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從羅斯到俄羅斯

「每一位歐洲的君王都娶了一位基輔的公主。」

——《俄羅斯編年史》

儘管斯維亞托斯拉夫很欽佩自己的母親——為了對母親表示尊重,他下令按照基督教的傳統禮儀為奧爾加舉行葬禮,但主神奧丁和雷神托爾在羅斯國的地位一點兒也沒有動搖。與羅斯國毗鄰的那些國家,如波蘭、丹麥、挪威和匈牙利等國都紛紛屈服了,有些已經皈依基督教,還有些正準備皈依。但斯維亞托斯拉夫是位意志非常堅定的異教徒,他信奉雷神托爾,而托爾看重的是獲得勝利,只有勝利才能讓國內的貴族對他忠心耿耿。

奧爾加還在世的時候斯維亞托斯拉夫就進行了第一次出征,他率軍攻打過哈扎爾人。在奧爾加和英格瓦統治時,他們將哈扎爾人默認為自己的大領主。但在這場長達六年的殘酷戰爭中,斯維亞托斯拉夫卻徹底擊敗了哈扎爾人,最後洗劫了他們的都城阿得水。很明顯,斯維亞托斯拉夫和母親一樣都具有非常強烈的復仇心理,他率軍將阿得水毀得面目全非。當時有一位叫伊本·哈卡爾(Ibn Hawqal)的阿拉伯作家,他在斯維亞托斯拉夫推毀阿得水之後不久就來到了這裡;看著眼前這一片廢墟,他寫道:

「樹上的葡萄都被洗劫一空,連片葉子都沒剩下。」

這次的勝利讓斯維亞托斯拉夫備受鼓舞,他開始嘗試去征服西邊的國家。斯維亞托斯拉夫率軍橫穿巴爾幹半島,一路燒殺搶掠,將今天的保加利亞也納入了自己的版圖。繼位的頭十年里,斯維亞托斯拉夫一直開疆拓土,把羅斯國變成了歐洲版圖最遼闊的國家,疆域從現在的羅馬尼亞一直延伸到了哈薩克。這一系列勝利正是古老的維京眾神顯靈的結果,有力地證明了維京神話中的「諸神之父」奧丁比基督更為強大。

這樣一來,羅斯國同基督教誕生的搖籃拜占庭帝國之間勢必要發生衝突,這一戰在所難免。但對於斯維亞托斯拉夫來說,不幸的是當時的拜占庭帝國正值復興的鼎盛時期。當時為奧爾加施洗的那位溫文爾雅的皇帝已經不在了,繼任的是好戰黷武的約翰一世·齊米斯西斯。通過一系列激烈的對抗,約翰一世擊退了羅斯人的進攻。斯維亞托斯拉夫被困在了多瑙河上一處舊羅馬時期留下來的堡壘中。被圍困了兩個月之後,這位羅斯國大公最終還是投降了,乖乖渡過多瑙河去和約翰一世議和。

約翰一世騎著他最喜歡的白色戰馬接見了斯維亞托斯拉夫,當時他身穿金色的盔甲,頭戴貴重的帝國皇冠。約翰一世接受了斯維亞托斯拉夫的議和請求,但接受的前提條件是羅斯人撤出保加利亞,並放棄對斯維亞托斯拉夫最近佔領的大多數國家的統治。

除此之外,斯維亞托斯拉夫接下來還要面臨更甚的侮辱——在返回基輔的路上,羅斯軍隊在多瑙河流域遇到了急流,就在他們試圖渡過急流的時候,遭到了一夥野蠻人的伏擊。這夥人可能是收了約翰一世的好處才這樣做的。這件事也表明,斯維亞托斯拉夫的確曾對這位皇帝構成了威脅,所以約翰一世才下定決心除掉他。這幫人砍下了斯維亞托斯拉夫的首級,把它做成了酒杯。他們這麼做就是為了警告羅斯人,讓他們以後安分守己。

斯維亞托斯拉夫死後,羅斯國陷入了混亂。更糟的是他的幾個兒子之間起了內訌,引發一場長達十年的內戰,最後斯維亞托斯拉夫的小兒子弗拉基米爾被迫逃離了羅斯國。

雖然當時的羅斯人基本上已經與斯拉夫人沒有什麼不同了,但他們同時還跟維京人保持著相當密切的聯繫,所以弗拉基米爾逃離羅斯後就投奔瑞典了。瑞典的維京人接待了弗拉基米爾,還為他挑選了一位瑞典公主,讓他成家。他們還許諾弗拉基米爾,幫助他召集軍隊,推翻其兄長的統治。

背後有好幾百名維京士兵(有的來自瑞典,有的來自挪威)的支持,沒過多長時間,弗拉基米爾就佔領了大多數羅斯國的要塞城市。然後弗拉基米爾給他的兄長送去消息,主動提出願意同兄長共享大權。雅羅波爾克收到消息後就來談判,但他的軍隊遭到了伏擊,本人也被弗拉基米爾的手下殺害了。

