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異教反擊

告訴皇帝,那恢宏的建築將會傾塌,水泉也將就此乾涸。神的一切都不會留存於世,沒有遮蔽,沒有覆蓋。在他的手中,預言的月桂花將不再綻放。

——威爾莫·C·懷特,《尤利安:卷三》

帝國本身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轉變,同時生活在這裡的人民顯然也處於轉變的關頭。從君士坦丁的時代開始,他們就自稱為羅馬人,當1123年之後君士坦丁堡最終覆滅時,他們仍然自稱為羅馬人。在337年5月22日的那個晚上,他們意識到君士坦丁31年的統治走到了盡頭。自從奧古斯都時代以來,他是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開啟了時代轉變的新篇章。基督教開始打響了對抗異教,佔據帝國靈魂地位的第一戰,但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儘管君士坦丁作為基督教的保護者聲名遠揚,在他死後留下的卻絕非基督教世界。嚴格意義上來講,羅馬帝國從官方而言仍舊是一個異教國家,政府也繼續劃撥資金去維護古老宗教的神廟和保護神職人員。君士坦丁所做的只是將基督教合法化,但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的一點是,新的信仰才是未來時代浪潮的走向。帝國有許多人目睹這種全新信仰迅速發展而感到恐懼,作家和歷史學家們也同樣哀嘆著傳統價值觀的衰落。古老的神明千年以來都是羅馬人民的精神信仰,倫理學家們也嚴肅地警告,只有災難來臨才能讓這全新的宗教受到打擊。儘管教會擁有很多信徒,但神廟依然擠滿了信眾,很多人都在祈禱真神能夠獲得勝利,將帝國從基督教的影響下拯救出來。君士坦丁駕崩僅僅過了24年,新的領導者就誕生了。

這一切可謂歷史上的奇聞逸事,最後一位異教皇帝卻是帝國首個基督教朝代的一員。君士坦丁很少花心思考慮誰來繼承他的皇位,這或許也不會讓人感到多麼吃驚。他像往常那樣全神貫注地思索著自己葬禮的具體細節,但卻並不費心思考皇位繼承人的歸屬。他的三個倖存的兒子(很遺憾,三個人都缺乏創造性的才能,他們都以君士坦丁自己名字的不同形式命名)都認為自己能繼位稱帝,結果就是帝國陷入尷尬的三分天下的境地。君士坦提烏斯二世是三個兒子中最有才能的,他採取了先發制人的手段,殺死了所有和父親流著相同血液的其他親屬,只留下了堂弟尤利安,只是因為他認為這個年方五歲的幼童不會對他構成什麼威脅。

這場屠殺確實阻止了兄弟間的權力繼續分裂,然而,雖然帝國面積廣大,也沒有大到能夠同時容納三位帝王的地步,他們幾乎是立刻開始互相殘殺。他們從小生長在奢靡的宮廷之中,身邊圍繞的是大群侍從,從出生開始就因為各種繁文縟節而疲憊不已。宮廷中有大批的導師教育這些孩子,他們耳邊充斥的是官妓的調笑言語,確實沒有什麼時間和機會去發展手足之情,退一步而言,這也就導致了一種令人頭疼的家族關係。三年之內,三人中的長兄侵入了三弟的領土,帝國再次陷入內亂紛爭之中。

當君士坦丁的兒子們忙著互相殘殺時,他們的堂弟弗拉維烏斯·克勞狄烏斯·尤利安努斯,即為人所熟知的「叛教者」尤利安,在事實上的軟禁中度過了童年時代,整日閱讀希臘和羅馬的典籍。尤利安的性情冷靜嚴肅,是一位學者,他對安逸的流放生活完全沒有任何不滿,也沒有加入他家族危險的皇位爭奪遊戲中的意願。19歲這一年,尤利安成功獲得允許在各地遊歷,繼續鑽研學問,其後的四年中,從帕加馬到以弗所,尤利安遍訪偉大先哲的故地,沉浸在業已消失的古代世界的魅力之中。在到達著名的雅典學院的時候,他選擇秘密放棄基督教信仰,轉而信仰一種異教學派,名為新柏拉圖派哲學。他表面上對基督教十分虔誠,小心翼翼地隱瞞著自己叛教的事實,他向自己憂心忡忡的老師再次保證他的信仰不可動搖,一如既往,同時卻陷入了強烈的異教狂熱之中。

尤利安青年時代的遊歷突然陷入了中斷。君士坦提烏斯二世的兄弟全部去世後,他統一了羅馬帝國,自己作為最高統治者,但他發現帝國樹敵眾多,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抵抗。在他鞏固權力的時候,家族就成了威脅,只有兩個辦法——儘快將他們斬草除根,或讓他們保持中立。但既然他已經登上了皇位,繁重的國家事務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看上去此時此刻血統才是最佳的證明忠誠的方式。蠻族已經越過高盧地區,必須有人去阻止他們的腳步,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因為要對付波斯而分身乏術。在他的家族內部尋找合適人選去完成任務顯得十分尷尬,因為他已經將家族中任何可能的威脅都誅殺殆盡,但此時此刻還有一位合適的人選。君士坦提烏斯二世希望尤利安能夠不計前嫌,因此召喚他的堂弟來到米蘭。

