手握重兵,已自稱國王,即令把唐朝軍隊擊退,我們父子也不能保命。」遂率左右官員跳出城牆,向唐朝軍隊投降,人民也都紛紛追隨,扶餘泰不能阻止。蘇定方派士卒登上城牆,豎起旗幟,扶餘泰窘困急迫,只好打開城門請求投降。扶餘義慈、扶餘隆以及其他各城防司令(城主)全都投降(百濟王國於前一八年建國,歷三十一任國王,至本年亡國,立國六百七十八年)。百濟王國原本分為五道(部),共有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萬戶(約三百八十萬人)。

李治下詔將百濟國土併入唐帝國版圖,設熊津軍區(總部設熊津城〔韓國公州市〕)等五個軍區(熊津軍區、馬韓軍區、東明軍區、金連軍區、巍安軍區),分別命原來的酋長當軍區總司令、州長(熊津是百濟王國故都,參考四八八年十二月)。

12、八月十四日,北方遠征軍、左武衛(衛軍第三軍)大將軍鄭仁泰,率軍討伐思結部落(蒙古國巴彥洪戈爾市)、拔也固部落(即拔野古部落·內蒙古呼倫湖西)、仆骨部落(即仆固部落·蒙古國東部)、同羅部落(蒙古國烏蘭巴托市北),三次會戰,三次大勝,追擊一百餘里,誅殺他們的酋長,班師。

13、冬季,十月,李治最初患有一種昏眩頭痛症,深感痛苦,後來視力衰退,眼睛也看不見,文武百官及政府各單位奏報政事,李治就命皇后武曌裁決。武曌天性聰明敏捷,而又研讀過文學及史書,對政事的處理,李治都十分滿意,因此遂開始把政事交付給她,武曌的權力遂跟皇帝相等。

14、十一月一日,李治登洛陽宮則天樓(南城三門,中門名應天門,武曌稱則天皇帝後,才改稱則天門),接受呈獻的百濟戰俘,自百濟國王扶餘義慈以下,全都釋放。蘇定方前後征服三國,都生擒他們元首(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六五七年十二月〕、思結部落司令官都曼〔去年十一月〕,百濟國王扶餘義慈)。唐政府赦免天下。

15、十一月十七日,李治前往許州(河南省許昌市)。

十二月五日,李治在長社(許州州政府所在縣)打獵。

十二月十三日,李治回東都。

16、十二月十六日,任命左驍衛(衛軍第五軍)大將軍契苾何力當浿江兵團總司令官(浿江道行軍大總管),左武衛(衛軍第三軍)大將軍蘇定方當遼東兵團總司令官(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當平壤兵團總司令官(平壤道行軍大總管),蒲州(山西省永濟縣)州長程名振當鏤方兵團總司令官(鏤方道行軍總管),分道攻擊高句麗王國(首都平壤)。

青州(山東省青州市)州長劉仁軌,因負責海上運輸,船艦大批傾覆,剝奪所有官職,以平民身份在軍中供職效力。

唐·顯慶六年  龍朔元年

1、春季,正月十九日,唐政府(首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在黃河南北以及淮河以南六十七州招募新兵,集結四萬四千餘人,分別前往平壤兵團(劉伯英軍)及鏤方兵團(程名振軍)報到。

正月二十二日,任命藩屬事務部長(鴻臚卿)蕭嗣業當扶餘兵團總司令(扶餘道行軍總管),率回紇部落等軍,前往平壤兵團(劉伯英軍)報到。

2、二月三十日,改年號(之前是顯慶六年,之後是龍朔元年)。

3、三月一日,唐帝(三任高宗)李治(本年三十四歲)在洛陽門設宴招待文武百官以及外國貴賓,參觀城門防衛大營(屯營)排練出來的最新舞步,稱《一戎大定樂》(意思是一件軍服就平定天下。舞者一百四十人,身穿五彩鎧甲,手拿長矛。舞時戰鼓雷鳴,聲振一百里,氣勢雄壯,使人熱血沸騰)。當時李治打算親自出征高句麗王國(首都平壤〔朝鮮平壤市〕),用以展示聲威。

4、最初,蘇定方征服百濟王國(首都泗沘〔韓國扶餘市〕),留貴族徵兵府副司令(郎將)劉仁願鎮守百濟首都泗沘城,又命左衛軍(衛軍第一軍)貴族徵兵府司令(中郎將)王文度當熊津軍區(總部設韓國公州市)總司令,安撫亡國後的百濟人民。王文度渡海接任後,即行逝世。百濟王國佛教僧侶道琛、故大將扶餘福信聚眾起兵,據守周留城(朝鮮半島韓山城),派人到倭國(日本)迎接充當人質的王子扶餘豐回國繼任國王(三十二任),把劉仁願包圍在故京泗沘城中。

李治下詔徵召平民身份的劉仁軌攝理帶方州(朝鮮沙里院城)州長,統御王文度的部隊,並順便徵調新羅王國軍(首都金城〔韓國慶州市〕),增援泗沘。劉仁軌大喜過望,跳起來喊叫說:「上天把榮華富貴賜給我這個老漢!」就由州政府向中央請求頒發《唐王朝皇曆》及唐王朝歷代皇帝及祖先名字,隨身攜帶出發,說:「我打算掃平東方蠻夷,頒發皇曆,使大海之外都用大唐年號。」劉仁軌治軍嚴肅整齊,輾轉作戰,所向無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