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戰國時代 公元前四世紀 五〇年代(前三五〇—前三四一年)

周顯王十九年  魏惠王二十一年  魯康公五年  韓昭侯九年  秦孝公十二年  趙成侯二十五年  宋剔成二十年  燕文公十二年  楚宣王二十年  衛成侯十二年  齊威王九年

1、秦國(首府櫟陽〔陝西省臨潼縣〕)公孫鞅在咸陽(陝西省咸陽市)築城,並興建宮殿。秦政府遂自櫟陽遷都到此。

公孫鞅下令:嚴禁人民父母兄弟姐妹兒媳同住一室(中國北方天寒,冬天賴火炕取暖,一家男女老幼,擠在一個大炕上睡覺),把若干村落集結成為一縣,縣設縣長(令)、主任秘書(丞),經組合後,秦國共有三十一縣。廢除井田制度,剷除阡陌。制定新的度量衡,統一全國斗、斛、丈、尺。

2、秦國(首府咸陽)跟魏國(首府安邑〔山西省夏縣〕)軍隊,在彤邑(陝西省華縣西南)遭遇。

3、趙國(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國君趙種(四任成侯)逝,兒子之一的趙緤跟太子趙語,爭奪寶座。趙緤失敗,投奔韓(首府新鄭〔河南省新鄭縣〕)。

周顯王二十年  魏惠王二十二年  魯康公六年  韓昭侯十年  秦孝公十三年  趙肅侯元年  宋剔成二十一年  燕文公十三年  楚宣王二十一年  衛成侯十三年  齊威王十年

本年無記載。

周顯王二十一年  魏惠王二十三年  魯康公七年  韓昭侯十一年  秦孝公十四年  趙肅侯二年  宋剔成二十二年  燕文公十四年  楚宣王二十二年  衛成侯十四年  齊威王十一年

1、秦國(首府咸陽〔陝西省咸陽市〕)公孫鞅頒布新賦稅法,即日實行。

周顯王二十二年  魏惠王二十四年  魯康公八年  韓昭侯十二年  秦孝公十五年  趙肅侯三年  宋剔成二十三年  燕文公十五年  楚宣王二十三年  衛成侯十五年  齊威王十二年

1、趙國(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貴族趙范,襲擊邯鄲(河北省邯鄲市),不能取勝,被殺。

周顯王二十三年  魏惠王二十五年  魯康公九年  韓昭侯十三年  秦孝公十六年  趙肅侯四年  宋剔成二十四年  燕文公十六年  楚宣王二十四年  衛成侯十六年  齊威王十三年

1、齊國(首府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誅殺國務官(大夫)田牟。

2、魯國(首府曲阜〔山東省曲阜市〕)國君(三十三任康公)姬毛逝世,子姬偃繼位(三十四任),是為景公。

3、衛國(首府濮陽〔河南省濮陽市〕)國君(四十三任成公)衛遬自行貶稱侯爵,作為趙國(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魏國(首府安邑〔山西省夏縣〕)、韓國(首府新鄭〔河南省新鄭縣〕)的尾巴國。(衛國本來就是侯爵封國,後進位公爵,現因國小勢弱,自行貶降。)

周顯王二十四年  魏惠王二十六年  魯景公元年  韓昭侯十四年  秦孝公十七年  趙肅侯五年  宋剔成二十五年  燕文公十七年  楚宣王二十五年  衛成侯十七年  齊威王十四年

本年無記載。

周顯王二十五年  魏惠王二十七年  魯景公二年  韓昭侯十五年  秦孝公十八年  趙肅侯六年  宋剔成二十六年  燕文公十八年  楚宣王二十六年  衛成侯十八年  齊威王十五年

1、若干封國國君,在周王國首都洛陽(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舉行高階層會議。

周顯王二十六年  魏惠王二十八年  魯景公三年  韓昭侯十六年  秦孝公十九年  趙肅侯七年  宋剔成二十七年  燕文公十九年  楚宣王二十七年  衛成侯十九年  齊威王十六年

1、周王國(首都洛陽〔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國王(四十一任顯王)姬扁,封秦國(首府咸陽〔陝西省咸陽市〕)國君(二十五任孝公)嬴渠梁,當中國西部封國盟約長,各封國國君紛紛祝賀。嬴渠梁命他的兒子嬴少官,率領軍隊,會同各封國國君,前往逢澤(《地理志》說,逢澤在現在河南省滎陽滎縣稍北。《中國歷史地圖集》繪於河南省開封市南。無論何處,秦軍都勢必穿過周王國首都洛陽才行,推測應在洛陽西境才合理),朝覲姬扁。

周顯王二十七年  魏惠王二十九年  魯景公四年  韓昭侯十七年  秦孝公二十年  趙肅侯八年  宋剔成二十八年  燕文公二十年  楚宣王二十八年  衛成侯二十年  齊威王十七年