尤利安希望的是隱居世外,一心向學,但一位皇帝的召喚顯然很難拒絕。他只用短短的時間遊覽了特洛伊古城遺址,就心懷忐忑地來到了他的堂兄面前。上一位出現在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面前的家族成員已經被下令處死了,當聽說他的命運時,尤利安實在難以預料他所要面臨的境況。之後他被賜予愷撒的頭銜,這位曾經的學者被派到高盧地區去鎮壓萊茵河地區的叛亂。他要去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而跟隨他的只有360人,他「只知道如何祈禱」,根本不懂得如何打仗。

尤利安本人確實並非一位出色的指揮官。在這方面他算得上束手無策,笨手笨腳,他還從來沒有領導過別人,宮廷上下都認為他懵懂無知。西羅馬帝國的混亂甚至讓君士坦提烏斯二世這樣身經百戰的領導者都感到無從下手,這一點很多年來已經得到了證明。對於這位嚴肅、內向的新愷撒,所有人都不抱什麼希望。

穿上並不合身的盔甲,這位從前的學者收起了他的書本,在355年的12月1日,踏上了希望渺茫的征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尤利安事實上是一位非常智慧的將領。在五年的征戰之中,他平定了高盧省,釋放了兩萬名哥特囚犯,將蠻族趕出國境,甚至四次跨過萊茵河,徹底擊潰了阿勒曼尼人。尤利安將俘虜的日耳曼君主捆綁押至君士坦丁堡,然後帶著大勝的戰績在冬天時退回了巴黎地區。

自然,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並不希望看到尤利安繼續高奏凱歌。在離開都城的時候,尤利安還是一個頭腦天真的學生,一個安靜的、毫無威脅的年輕人,飽受朝廷上下的嘲諷,但如今他已經蛻變成了一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和執政官,在軍隊和人民中都深受愛戴。他並沒有任何不忠之處,但君士坦提烏斯二世一生中已經見過了太多覬覦皇位的陰謀者——起初是按兵不動,接著就發動叛亂。對於這種事,未雨綢繆才是上上策。君士坦提烏斯聲稱需要尤利安的資金和軍隊去攻打波斯,因此寫信要求堂弟行使愷撒權力,向高盧地區徵稅,並且馬上貢獻出一半軍隊去攻打波斯。

皇帝的信件在359年冬天到達了尤利安手中,受到了恭敬的迎接,但同時也遭到了質疑。尤利安手下的大部分士兵都明確地表示他們從未遠行至東方參戰,而且需要行軍幾千英里,在他人的麾下出生入死,同時自己的家人卻暴露在蠻族的覬覦之下,這樣的不安想法引發了暴亂。尤利安的軍隊整夜都圍在他的宮殿之外,並且高呼他為奧古斯都,請求他起來反抗君士坦提烏斯二世。 在聲稱接受了來自宙斯的神諭之後,尤利安最終同意了。按照古老的日耳曼習俗,他的軍隊將自己的國王抬起,放在盾牌之上,然後發出粗啞的呼喊,這一切將羅馬帝國再次分裂為兩派。

世界的分裂並沒有持續太久。尤利安的行動顯然意味著戰爭,因此他正式放棄了作為基督教徒的掩飾,打算重新恢複異教信仰。這種爆炸性的叛教言論傳播到了整個西羅馬,但卻沒有傳到塔爾蘇斯,君士坦提烏斯此時正身患重病,在此處休養。尤利安為他的叛亂做出了十分完美的規劃。君士坦提烏斯對堂弟的新信仰根本一無所知,因此十分寬宏地將尤利安定為他的繼任者,同時遣散了自己的醫生。幾天之後,這位四十歲的皇帝駕崩了,異教重新佔據了羅馬帝國的統治地位。

當得知自己堂兄駕崩消息的時候,尤利安正在亞得里亞海岸邊,他回到首都的速度是如此迅速,以至於謠言傳說他的二輪戰車長出了會飛的翅膀。當第一位出生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在12月11日回到他出生的城市的時候,受到了極為熱烈的歡迎。幾乎每一位居民都蜂擁到大街上,呼喊著尤利安的名字,用一位目擊者的話來講,「他好像是從天堂降臨到人間的」。 元老院成員匆忙趕來向他道賀,小巷中擠滿了歡呼鼓掌的人民。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只是聽說過關於這位新皇帝的種種傳聞,有關他卓越戰績的故事從邊境逐漸傳播到了全國各地。他們第一眼目睹他昂首闊步前進在城市的大道上,就好像看見尤里烏斯·愷撒本人將要歸來帶領這個帝國邁向新的黃金時代。

然而,坐在皇位上所看到的一切卻並沒有那麼美好。在這天光明亮的12月里,尤利安所看到的卻是到處都在滋生邪惡、放蕩和無法避免的衰敗。君士坦丁之子的統治似乎成了賄賂、貪食和腐敗滋生的溫床,政府的官職可以十分方便地買賣,甚至軍隊也開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