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拜占庭的牽動

「假如豺狼來到了羊群中,除非殺了它,否則它會吃掉所有的羊。」

——《俄羅斯編年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羅斯人能一直把自己看成是維京人,這或多或少讓人有些訝異。最初在伏爾加河和第聶伯河流域搶劫的只有極少數維京人,而在他們征服的遼闊土地上,包括從西北部的諾夫哥羅德一直到今天烏克蘭的首都基輔的廣闊地帶,生活的都是斯拉夫人。在這麼遼闊的土地上,斯堪的納維亞人只不過是一個享有特權的軍事陣營,在人數上遠不佔任何優勢,這樣一來他們就得同斯拉夫人通婚。久而久之,他們就漸漸融入了斯拉夫人之中。不過在融合的過程中,總有人不斷從瑞典移民過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兩個民族融合的進程。

羅斯人逐漸發生變化,這從歷任基輔大公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海爾基的繼承人為英格瓦,斯拉夫語名為「奧列格」;英格瓦的繼承人斯維亞托斯拉夫和弗拉基米爾則都是用斯拉夫語取名的。隨著取名的變化,基輔大公的衣著和生活習慣也跟著發生了變化。拜占庭的一部編年史中記載了在971年,約翰·齊米斯西斯(John Tzimiskes)皇帝在位時,斯維亞托斯拉夫曾到訪拜占庭帝國,書中有對斯維亞托斯拉夫外表的描述。根據書中的描述,他更像是一位斯拉夫人的可汗,而不像一名維京海盜王。

據史書記載,斯維亞托斯拉夫當時駕著一艘維京長船。航程中,他跟船上的其他維京人一樣站在船上划槳,到拜占庭之後這位來自北方的首領才放下了手中的船槳。他個子不高,濃密的眉毛下是一雙淺藍色的眼睛,鼻子略微上翹,剃光的頭頂上戴著一個頭飾,那便是他尊貴身份的象徵。同船上其他人一樣,斯維亞托斯拉夫也穿著一身純白的束腰外套,只不過他的衣服比手下們的要略微乾淨些。除了一隻金色的耳環,他身上沒戴任何佩飾。

與君士坦丁堡建立聯繫,這進一步加快了羅斯人轉變為俄羅斯人的進程。945年,基輔與君士坦丁堡達成協議,允許羅斯人進入君士坦丁堡,這樣一來羅斯人就有機會接觸到東正教的文化。到了後來,羅斯人終於皈依基督教,這是羅斯人轉變為俄羅斯人最明顯的標誌。基督教要在羅斯人中間紮根,這需要一定的時間,經過好幾代人的努力,羅斯人才最終完全實現皈依基督教。這樣一來,新生的俄羅斯政權就受到了拜占庭文化的禁錮。

但讓人覺得諷刺的是,9世紀40年代左右,羅斯人出兵君士坦丁堡時,拜占庭士兵用希臘火將羅斯人打得一敗塗地,這一事件卻間接地為基督教的傳播開闢了道路。基輔大公英格瓦在進攻君士坦丁堡時遭到慘敗,實力大為削弱;基輔周邊的幾個部落便趁機造反,英格瓦被迫全力鎮壓叛亂。

幾個起義的藩屬部落中,最難對付的就是德列夫利安人(Drevlians)了。這個部落主要以東斯拉夫人為主,定居在今天的烏克蘭境內。德列夫利安人一聽到英格瓦慘敗的消息,就決定不再向基輔進奉貢禮,這顯然是向英格瓦發起挑釁,但當時英格瓦還忙著鎮壓其他部落的叛亂,所以無暇立即聲討德列夫利安人,但這件事卻給德列夫利安人留下了禍根。

等英格瓦終於平定了基輔之後,他就要求德列夫利安人補上應進的貢禮,並要挾德列夫利安人說如果他們不如數進奉的話將會受到懲罰。英格瓦當初沒有立即聲討德列夫利安人,這讓他們誤以為英格瓦是個無能之人。現在針對英格瓦補上貢禮的要求,德列夫利安人的首領馬爾(Mal)給出的答覆大致是說「平等的兩個政權之間哪裡需要進奉貢禮」。

這惹惱了英格瓦,他立即出兵德列夫利安人的首都伊科羅斯堅(Iskorosten,今天烏克蘭境內的科羅斯堅市)。馬爾一看英格瓦帶著大軍來襲,一下子就沒了當初揚言拒絕進貢的那種勇氣。他向英格瓦正式道歉,把手中僅有的黃金全部交給了英格瓦。換作其他英明的領袖的話,拿到貢物後就會撤軍離開了。但在返回基輔的途中,英格瓦突然覺得對德列夫利安人的懲罰太輕,他們應當為蔑視自己的權威付出更高的代價。於是英格瓦下令讓軍隊繼續前進回到基輔,自己卻帶著幾個近身侍衛折回伊科羅斯堅去了。

到了伊科羅斯堅之後,英格瓦要求馬爾奉上更多的金子,馬爾便支支吾吾地說他需要去國庫視察一下,看國庫里還有沒有金子了。馬爾便趁機溜了出來,讓大臣提供應對的策略,據說其中有一個人是這樣回答的:「假如豺狼來到羊群中的話,除非殺了它,否則它會吃掉所有的羊。」馬爾便聽取了這位大臣的諫言,下令讓一群德列夫利安人衝出大門,殺死英格瓦的侍衛,然後活捉了英格瓦。