本年無記載。

周顯王二十八年  魏惠王三十年  魯景公五年  韓昭侯十八年  秦孝公二十一年  趙肅侯九年  宋剔成二十九年  燕文公二十一年  楚宣王二十九年  衛成侯二十一年  齊威王十八年

1、魏國(首府安邑〔山西省夏縣〕)大將龐涓,率軍攻擊韓國(首府新鄭〔河南省新鄭縣〕),韓國請齊國(首府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救援。齊國國君(四任)田因齊舉行御前會議,徵求意見說:「早些時發兵好,晚些時發兵好?」宰相鄒忌反對發兵,說:「不如根本不發兵。」大將田忌說:「如果我們拒絕,韓國必然被魏國并吞。而如果伸出援手,就要早伸出來。」孫臏說:「韓國已在跟魏國血戰,並沒有疲憊,此時救它,是我們代替他挨打。而且魏國攻勢猛烈,要決心消滅韓國,韓國也了解面對的危險,非依靠我們不可。最好的方法是告訴韓國我們一定發兵,用以堅定他們抵抗的決心,等到把魏國軍隊戰力消耗得差不多時,我們再插手,所受到壓力一定減少。那時,不但可得到重利,還可以得到重名。」田因齊嘉許說:「就是這麼辦。」秘密向韓國使節保證,一定發兵,使他回報。韓國仗恃齊國的承諾,認為援軍早晚就到,奮力抵抗,卻五戰五敗。只好再派使節,向齊國表示,願降格當齊國的尾巴國。

於是,齊國任命田忌、田嬰、田盼,分別擔任統帥和副統帥。孫臏則擔任參謀長,率領大軍出動,仍用老戰略,直襲魏國陪都大梁(河南省開封市)。龐涓急撤軍回堵,魏國動員全國所有的武裝部隊,任命太子魏申擔任統帥,準備跟齊國決戰。孫臏告訴田忌說:「趙(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魏、韓三國戰士,素來剽悍,常看不起齊國,認為齊國人膽小如鼠。優秀的指揮官就是要順著敵人的心意,引導他走向錯誤。《孫子兵法》說:『以一百里的速度急行軍,會跌倒他的上將,以五十里的速度急行軍,土兵死亡逃散,到達目的地,最多保持一半。』我們就要龐涓跳進這個圈套。」於是下令,大軍進入魏國領土之後,最初建十萬個爐灶。明天,建五萬個爐灶。後天,建二萬個爐灶。龐涓得到情報,高興得跳起來,大叫說:「我早就知道齊國人懦怯,卻不知道懦怯到這種程度,進入魏國三天,齊軍已潰散過半。此時不窮追猛打,就捕捉不住他們野戰軍的主力,如果讓他們逃掉,下次可能再沒有機會。」下令步兵照常前進,而他親自率領精銳騎兵部隊,只帶少數糧秣,加倍速度迎擊。孫臏計算龐涓行程,某一天黃昏,當到馬陵(河北省大名縣),馬陵是一個險道,路面狹窄,下有深谷,上有絕壁,最容易隱藏。孫臏命削下一棵大樹上的樹皮,上寫:「龐涓死此樹下。」派一萬餘名弓箭手,夾道埋伏。下令說:「見有火光,集中射擊。」

時候終於來到,天已入夜,龐涓馳經樹下,見樹榦一片雪白,上面有字,命舉火觀看,還沒有看完,伏兵四起,萬箭俱發,魏國騎兵驚恐四散。龐涓自知難逃羅網,拔刀自殺,臨死時說:「竟然讓白痴成名!」齊軍乘勝攻擊,生擒太子兼統帥魏申,魏軍全部崩潰。

柏楊曰:

龐涓真是一個典型的卑鄙無恥的小人,直到臨死都沒有對自己的負義行為,感到絲毫內疚,反而詬罵孫臏僥倖成名。

2、齊國宰相鄒忌,忌妒田忌威震國際,企圖栽贓陷害,派人手拿二百四十兩黃金,到街上請人算卦,問卜卦先生說:「我是田忌的隨從,我家將軍率軍作戰,三戰三勝,他打算進行大事,請你看一下吉凶?」等卜卦先生出門,鄒忌教人把他逮捕。眼看就要掀起大獄,田忌無法澄清,又氣又急,遂率領他的衛隊突襲臨淄(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打算逮捕鄒忌,可是鄒忌早有準備,田忌無法取勝,只好出奔楚王國(首都郢都〔湖北省江陵縣〕)。

柏楊曰:

「誣以謀反」是中國傳統政治中一件其效如神的法寶,強悍的頭目要排除他的戰友或政敵時,習慣使用,當之者無不粉碎。因為它是政治和法律的結合物,政治是內容,法律不過形式,所以無罪不能無刑,至為狠毒,無人能解。田忌身為民族英雄、三軍統帥,對國家有蓋世功勛,跟國王的關係也十分密切,可是,一旦陷入「誣以謀反」誅殺大陣,立刻束手無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