雖然奪得了哥哥的王位,但弗拉基米爾還不滿足。他帶著人馬來到嫂子避難的修道院。為了保護這位昔日的王后,修道院的院長堵上大門以防弗拉基米爾闖入。但弗拉基米爾命人用斧子劈開大門,闖了進去,然後帶著大批人馬湧入修道院,最後在一個小房間里找到了雅羅波爾克的妻子。弗拉基米爾強迫嫂子就範,然後又逼她同自己成婚。他這樣做就是為了爭取貴族階層,讓他們服從自己的統治。

弗拉基米爾把婚姻當成一種政治手段,借聯姻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一生之中前後總共結了六次婚。據俄羅斯史料記載(如果這種記載可信的話),弗拉基米爾總共有800名嬪妃,他把這些嬪妃安排在不同的大城市,這樣無論他去哪座城市巡遊,都會有很多妃嬪陪著他。

弗拉基米爾不僅無比貪婪,還野心勃勃。為了擴展和保衛自己的領土,他儘力壓榨定居在今天斯洛伐克地區的部落,還迫使立陶宛人和保加利亞人把自己尊為領主。這樣一來弗拉基米爾的威信大為增長,鄰邦都為之震懾。為了防止弗拉基米爾侵入波蘭境內,當時的波蘭國王波列斯瓦夫(Boleslav)趕緊同這位羅斯國的軍閥頭子簽訂了聯盟協議。

988年,弗拉基米爾的權勢更加揚名於世。當時的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請求弗拉基米爾支援自己,讓他給自己派來6000名援軍。作為交換,巴西爾答應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弗拉基米爾,但條件是弗拉基米爾要皈依基督教。這一要求並沒有難倒弗拉基米爾,因為對於這位野心勃勃的獨裁者來說,信仰異教神本來就有很多壞處。在異教信仰中,斯拉夫和北歐諸神都有著自己的神殿。這點正好與羅斯國的現狀非常相符,因為在羅斯國,每位諸侯也都有自己的城堡,他們可以不受大公的統治。主神奧丁雖貴為「諸神之父」,但同基輔大公一樣,奧丁也不是全能的,有時候很輕易就會被其他的上百個神打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弗拉基米爾早先就已經把雷神托爾奉為最高神祇了,可惜這項舉措未見成效。弗拉基米爾在基輔建了一座非常大的神廟,把斯拉夫人的神和維京神都供奉在其中,然後在眾神中間立起托爾的雕像。臣民都認為他這樣做是貶低其他眾神,基輔因此發生騷亂,有兩個人在騷亂中喪生。 弗拉基米爾堅持信奉雷神托爾,但他遲早都得放棄這一信仰。

有一部名叫《往年記事》(Tale of the Bygone Years)的斯拉夫編年史,其中有一則有趣的故事,記述的就是異教徒不同信仰之間的衝突。弗拉基米爾也開始意識到他的國家的確需要一種新的信仰,之後他派出使者去考察當時的幾大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弗拉基米爾拒絕皈依伊斯蘭教,因為伊斯蘭教視飲酒為禁忌。 猶太教也不行,因為猶太人沒有故土——在中世紀的人看來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現在只剩基督教了,弗拉基米爾唯一的選擇就是要遵從西方世界盛行的天主教教義,還是東方世界盛行的東正教教義。只要他的使臣一回來,弗拉基米爾很輕易就可以做決定了。往西方天主教地區去的使團到了神聖羅馬帝國,看到的是外形低矮、光線昏暗的羅馬式教堂;而到東正教地區去的使團則在聖索非亞大教堂參觀了一場非常神聖的宗教儀式,這場宗教儀式讓他們看得萬分激動,回來之後就氣喘吁吁地向弗拉基米爾報告了自己目睹的一切,說:「當時我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人間還是天堂,只知道上帝就住在那兒。」

這個故事有可能是虛構的,但它促使弗拉基米爾做出了信仰東正教的決定。此前基輔就摒棄了來自東部地區的誘惑 ,轉而同拜占庭帝國拉近關係。對於弗拉基米爾來說,基督教,尤其是東正教這個分支,遠比他以前信仰的異教神更具吸引力,因為基督教中只有一個神,那就是無所不能的上帝。拜占庭帝國的專制統治也是在這種信仰的基礎上建立的,天堂里只有一個上帝,人間就應當只有一個皇帝。上帝做事時不需要徵得下屬的同意,也不需要下屬的配合;上帝要什麼就會有什麼。弗拉基米爾也想在基輔建立這種統治模式。

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促使弗拉基米爾拉近自己同拜占庭帝國的關係——他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實力有限,而南部拜占庭帝國的根基卻非常穩固。無論他現在看起來有多強大,但父親過去的征戰給他上了重要的一課,讓他對形勢擁有清晰的認識。羅斯人無法像拜占庭人一樣在巴爾幹地區維繫強大的軍事實力。羅斯國缺乏拜占庭那樣的組織紀律,沒有建立相應的上下級部屬。長此以往,基輔的強大就只是暫時性的,最終還是難免遭遇東方諸國的厄運。那些國家也曾強大一時,卻在轉瞬之間化為烏有。

弗拉基米爾最終選擇皈依基督教,如此一來,這位海盜王便同君士坦丁堡結成了聯盟。但皈依基督教的意義遠大於此——正因為皈依了基督教,弗拉基米爾才得以從精神文化上徹底斬斷他同維京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