據拜占庭的史料記載,馬爾報仇的方式非常殘酷,是典型的維京方式。據載英格瓦當時被壓倒在地上,兩旁是兩棵壓彎的樺樹,英格瓦的雙腳分別綁在兩旁的樺樹上,馬爾的手下鬆手放開樺樹,受壓的兩棵樺樹便朝著相反的方向彈出去,英格瓦就被撕成了兩半。

一位年富力強的首領就這樣被殺害了,這對中世紀的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場噩夢。因為首領一死,後繼的子嗣一般都很幼小,如果攝政王沒能控制好局面的話,這個國家一般都要陷入內戰的厄運。要不是英格瓦的妻子奧爾加的話,基輔也同樣有可能陷入內戰,因為英格瓦唯一的兒子當時還不滿周歲。奧爾加是個非常有魄力的人,基輔的王公大臣都對她忠心耿耿。而且通過《俄羅斯編年史》中的各種記載,我們能夠發現奧爾加還是一名很有能力的領袖,這一點絕不亞於她的丈夫英格瓦。

英格瓦的死訊剛剛傳到基輔,馬爾就派了一個由20人組成的使團來向奧爾加提親。這個要求其實沒有多麼稀奇,因為在中世紀時期,王室的遺孀就是最理想的結婚對象,一方面是因為那些遺孀為了避免國內出現動蕩,希望儘快再嫁給別人;另一方面是因為通過這種聯姻,雄心勃勃的求婚者能有機會大大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但來求婚的使臣卻表現得很冒失,他們公然向奧爾加承認是馬爾殺死了她的丈夫英格瓦。因為馬爾猜想,這時候剛剛守寡的奧爾加肯定會覺得孤立無援,所以肯定會答應他的求婚,因此他沒有採取任何策略掩飾自己的行為。使臣們來到奧爾加的住處後,他們對這位悲傷的寡婦說英格瓦「就像一隻貪婪的豺狼」,活該被殺。然後他們繼續說道,現在奧爾加有機會嫁給一位真正的首領。

但讓使臣們感到意外的是,奧爾加似乎對改嫁看得很開。她說丈夫不會從墳墓里跑出來,他怎麼死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經死了。奧爾加對使臣們說自己需要再考慮一天,但她一再暗示其實她已經同意嫁給馬爾了,再考慮一天只是走個形式。使臣們覺得奧爾加這麼做很識時務,所以答應第二天再來見奧爾加,然後就回到自己的營地去了。

德列夫利安人的使團一走,奧爾加就立刻下令讓手下在她的城堡後面挖一個深坑。到了第二天早上,深坑已經挖好,使臣們來覲見奧爾加了,為對未來的王后表示敬意,他們都換上了盛裝。奧爾加下令逮捕了使臣,然後把他們扔到城堡後面的深坑裡,活活埋掉了。

活埋使臣的深坑還沒有填平,奧爾加就派人去給馬爾送信了,說她很願意嫁給馬爾,但是馬爾必須派一支陣容強大的迎親隊來護送自己。讓他之前派來的那20名使臣護送的話,不足以顯示她尊貴的身份。她要在顯要人物的護送下嫁到伊科羅斯堅去,這樣才顯得莊重,否則她不會答應嫁給馬爾。

這些要求讓馬爾覺得奧爾加端莊穩重,更加歡喜,所以欣然斥資組建了一支陣容華麗的迎親隊伍,將城裡最重要的領導人物都派去迎親了。等迎親的人到了基輔,奧爾加以禮相待,說他們長途勞累,讓他們去自己的私人浴室盥洗一番,好洗去一路奔波染上的風塵。然而等這些人進了浴室,奧爾加就命人把門堵死,然後放火燒了浴室,對他們痛苦的慘叫置之不理。

這裡的火苗還未熄滅,奧爾加又非常冷靜地派人給馬爾送去最後一條消息,要求馬爾准許她到伊科羅斯堅之後按照傳統禮儀給英格瓦舉辦葬禮。這時馬爾依然沒有看出這背後的陰謀,毫不猶豫地滿口應承了。馬爾看到奧爾加帶著一大隊人馬來了,就騎馬出城去迎接她,然後問起怎麼不見自己曾派出的使臣,奧爾加回答說為了早點見到馬爾,她就先來了,其他的人隨後就到。馬爾聽了非常滿意,就陪同奧爾加一道進了城,他在城裡準備好了盛宴來招待她;盛宴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宴會上,奧爾加處處表現得像一個非常歡快的新娘,不過她滴酒未沾,此前她就告訴手下讓他們在宴會上不要喝酒,不過馬爾和他的手下卻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等這些德列夫利安人喝得不省人事的時候,這位狠毒的遺孀便暗下命令,她的侍衛們拿出了利劍,屠殺了所有喝得醉醺醺的東道主。

奧爾加帶著隨從一路殺出伊科羅斯堅城,同埋伏在城外附近的大軍會合,然後她又帶著大軍守在伊科羅斯堅城牆下。現在首領死了,城內的民眾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